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北斗”再創新紀錄,帶來的不僅僅是萬億價值

這個國慶節,準備自駕遊玩的車主們在打開常用的百度地圖導航APP時,會驚喜地發現多了一行字。

環球時報10月5日消息,百度地圖已宣布優先採用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而非美國的GPS,相關服務名稱也改為百度地圖北斗定位開放平台,北斗衛星日定位量突破千億次。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上線運行之初,百度地圖就啟動了以北斗系統為基礎的地圖導航及定位服務,應用程度近年不斷加深。在北斗加持下,中國人導航出行的數據安全性、可靠性進一步提升。

據百度官方介紹,優先採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的百度地圖,其功能較以往變得更強大。通過北斗系統,百度地圖實現了車道級導航、車位級導航等多項功能。所謂車道級導航能夠幫助用戶在高、快速路行駛場景中,實時獲取前方事故車道信息,引導用戶提前避開危險車道;車位級導航則針對停車場景,幫助車主更快尋找到空閑車位。顯然,百度地圖能夠實現這兩項功能,離不開北斗導航的高精確定位,其定位精度已經從5-10米提升到小於1米。

北斗導航在民用領域都能達到小於1米的精度,可想而知,北斗導航在軍用領域的功能有多強大、定位有多精準!可以說,在北斗導航的“加持”下,已經達到了指哪打哪的程度。

曾幾何時,中國由於沒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民用領域要看美國的臉色,在軍用領域更是受制於人,被美國徹底“卡脖子”。2003年,中國投入2.59億美元準備同歐盟一道合作研發伽利略導航系統,但由於美國從中作梗,歐盟也因此將中國踢出了局。這一系列事件表明,關鍵技術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始終將成為國家安全的“軟肋”。因此,國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的研發中,並且比“伽利略”還率先投入使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面組網成功,使我國徹底打破了美歐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壟斷地位,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擁有了更高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再也不用擔心戰時被美歐國家掐斷衛星導航信號,讓解放軍變成“睜眼瞎”。相反,北斗導航的後發優勢相較於美國GPS更加明顯,其功能之強大遠非GPS所能比,定位精度也要超過GPS。

這些年來,解放軍裝上了北斗導航的各型武器裝備在實際應用上大放異彩。就拿解放軍8月4日舉行的“鎖台式”軍事演習來說,美國不是沒有通過GPS來掌握解放軍的動向、干擾解放軍實彈射擊的想法,但解放軍所有武器裝備裝載的都是北斗導航,美國對此就只能幹瞪眼了。而解放軍在演習中,首次將靶場設在台島東側,陸軍新型遠程箱式火箭炮在台灣海峽實施了遠程火力實彈射擊,對台灣海峽東部特定區域進行了精確打擊;火箭軍對台島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了多區域、多型號常導火力突擊,導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這個時候,美海軍艦艇也顧不上顏面了,遠遠地撤到了解放軍打擊範圍之外。

北斗導航在民用領域的持續推進,同樣也會促進軍用領域的發展。軍事技術的發展是要用錢堆出來的,北斗導航對民用領域的支持越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越有利,國家就越有錢去推動北斗導航發射更多的衛星,研究更先進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