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人!華人科學家“棄美回國”,這次該輪到老美難受了

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

導讀:1400人!華人科學家“棄美回國”,這次該輪到老美難受了

眾所周知,這些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是突飛猛進的,在國內還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科技互聯網巨頭企業,像任正非華為馬雲阿里巴巴以及劉強東京東等公司都是全球有名的互聯網企業;而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也直接帶動了國內經濟的發展,對於促進國內科技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都有着積極的意義!

要知道,想要在科技領域取得不錯的成就,那麼就必須要有人才的支持才行;在老美多次修改芯片規則以後,就讓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直接被卡脖子發展;雖然說我國是全球有名的製造基地,但是國內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芯片也幾乎都是依賴於從美國高通英特爾等廠商手中進口而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在2021年進口的芯片規則就超過了2萬億,如果將這些錢用來自主研發的話,那麼我們也可能早就攻克了芯片的卡脖子難題!

這幾年,隨着國內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國內也開始加快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國產半導體供應鏈體系,但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國內在半導體領域的人才缺口已經超過了20萬;為了培養人才,江蘇南京還專門成立了南京半導體集成電路大學,而清華大學也成立了半導體集成電路學院,有了這些布局以後,相信也能為國內培養出不少的人才!

在科技領域,華為任正非很早就表示:未來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華為對人才十分的重視,任正非甚至還發布了百萬年薪的“天才少年計劃”,為得就是給華為儲備人才;實際上,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口國,我們並不缺人才,只是國內很多頂尖的人才不少都流失了,那些清華北大畢業的不少人才在畢業以後都會選擇赴美留學,這其中有一部分學成歸來報效祖國,也有一部分則直接留在了當地,所以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這些年來,美國之所以能在經濟和科技領域一直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主要就是因為美國一直利用高福利、高薪水的優勢在吸引着全球人才的流入;不過隨着國內科研環境的改善,現在也有不少華人科學家都開始“棄美回國”了;根據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的《捲入交鋒:華人科學家的恐懼》報告指出:從2010年開始,回國的華人科學家就呈逐年遞增趨勢,而在2021年,就有超1400人的華人科學家回到中國,同比增加了22%!而這其中主要都是數學、物理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頂級人才!

在老美的不斷競爭下,讓我們也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國內也加快了對人才環境的改善,不僅提高了福利待遇和薪水,還一直在不斷改善科研環境,這也讓很多華人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了美國頂級大學終身職位,轉身回國,可以說這次該輪到老美難受了,有了人才以後,只要我們能留住人才,那麼我們也將在科技領域快速的發展起來!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