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家轎的首選?長安逸達對比比亞迪秦PLUS DM-i

10萬左右的緊湊級轎車市場中,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正在被自主品牌侵蝕,高配置、大空間的優勢讓合資品牌的產品失去了“光環”效應。其中,長安和比亞迪這兩大品牌在該領域裡有着較為不錯的影響力,而旗下的長安逸達和比亞迪秦PLUS DM-i也是市場中的熱點車型。下面就來對比一下這兩款產品,究竟哪款更值得入手。

動力方面:

今年上半年剛剛上市的逸達是基於方舟架構打造,該車共有四款車型在售,不過在動力結構方面均保持了統一。新車搭載一台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其中,發動機可提供125kW最大功率和260N·m最大扭矩,整體來說,性能輸出還是較為不錯的,只是雙離合在換擋時的平順性稍有不足。

比亞迪秦PLUS DM-i則是搭載了一套插電混動系統,該系統是由一台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電機組成。前者能提供81kW最大功率和135N·m最大扭矩;後者則會提供132kW最大功率(145kW)和316N·m最大扭矩(325N·m)。因為匹配的是E-CVT變速箱,所以換擋方面不存在頓挫現象,而且電機的先天性優勢讓這台車的低扭輸出更強。

配置方面:

我們以頂配車型為例,長安逸達1.5T GDI 自動旗艦型標配L2級輔助駕駛系統,除了360°全景影像外,還提供了全速自適應巡航、車側盲區影像、疲勞駕駛提示、主動式DMS疲勞檢測、車內生命體征檢測、道路交通標識識別等配置。但該車並未提供前方駐車雷達。

而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 120KM 卓越型同樣也提供了L2級輔助駕駛系統,並且還配備有前置雷達不過,主動安全功能中的疲勞駕駛提示、主動式DMS疲勞檢測、車內生命體征檢測並未出現在該車之中。相對來說,智能輔助功能中,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略遜於長安逸達。

空間方面:

長安逸達的車身尺寸為4770/1840/1440mm,軸距為2765mm。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的車身尺寸為4765/1837/1495mm,軸距為2718mm。

從尺寸來看,長安逸達的優勢要更為明顯一些,只是高度方面低於秦PLUS DM-i冠軍版。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秦PLUS DM-i冠軍版的後排腿部空間明顯小於長安逸達。而頭部空間方面秦PLUS DM-i冠軍版卻佔據了主動權,後排頭部的壓抑感更小一些。

內飾方面:

雖然長安逸達是一款燃油車,不過在內飾設計方面看起來更像是一台新能源車。首先,車內提供了13.2英寸的縱置中控屏,並且還在方向盤前方提升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其次,該車的中控區進行了去按鍵化處理,所以車內的視覺效果更為簡潔一些。但所帶來的部分就是大部分功能都要通過中控屏來完成,雖然有語音識別功能的幫助,但部分功能無法進行聲控,只能通過觸控來完成。科技來說,該車內飾的亮點為科技感,缺點在於操作方面的便利性。

而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雖然是一款新能源車,但它的內飾風格卻類似於燃油車。因為該車提供了一些實體按鍵,只不過放在了扶手區域,這樣操作起來相對會方便一些。而中控區則是提供了一塊12.8英寸(10.1英寸)的中控屏,並支持自適應旋轉功能,而液晶儀錶盤的尺寸為8.8英寸。在實體按鍵的加持下,操作方面比逸達便利了一些。

外觀方面:

同樣,長安逸達在外觀方面的風格也更偏向於新能源車的流行風格。該車前格柵採用了無邊框式設計,配合漸變效果的中網,為前臉帶來了不錯的視覺效果。另外,溜背的車身設計和後方雙邊共兩出排氣裝飾提供了不錯的運動感。美中不足的是,該車尾燈並非貫穿式設計。

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則是採用了比較傳統的開放式邊框格柵設計,並在內部集成了大量的點陣裝飾,上下一體式格柵讓前臉看起來比較有氣勢感。車身方面同樣採用了溜背式設計,不過尾部並未點綴排氣裝飾。但是尾燈卻採用了貫穿式設計,在辨識效果方面優於長安逸達。

小結:

總體來說,這兩款車型各有優勢,不過價格方面,即使頂配逸達,其指導價也不過10.79萬元,但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頂配價格卻達到了14.58萬元。而兩款車型的輔助駕駛配置也是逸達佔優,而秦PLUS DM-i冠軍版的優勢便是新能源車,大部分地區可以掛綠牌。如果對牌照方面並沒太多要求的話,長安逸達是很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更希望自己入手一台性價比比較高的新能源車,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還是值得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