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霞光社,作者:廉美真,原文標題:《從PayPal到Adyen到Checkout.com,這家英國支付公司憑什麼成為eBay新寵?》
2005 年,來自瑞士日內瓦的年輕人Guillaume Pousaz,選擇在大學最後一年,離開他所就讀的知名學府洛桑高等商學院(HEC Lausanne),獨自飛往美國洛杉磯追尋衝浪夢想。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創業神話的經典起始篇章。
故事的發展也一如預期。在美國,Guillaume也開始追逐全球電商與金融科技這一如火如荼的時代熱浪。他起初在金融公司里就職,之後在美國、香港、非洲等地開啟了連續創業征程。2012年,這位瑞士人在倫敦創立了支付公司Checkout.com,目前已在全球遍布19個辦公室,擁有2000名左右的員工。
就在前不久的4月16日,全球電商領軍企業eBay宣布將與Checkout.com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而在此之前,eBay一直使用荷蘭支付公司Adyen作為其後端支付服務提供商;在Adyen之前,支付巨頭PayPal則一直是eBay的支付服務商。
這意味着,未來全球消費者在eBay上購買商品,將通過Checkout.com的支付系統來結賬付款。對於全球電商行業來說,這是一筆驚人的大生意。
雖然無論從市場角度與資本角度,Checkout.com都在支付圈裡近年來“聲名顯赫”。但隔行如隔山。Checkout.com與eBay的合作新聞出來後,很多人在問,Checkout.com是誰?
支付巨頭的崛起之路
Guillaume或許是那種天生的創業者:精力充沛、意志堅定、審時度勢、當機立斷的同時又努力低調。
從八歲起,Guillaume開始接觸編程,始終保持着對藝術與數學的熱愛,並以解決現實問題為驅動;這位三個孩子的父親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作狂,經常犧牲周日,每周工作80小時;他同時也是鐵人三項的熱愛者,每年參與馬拉松長跑比賽,並堅持每周的帆船運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運動和創業具有如此多的相似性,它們都需要持久的耐力、堅定的目標感,以及在對抗中不斷調整策略的應變能力。無論是跑完一場馬拉松還是打造一家公司,勝利往往屬於那些在精疲力竭時仍能咬牙堅持突破極限的人。
“滑雪、跑步,在任何運動上我都無法跟上他的步伐。”Checkout.com董事會成員 Deven Parekh 說,“每個CEO工作都很努力,但可能很少有CEO像他那樣努力。”
創業多是冒險家的遊戲,而Guillaume卻在勇氣之餘,展現出少有的審慎。雖然Checkout.com早已實現盈利,但Guillaume多年來一直在拒絕風險投資人,甚至拒絕了數十億美元的收購邀約。這與衝浪的要義或許不謀而合——站在浪板上的人,既需要在驚濤駭浪中自如穿梭的勇氣,更需要在波濤洶湧中瞄準時機、沉着冷靜。
2019年,Checkout.com開啟了首次風險投資,以獲得超過2億美元(約合14.5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創下紀錄。在科技投資領域經驗頗豐的知名投資人Olivier Laplace對此評價道:“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實屬罕見,在一家初創企業的歷程中,A輪融資往往介於100到500萬美元(約合725至3626萬人民幣)之間。”
神話還在繼續。2022年1月,Checkout.com籌得10億美元(約合73億人民幣)資金,此輪融資來自富蘭克林資源(Franklin Resources)和老虎全球管理(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大名鼎鼎的投資機構,融資將Checkout.com的估值進一步推高至400億美元(約合2901億人民幣)左右。Checkout.com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金融科技公司。
近日,在國際知名調研機構Forrester發布的《The Forrester Wave™: Merchant Payment Providers,Q1 2024》報告中,選定了全球最重要的十一家商戶支付廠商,Checkout.com被評選為“領導者 Leader”,並在戰略與產品能力、市場表現與客戶體驗滿等項目標準中,均獲滿分5分。

事實上,Checkout.com在全球市場的開疆拓土,與全球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密不可分。
