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經濟近些年來的發展,全球基建行業也呈現出空前規模。無論是在開山修路,亦或是橋樑樓房建設中,挖掘機都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那麼,放眼全球挖掘機市場,誰才是其中的領頭羊?也許,我們從媒體發布的一份榜單中可以找到答案。
近日,媒體對外發布了2020全球挖掘機製造商20強榜單。在全球挖掘機製造商20強中,我國共有6家企業上榜,比如三一重工、徐工、柳工、中聯重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小松製作所超越了徐工、卡特彼勒等同行對手,成功拿下全球第一,位居該榜單榜首。因此,我們將小松製作所稱之為“全球最大的挖掘機企業”,並不為過。
全球最大的挖掘機企業:超越徐工卡特彼勒,它成功拿下全球第一。
成立於1921年的小松製作所,如今已經發展了近百個年頭。有媒體將其與卡特彼勒稱之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雙寡頭,全球工業製造業標杆,由此可見其在全球機械工程市場的領軍地位。
其實,小松製作所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4個階段:本土崛起期、海外探索期、全球整合期與振興發展期。在這幾個不同的發展時期,小松挖掘機經歷了“模仿”卡特彼勒產品、通過提升挖掘機噸位產品質量搶佔歐美市場、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實現“全球布局”等多個環節。而這些環節也逐漸奠定起了小松在全球挖掘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小松製作所為何可以在全球挖掘機市場成績卓越?也許,以下幾個因素髮揮着關鍵作用。
首先是通過核心技術來建立起發展的護城河。初創時期的小松製作所,也曾模仿同行對手,但是,倘若它一直停留在“模仿”的層面,不可能實現多年來的可持續發展。憑藉著自身具備的鑄造技術,以及發展工業機械業務帶來的獨特的機加工優勢,小松在50年代末期就實現了發動機的全面自主化。對於工程機械而言,發動機堪稱其“心臟”。在核心部件擁有強勁的自主技術,是小松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其次是全球化的有效布局。早在1970年代以來,小松便在北美、巴西、東南亞、我國等多個地區設廠。這種全球化設廠布局,不僅可以幫助小松有效打入歐美髮達國家市場,同時也讓它搭上了新興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
近些年來,隨着我國基建行業的蓬勃發展,國內挖掘機行業發展火熱。據悉,在2019年,我國新成立的挖掘機行業企業有1139家,較2015年的246家增長了4.63倍。而在今年1至9月份,我國挖掘機進口出口23688台,同比增長22.2%。換言之,中國挖掘機市場依然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當然,中國挖掘機市場也成為小松、卡特彼勒等海外挖掘機巨頭的必爭之地。但是,隨着三一重工、徐工等國內工程機械巨頭的快速崛起,小松等海外企業也會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時代在發展,行業在進步。隨着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蓬勃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全球挖掘機市場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