華強北市場被曝“有翻新手機流入電商平台”,深圳市監局回應——

深圳市場監管官微發布情況通報,內容如下: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華強北市場有翻新手機流入某電商平台“百億補貼”活動。此前,我局已聯合轄區公安局、屬地街道辦等單位對後封機、翻新機的生產、銷售鏈條開展了多輪專項治理。針對報道中提及的線索,我局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組織執法人員到華強北及周邊手機銷售市場進行核查。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

2025年3月14日

━━━━━
新京報此前報道
  • 記者暗訪華強北,告訴你後封機、翻新機是如何流入電商平台的
拆開快遞的剎那,劉雨意識到自己成了電商百億補貼“非新賠三”“假一賠十”承諾下的又一個獵物——這部貼着官方封條的iphone 16pro max,包裝簡陋粗糙,甚至手機屏幕的包裝紙都是用雙面膠粘貼而來,是一部模型機(又稱樣板機,常見於商家在銷售時展示給消費者的樣板機)。

而他的遭遇並非孤例,在各大投訴平台上,瑕疵機冒充正品手機的現象比比皆是。有的是屏幕出現藍光、有的使用僅3天之後便顯示沒有信號、耗電快,甚至還有消費者遇到上述模型機的魔幻劇。

這些問題手機包含蘋果、華為、小米、vivo等多個手機品牌。據多位消費者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提供的快遞清單顯示,這些有問題的手機發貨地和收貨地集中在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也有部分手機由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上海市靜安區等地發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歷時月余追蹤發現,這場橫跨中國多個省市的數碼迷局,正從深圳華強北幽暗的檔口蔓延至各大電商首頁。

2月下旬,貝殼財經記者來到了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暗訪調查,深入探訪了華強北遠望數碼商城、賽格通信市場、華強電子世界和飛揚時代大廈。

在遠望數碼商城的三樓,潮濕空氣中飄浮着一絲後封機的焦煳氣息。多家檔口老闆向記者透露可以提供後封機,但報價單每日刷新,需要當天問價,總體會比原裝未拆封的手機進貨價格低幾塊到幾十塊。

“相較於全新未拆封的手機,後封機存在的質量風險會高很多,比如手機外觀存在瑕疵、部分零件被更換等,雖然存在風險,但逮到就是賺到。”長期從事黃牛生意的阿西說道。

“我們的客戶主要是電商平台,都是長期合作夥伴。”在韓穎的檔口,並未擺放翻新樣機,而是各種手機配件。在華強北,後封機已經成為檔口老闆們司空見慣的事情,翻新機也沒有消失,只是變得更加隱蔽。“接微商、電商、團購,支持一件代發”,這些標語幾乎可以在任何一家檔口前看到。

在華強北走訪期間,多位從事手機批發生意的檔口老闆都表示現在的手機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價格透明、消費者換手機的頻率變低,像以前一樣走量掙錢的模式很難行得通,想要掙得多一點“只能在手機質量上做手腳”

▲2月22日下午3點,遠望數碼商城3樓。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晗 攝
更多閱讀:記者暗訪華強北,告訴你後封機、翻新機是如何流入電商平台的
編輯 李憶林子

班編輯 古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