正是基於數字經濟將徹底改變全球消費習慣的判斷,Guillaume Pousaz於2007年開啟支付領域創業。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生活數字化轉型,微軟CEO納德拉指出,社交隔離使大量技術應用提前兩年落地,谷歌CEO皮查伊認為,這將對在線辦公、購物等行業產生“重大且持久”的影響。
世界銀行2022年的報告顯示,疫情推動數字支付使用激增,全球三分之二成年人參與數字支付,發展中經濟體的該比例從2014年的35%升至2021年的57%,數字革命深刻地改變了全球支付模式與金融生態。
“Checkout.com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在正確的時間構建正確的產品。”互聯網投資公司DST Global的管理合伙人Tom Stafford說,“Guillaume很早就發現,金融科技將成為一個大行業。”
如今,Checkout.com不僅是eBay等全球頭部電商的支付服務商,同時也接入了索尼、Uber、宜家、三星等全球化頭部企業。同時,隨着中國全球化企業的飛速發展,Checkout.com也服務例如SHEIN、阿里巴巴、網易、小米、喜茶等公司,賦能中國品牌全球發展、出海掘金。
支付行業的雙向變革:AI浪潮與本土化深耕
在歷史的長河中,電力曾作為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深度滲透至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並發揮了關鍵作用。
如今,人工智能(AI)被譽為 21 世紀的新“電力”——其價值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的顛覆性突破,更在於形成了可規模化應用的經濟可行性。
在線支付領域,亦是如此。電商將人類購物場景從現實社會轉移至線上虛擬空間;而AI正在驅動這一商業模式的徹底革新——從捕捉消費意念、做出購買決策到完成最終支付,AI將嵌入到場景式電商的方方面面。
這一想法絕非天方夜譚,而是正在被付諸實踐。
AI也在滲透支付。
前不久,MasterCard 正式發布了AI代理(Agent Pay)支付方案 ,將支付體驗融入對話式平台的定製推薦與洞察中,提升個人和企業的生成式 AI 對話體驗。
舉例來說,一位正在籌備30歲生日派對的女性與AI代理溝通,AI即可依據她的風格、派對場地氛圍及天氣預報,從本地精品店和線上零售商挑選服裝配飾,根據她的反饋完成購買,並推薦最優的支付方式。
小型紡織企業也能藉助AI代理處理採購、優化支付條款、管理跨國物流,通過Mastercard虛擬公司卡令牌完成跨境採購,安排高效配送。
零售商通過Mastercard令牌化技術驗證客戶身份後,可提供連貫且個性化的購物體驗,疊加推薦商品、免費配送等專屬福利 。
Mastercard Agent Pay在全球合作僅僅和兩家支付技術公司合作,其中一家就是Checkout.com。AI代理支付對支付公司產品的安全性是極大考驗,而Checkout.com這一次又走在了支付前沿技術的頭陣。
這種增強型的AI場景下的令牌化支付技術,使支付能夠通過對話界面發起,並能應用於支持線上業務的數百萬大小商戶。從消費者到發卡行和商戶,每一方都將能夠識別由AI代理促成的交易,從而實現透明度最大化。
除了在技術層面積極擁抱AI浪潮外,Checkout.com也尤為重視在不同市場,不同支付方式下的入鄉隨俗、因地制宜。
調研數據顯示,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因為無法獲得首選的本地支付方式而放棄購買;也有大量商戶並不知道這種棄購會帶來多大的潛在損失。Checkout.com的技術、數據和全球收單專業知識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戶的支付成功率。
在全球支付賽道,Checkout.com憑藉定製化服務成為企業出海的“黃金搭檔”。面對SHEIN龐大的全球電商業務,Checkout.com通過和當地發卡行的建聯與拓展,為SHEIN做到成功率“最優化”。
助力庫洛的知名遊戲《鳴潮》時,面對《鳴潮》上線後交易量的井噴, Checkout.com在交易量暴漲的高壓環境下為遊戲做好風控管理;喜茶拓展海外市場時,Checkout.com通過快速支持喜茶的“線上支付、線下取貨(BOPIS)模式”,提升喜茶的支付便捷性。
而VIVAIA與Checkout.com的合作,則以國際信用卡+本地支付(如香港八達通)的組合,打通歐美與中東市場,既優化用戶體驗,又通過靈活定價策略降低運營成本,驅動品牌全球增長。
能夠與為數眾多的全球化企業建立海外合作夥伴關係,源於Checkout.com無論在以歐洲、美國、日本、澳洲為代表的主流市場,抑或是以中東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都具備優勢。在全球錯綜複雜的支付環境中,能夠為企業開疆拓土提供強勁助力。
以支付環境尤為獨特複雜的中東地區為例。在中東,雖然銀行卡的覆蓋率能達到70%~80%,但是中東消費者習慣使用的不是Visa、MasterCard等知名國際卡組織,他們更習慣使用本地卡組織,比如沙特的mada、科威特的KNet等。
