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綜合施策 精準滴灌 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綜合施策 精準滴灌

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近年來,省財政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切實擔負起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一重大使命,踔厲奮發、擔當勇為,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多元投入機制基本建立

“投、貸、獎、保、補”多措並舉的財政投入機制不斷完善,“財政引導激勵、市場配置為主”的科技多元投入體系基本建立。2019年—2021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678.3億元,引導全社會研發投入約2300億元、鼓勵金融機構向科技企業發放貸款超300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出資科技類天使基金近100億元。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穩步提升

加大槓桿引導,推動科技型企業“增量提質”,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台階。截至2021年底,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1026家、11401家,分別增長1.36倍和3.47倍;科創板上市企業12家,居中部第2;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32家,居全國第7、中部第1;我省企業創新能力指數連續居全國第8、中部第1。

全域創新格局基本成型

集中財力支持“三區兩山兩中心”建設成效明顯,特別是今年來,積極推進嶽麓山實驗室、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建設。目前,我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9家,居全國第8、中部第2;國家高新區總數增至8家,居全國第6。以長株潭創新一體化為核心引領,岳陽衡陽創新型城市建設為兩翼的發展格局基本成型。

核心技術攻關成效明顯

支持實施一批省科技重大專項、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167項,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永磁同步電機牽引系統、中小航空發動機等戰略新產品帶動全省裝備製造產業鏈邁向中高端。魚類、辣椒、“雙低”油菜等育種技術支撐種業高質量發展

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

出台進一步完善省級科研經費管理實施意見等科技創新文件,開展“經費包干制”、科技獎勵等改革試點,鼓勵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改革科技人才引培、人才評價、人才服務三大體系,形成了從大學生、博士後、湖湘青年英才、科技領軍人才到院士的科技人才梯隊體系,累計增選兩院院士12人,50家院士工作站落戶湖南。中南大學等5所大學、1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數量均居全國第8、中部第2。

供稿:省財政廳科教處

審核:省財政廳辦公室(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