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下“狠手”!星鏈計劃完成五分之一,外媒:華為沒機會了

“本文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華為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進入了全球自研芯片的第一梯隊,是代表着以華為為首的中國芯片企業逐漸崛起。

也正是因為華為5G實現了大規模的商用,打破了美國一直以來在通訊領域所佔據着的優勢地位,讓美國切身感受到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大量資金和人力投入之下,逐漸實現的科技崛起。

美國限制國內的通訊企業使用華為的5G技術,並且在全球範圍之內都聲稱華為的5G技術存在隱私方面的安全隱患,並且禁止其他各國使用華為的5G產品,其目的就是為了孤立華為,以爭取重新獲得在通訊行業的領先。

在美國發現無法限制華為5G發展之後,美國又拿出了另外一個方案,用來限制華為的通訊技術發展,那就是馬斯克在2019年提出的星鏈計劃。原本因為這個計劃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太多,美國的通訊行業一直對此不是很在意。在發現華為不僅5G技術領先,而且在6G技術方面也領先於美國的通訊企業,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被重新提上日程。

近日,有消息稱,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已經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累計發射了2335顆星鏈衛星,完成了計劃的五分之一。

華為6G再度領先,美國推出星鏈計劃

在華為取得了5G方面的技術領先,搶先實現了5G的商用之後,美國一直以來在通訊行業的技術壟斷就被打破了,美國通訊企業也失去了過去收取高額溢價費用的收益。為了能夠重新掌握通訊行業的主動權,美國加大了在6G方面的投資研發。卻沒想到,根據相關數據,美國所掌握的6G專利技術佔比僅有35%左右,而中國企業則是佔有了40%以上的6G專利技術。

在發現6G技術方面也無法趕超中國通訊企業之後,美國便開始尋求彎道超車的辦法,先是想讓國內的通訊企業,例如愛立信等聯合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通訊企業成立技術聯盟,以達到對中國6G技術的領先和壓制。緊接着又提出了星鏈計劃,打算以此來封鎖華為乃至是中國通訊企業的6G發展。

星鏈計劃是馬斯克在2019年時候提出的,該計劃預計向太空當中發射12000顆星鏈衛星,並且在地面建設一百萬個基站,以達到在全球範圍之內的的衛星通訊系統,實現全球wifi的全覆蓋。

相比較於當下的5G和6G技術而言,星鏈計劃是另外一個途徑,通過星鏈衛星的覆蓋,避免對於地面基站和服務器的依賴,通過避開防火牆等方式,來獲得覆蓋面更廣,通訊速度更快的衛星通訊。

星鏈計劃是否可行?美國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星鏈計劃的優點除了能夠避開防火牆、獲得覆蓋面更廣,通訊速度更快的衛星通訊之外,星鏈計劃如果真的完成以後,還能夠通訊星鏈衛星對地面的通訊基站等造成一定的影響。畢竟當下的通訊技術也需要依賴於通訊衛星的信號中轉。

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推出並且實施星鏈計劃,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星鏈對華為等中國通訊企業的通訊方式進行封鎖和影響。

然而,美國的這一目標其實是很難實現的,且不說當下星鏈計劃還處於剛開始的階段,想要真正實施還需要很久,哪怕真的實現了,華為等中國通訊企業也並不是沒有抵抗的辦法。

華為Mate50系列手機就搭載的衛星通訊功能,能夠直接與通訊衛星交互,在沒有信號的地方實現通訊功能。華為的這一衛星通訊功能就能夠很好的對抗美國的星鏈計劃,並且兩者在本質上都是直接通過衛星,不依賴地面基站來完成通訊。

寫在最後:通訊行業的發展不僅在於5G,在6G和衛星通訊方面,我國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絲毫不遜色於一直以來的通訊霸主美國。甚至可以說,在很多方面,中國的通訊企業已經超過了美國的通訊企業,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