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退款人”的畫像:為湊300元優惠40元,他們薅了商家的羊毛!最近的“雙十一”大家頻繁下單,這一次薇婭和李佳琦熬夜時的振臂一呼,引得不少網友一呼百應,感覺這一次的雙十一時間很長,而平台給的優惠力度確實比較大,很多產品滿300元優惠40元,相當於優惠了百分之十幾,薇婭又破了記錄,很多主播在直播間熱情互動,這一次幾千億元的成交額可以說是響噹噹。
沒想到“雙十一”狂歡節後衍生了一批“退款人”還上了熱搜,相比“尾款人”的翹首以盼,這一批“退款人”那真是十分理性了,很多人的習慣是東西一直放購物車,價格挺明顯的,雙十一降沒降可以說一目了然,很多商品的確便宜了很多,特別是護膚品和日用品,算上滿300減40無,絕對是全年最低價。
很多人為了湊單達到300元,會選一些本來不是特別中意的商品,比如衣服以不喜歡的理由退貨,有些預售的新款第一預售定金不退,但大部分的服裝類是可以退全款的,這一下子首當其衝,相比之下像一些日常用品,倒是很少有退貨的情況。
至於“你退款的原因是什麼?”很多買家毫不避諱的說自己當時“衝動消費”了,是“為了湊單”才下單的,雖然申請退款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是衝動消費才是主因,很多買家是提前幾天甚至幾周就看好了貨,這種情況是不會退款的,而退款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一開始也不怎麼相中。
雖然退款是消費者的權利,但是這種行為我們不提倡,畢竟是薅了商家的羊毛,本來不少商家已經為了沖銷量,將價格打折過了,“退款人”中有不少群體真的純粹是為了湊單300元,得到滿減優惠,然後再將一小部分商品退了,跨店滿減300優惠40,是可以享受到現金的折扣。
所有優惠的金額會分攤到採購的每個商品中,切切實實的便宜了,但有人利用這個規則,薅羊毛就有點過分了,比如一件大衣是260元,再加40元買個別的商品,就可以優惠40元,相當於40元的商品是白送的,這個帳還是很實惠的,為湊滿減而發生的消費行為。
買家如果利用規則漏洞獲利,法律上是不違法的,但為了湊單而退款,並不是因為商品質量,那就有點玩弄商家,而且讓真正要買的人搶不到貨品,抑制了別人的正常網購,商家在這3個月內孤注一擲,雙十一傾入了大量的倉儲成本,以及人力物力。
不少大的商家為了應對雙十一,集全公司之力去做這個活動,退款的行為最終會影響到商業的資源調配,雙十一差不多佔全年的30%左右,退款比例有3%,100個人有3個“湊單人”進行退款,這種消費行為商家不能控制,售後客服進行退款事宜,加大了工作量。
商家們提前向平台繳納過一定費用,才得到了雙十一的活動資格,價格上還要有一個保證,不少滿減活動商家自己需要負擔一部分,主動讓利,湊單行為讓他們很頭疼,另外還有一些消費者,是買回來覺得不合意,運費險又需要承擔什麼損失,於是輕快的退貨了。這方面在服裝箱包類比較明顯,客觀因素比不上主觀,快遞網點四處都十分忙碌,快遞員忙得團團轉,平台計算交易額的時候不會篩除申請退款的產品,但是水分並不大,一般不會佔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