與此同時,受困于海灣六國本地人口不足、外地勞工居多的現狀,各國的電子錢包發展狀況良莠不齊:沙特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沙特電信所推出的STC Pay錢包,於2021年6月正式獲得數字銀行牌照,目前在沙特國內一家獨大。
在中東,“先買後付” 模式很受歡迎;其中,2020年2月上線的Tabby,為客戶提供線上免息分期付款,合作超3萬個品牌;同年9月成立的Tamara,從合作商家處收取一定比例費用,全球用戶超800萬。各國對電子錢包的助推進一步加劇了中東支付的本地化和分散化。
而在中東地區,Checkout.com與阿聯酋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遠程工作應用國務部、沙特Mada卡組、各大中東北非本地支付巨頭等多方重磅資源緊密連接,能夠為企業提供行之有效的定製化、本土化服務。
由此可見,Checkout.com不僅在歐美市場穩踞潮頭,以卓越實力服務eBay等行業巨擘,於新興的中東市場也正以革新之力掀起支付浪潮,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書寫屬於數字支付的王炸傳奇。
不只是支付
事實上,雖然在出海服務商中,各種支付服務商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但在全球範圍內,具備各地主流收單行牌照資質的公司寥寥無幾,支付是公認具有極高准入門檻與天花板的賽道。
而現在頭部支付收單行Checkout.com、Adyen、Stripe等公司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那麼,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優勢該如何建構?
和其他支付公司不同的是,Checkout.com從創立那一天起,就立足於客戶需求。針對中國出海企業的需求,Checkout.com大中華區總經理項堯,提出了“支付++”的市場戰略,兩個加號分別代表Checkout.com在全球收單產品的基礎上推出的“模塊化產品”與“生態夥伴賦能”雙引擎。
第一塊,“模塊化產品(modularity)”是Checkout.com的產品哲學,也是一種彈性產品技術棧,是一種開放型、開架式的產品策略。商戶即便不用我們的收單支付產品,也可以自由使用Checkout.com的信用卡元數據API、支付數據庫、支付路由系統、3DS身份驗證、發卡等產品。
模塊化的架構具備靈活集成的特點、避免支付供應商鎖定,可按需優化支付性能,進而賦予商戶 “支付主權”,為商戶支付策略帶來更多自由度。Checkout.com對產品呈現的民主開放化態度,有點兒像開放生態的谷歌而不是閉環的蘋果。
第二塊:“生態聯盟擴容”,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而不是一味追求一條龍打包服務。Checkout.com在全球和各地都有自己的生態合作夥伴網絡,無論是風控、財稅、合規、法律、管理CRM等,都會有相應的專業頭部合作夥伴。
在這一基礎上,Checkout.com會讓客戶看到所有服務的原廠,而不是改頭換面為“白標(whitelabel)服務”後聲稱是自己的產品再打包賣給客戶,做其他服務商的中間商。
在最近5月的Checkout.com上海辦公室喬遷新址發布會上,中國總經理項堯表示:我們相信,通過依賴生態協作可以實現產品價值的指數級增長,讓中國出海企業成為最優方案的受惠方。“
Checkout.com創始人Guillaume的人格特質,決定了“支付++”這一開放高效又專業務實的市場戰略。
在創立Checkout.com後長達七年的時間,Guillaume沒有接受任何外部融資,在有限的資金支持下,正是憑藉心無旁騖的專業主義,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團隊和一家大型企業。並且 Checkout.com 沒有遵循其他科技初創公司典型的超快速增長戰略,而是遵循“50% 規則”,在過去五年中每年增加 50% 的收入。
“超過這個時間,你會受到懲罰。”Guillaume說。“我的使命是在10年內每年實現50%的收入增長。”
正是這種長期主義、尊重規律的行事風格,決定了Checkout.com始終以產品創新與客戶需求為中心的企業精神。
從“悶聲干大事”的穩紮穩打,到成為與eBay、Netflix、索尼、SHEIN合作的全球收單行頂流,Checkout.com創造了支付行業增長的神話,而支付公司真正重要的陣地仍舊是服務客戶,才能做好支付這筆“長期生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霞光社,作者:廉美真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97103.html?f=jinri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