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加銷量要超越小米?這個目標有點“水”


文 | 小伊評科技


最近,在一加ACE 3的發布會後,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2023年,一加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2%,小米(不含紅米)為3%,2024年,一加的目標是超過小米(不含紅米)國內的市場份額。在他看來,這一目標希望非常大。

可能有不少小夥伴聽到這個言論會有點懵,小米不是國內前五,全球前三的手機品牌么?一加什麼時候這麼猛了?

其實,這裡面其實有很多的“水分”,我們來好好做一個剖析。

首先,一加所說的這個“小米”不含紅米的小米

一加的數據來源大概率是來自於BCI提供的《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累計銷量佔比排行》,也就是如下圖所示這張圖:

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累計銷量佔比排行

這個榜單把小米和紅米做了分別統計(其他品牌的主子品牌也做了區分

其中,紅米的份額佔比是11.7%,而小米的份額則是3.0%,一加的份額是2.0%,這個數據恰好和李傑所描述的數據相吻合。

而一加所要超越的只是小米主品牌——這個只有3%的份額

看到這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問了,在互聯網中那麼牛氣哄哄的小米為啥只有3%的份額?

這裡我們就要講一講小米目前的品牌運營策略和其他國產手機品牌的差異之處了。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在這個榜單中,小米是唯一一個主品牌銷量比子品牌低的品牌

其他諸如VIVO、OPPO等都是主強子弱。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

其實,自從2019年小米有針對性的把“小米”這個主品牌和性價比做了切割之後,小米就再也沒有發布過哪怕一款以小米主品牌命名的性價比機器

Redmi品牌成立

簡而言之,現如今的小米是簡單粗暴的直接以“價格”作為區分父子品牌的區隔,這和其他品牌是完全不同的。

其他品牌旗下的父子品牌,基本都是以產品定位和銷售渠道來做區分的,以VIVO為例,VIVO家的iQOO和VIVO的很多機型在定位上都是高度重合的。

比如VIVO的Y系列和IQOO Z系列;VIVO X系列和IQOO 數字系列等等。

他們在價格上高度重合,但是宣發口徑、渠道、受眾群體卻不一樣,VIVO主打線下/女星市場,iQOO 主打線上/男性市場。

OPPO旗下其實也類似,唯一和小米類似的其實是曾經華為和榮耀的關係,華為走高端、榮耀走中低端。

不過華為偶爾也有幾款中低端產品,譬如曾經的麥芒系列、暢玩系列、Nova系列等,像小米這般界限分明的品牌還真沒有。

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更準確的印象,我來給大家羅列一下在2023年主要銷售的以小米主品牌冠名的手機型號以及他們的發布價格:

大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除了一款面向女性群體的小米CIVI 3之外,其他機型全部都是中高端甚至旗艦機型,平均起步售價高達5070元。

這可是一個相當高的平均售價了,目前行業內能超過他的可能也就只有蘋果了。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小米品牌現在賣的都是高端機和旗艦機,連中端機都沒有。


我們再來看看一加旗下在2023年主要銷售的手機型號,如下所示:

一加陣營這邊的平均起步售價只有3279元

這個平均售價雖然也不低,但是總和算下來,一加這邊所銷售的基本都以中端或者中高端的機型為主。

其中,除了一加數字系列是對位小米主品牌的之外,其他包括一加ACE系列其實都是直接對位紅米的存在。

用中端市場的銷量去直接競標其他品牌中高端乃至旗艦市場的銷量,這本身就有些無厘頭。

這就好比小米說——“我今年紅米的銷量要超過華為Mate和P系列總和”的感覺是一樣的,不是那麼回事。

因為眾所周知,放眼整個安卓手機市場,都是以低端走量的。

高端市場基本都被蘋果給拿走了,如下圖所示,這是2023年600美元以上手機市場份額,蘋果獨佔67%,其他安卓手機品牌瓜分剩下的33%


這裡面還要提到一個方面——主力機型的發力周期問題。

小米14系列發布的時間是10月25日,距離2024年還有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而一款手機產品的黃金銷售期其實也就只有三個月左右。

換言之,現在的小米14其實已經處在黃金銷售周期的末期了。

而反觀一加呢,一加12發佈於12月5日、一加主力出貨機型一加ACE 系列則全部會在年後發布,這些機器的主要發力周期都在2024年

而反觀小米的,如果整個產品線不調整的話,其實也就只剩下小米14Ultra、小米MIX Fold4、小米CIVI 4(不知道有沒有)以及年尾的小米15系列了。

簡而言之,小米在2024年底之前已經沒有走量的型號了。

所以,一加在2024年份額超過“小米”是非常好預測的事情,如果超不過才是問題。

所以,一加這個目標設定本質上只是為了噁心小米而已,並不是什麼正經的目標設定,因為毫無對比價值。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