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全新的Pura 70系列熱度卻不如去年的Mate 60系列

華為Pura 70系列的上市熱潮似乎只是短暫的,與此相對,華為Mate 60系列則更能持久地吸引消費者。我個人的觀察是,華為Pura 70系列的熱度在上線後的約三天內達到頂峰,然後消費者的熱情就逐漸回落。

那麼,作為華為P系列12年來的升級力作,Pura 70系列為何不能像華為Mate 60系列那樣贏得消費者的喜愛呢?

這可以歸結為三個主要原因。首先,儘管華為Mate 60系列和Pura 70系列都採用了麒麟芯片,但Mate 60系列的地位更受尊崇,被譽為華為的“破局之作”。因此在麒麟9000S處理器的性能表現相較於麒麟9010處理器稍遜一籌,但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他們更傾向於選擇Mate 60系列。

第二個原因是,華為Pura 70系列的定價偏高。一些觀點認為“蘋果iPhone的價格都能超過10000元,華為的手機為何不能?”這個觀點並無不妥,但所謂的“貴”是相對於華為的其他產品而言的。華為Pura 70系列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可伸縮鏡頭設計的Pura 70 Ultra,但其最高配置版的價格高達10999元,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者,能夠支付這個價格的用戶通常並非頻繁更換手機的消費者,他們可能會使用一部高端設備三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無可避免的,許多華為的忠實粉絲已經選擇了Mate 60系列,短期內沒有再購新機的計劃。這也就影響了華為Pura 70系列的銷量。

第三是因為個人認為華為Mate 60系列的設計比華為Pura 70系列更具吸引力。這當然會因人而異,但從大眾審美角度來看,Mate 60系列受到消費者的喜歡程度更高。雖然不可否認華為Pura 70系列在外觀設計上有所突破,例如新增的三角形鏡頭模組設計,但背部的設計及整體設計風格,我個人認為,有點過於商務和成熟,讓人有些混淆P系列和Mate系列的定位。

總結來看,從歷史數據來看,華為Mate系列的銷售一直超過華為P系列。但華為選擇升級Pura系列,顯然是希望通過雙旗艦策略與蘋果iPhone進行對抗。華為Pura 70系列的價格雖然上漲,但其產品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華為Pura 70系列中,無疑展示了一些尖端技術的創新,並展現出華為在移動影像領域的決心和突破。然而,從用戶體驗和實際需求出發,這款產品可能還未被消費者充分理解,這是由廠商和消費者視角不同導致的認知差異。

可能一款手機某項功能聽起來十分酷炫,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體驗效果才是用戶最關心的。僅憑好看卻沒有實用性的功能,是難以在用戶選購產品時持久的。你會選擇華為Mate 60系列還是華為Pura 70系列呢?選擇的理由又是什麼呢?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