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狂潮下的暗戰!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補償”圍獵

2025年07月02日13:40:21 科技 9713

2025 年 6 月 26 日晚 10 點,小米汽車首款 suv 車型 yu7 正式開啟預售,這場備受矚目的新車發布迅速點燃市場熱情。

訂單狂潮下的暗戰!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補償”圍獵 - 天天要聞

數據顯示, yu7 上市僅 3 分鐘大定訂單突破 20 萬輛,1 小時內飆升至 28.9 萬輛,18 小時鎖單量達 24 萬輛。其鎖單量水平相當於特斯拉 model y 去年在華銷量的 50%,或者是理想 l6 全年銷量總和。按 25.35 萬元起售價計算,其訂單總價值已突破 600 億元。可以說,小米 yu7 的空前成功,再次印證了小米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號召力。

然而,爆單的甜蜜卻為小米再次帶來了煩惱,伴隨訂單量激增的是日益嚴峻的交付壓力。

小米汽車 app 顯示,yu7 標準版鎖單後預計交付周期為 53-56 周(約 12-13 個月),max 版為 33-36 周(約 8-9 個月)。北京、上海等地的小米門店出現拼車試駕的罕見場景,銷售人員連軸轉,仍難以滿足用戶諮詢需求。有銷售透露,“現在下單標準版,提車時間要到 2026 年第三季度”。小米 yu7 如今的情況與小米 su7 上市時的困境如出一轍,而這也再次引發市場對小米產能的擔憂。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米 “5000 元定金不退” 的規則成為用戶決策的重要障礙。儘管鎖單前 7 天可自由修改配置,但一旦鎖定訂單,定金即不可退還。面對漫長的等待周期,部分用戶選擇退訂,但 5000 元損失成為難以逾越的門檻,這一痛點被友商們精準捕捉。由此,一場針對小米 yu7 的圍獵正在悄然展開!

截胡大戰又來了?

在小米產能困境的背景下,多家車企迅速推出針對性政策,試圖分流 yu7 訂單。極氪銷售率先在社交媒體發聲,承諾 “任何車型都可享受補齊 5000 元定金的福利”,並提供退單操作指導。蔚來則採取更直接的抵扣方式,用戶購買蔚來車型時,yu7定金可直接沖抵車款,且有實際案例證實該政策的可操作性。智己汽車亦跟進,明確表示小米yu7轉定智己 ls6 可享受定金抵扣。

訂單狂潮下的暗戰!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補償”圍獵 - 天天要聞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行業首次上演針對小米的 “截胡” 戲碼。2024年小米su7上市時,智界、蔚來、理想等品牌就曾針對 su7 的定金政策推出補償方案。例如,智界 s7 允許用戶用 su7 定金抵扣車款,蔚來則通過 “手機號關聯訂單” 的方式提供等額補貼。阿維塔甚至打出 “退訂的米我兜底” 的直白標語,直接吸引 su7 潛在用戶。

如今這一幕在 yu7 身上重演,真可謂是往日重現,而這也是反映出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從產品力比拼延伸至訂單爭奪的白熱化階段。

雷軍的產能焦慮 

小米再度遭到同行搶單,說到底還是因為小米的產能實在時跟不上,要知道,用戶的等待成本也是很高的,耐心也是有限的,試問,有多少人願意等一輛車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看起來,雷軍又該為產能頭疼了。

訂單狂潮下的暗戰!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補償”圍獵 - 天天要聞

車叔看來,雷軍面臨的產能焦慮,本質上是小米 “互聯網速度” 造車理念與傳統製造業規律的碰撞。儘管小米汽車工廠目前月產能達 2 萬輛,但 yu7 鎖單量已超 24 萬輛,加上 su7 的持續生產,現有產能顯然無法滿足需求。即便二期工廠於 7 月投產,年產能提升至 30 萬輛,消化現有訂單仍需超過一年。

訂單狂潮下的暗戰!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補償”圍獵 - 天天要聞

而小米產能瓶頸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yu7雖與su7共享 modena平台,但90%零部件經過重新開發,生產線需全面改造調試。其次,供應鏈管理面臨挑戰,部分核心部件供應商產能爬坡緩慢,任何環節的延誤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此外,小米汽車工廠二期雖已完成規劃驗收,但設備調試和人員培訓仍需時間,短期內難以釋放全部產能。

這種產能與訂單的失衡,暴露出小米在供應鏈整合和生產管理上的短板。儘管雷軍曾以18 個月建成工廠的速度刷新行業紀錄,但大規模量產階段的複雜性遠超預期。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升產能,已成為小米當前最緊迫的課題。

爆單背後的危機 

訂單狂潮下的暗戰!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補償”圍獵 - 天天要聞

令人不安的是,訂單激增帶來的不僅是交付壓力,更催生出灰色產業鏈。當前在一些二手平台,已出現了yu7 訂單轉讓的信息,其費用普遍在 5000-20000 元之間,准現車訂單溢價高達 2 萬元。黃牛通過偽造親屬證明等手段,繞過小米 “直系親屬更名” 的限制,甚至出現 “提車後過戶” 的操作模式。這種現象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更導致真實用戶提車周期進一步延長。

此外,競品車企的 “截胡” 策略雖短期內緩解了用戶的定金損失,但本質上加劇了行業內卷。極氪、蔚來等品牌的補貼政策,表面上是用戶福利,實則是利用小米的產能困境爭奪市場份額。這種 “趁火打劫” 的競爭方式,不僅破壞公平競爭環境,更將消費者置於被動選擇的境地。

車叔總結

總的來說,小米yu7這場看似風光的 “勝利” 背後,隱藏着產能、供應鏈、用戶權益等多重挑戰。當行業從野蠻生長進入精耕細作階段,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用戶體驗,將成為所有車企必須面對的課題。u也許yu7 事件或許只是開始,2025 年的車圈,註定將在反思與變革中重塑格局。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披露小米 YU7 銷售數據;特斯拉 Q2 交付汽車 38.4 萬輛;榮耀 Magic V5 發布|Do早報 - 天天要聞

雷軍披露小米 YU7 銷售數據;特斯拉 Q2 交付汽車 38.4 萬輛;榮耀 Magic V5 發布|Do早報

Hello,大家早上好,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先來瀏覽新鮮的早報吧~【微信多端正式更新】7 月 2 日,微信 iOS / 安卓 8.0.61 正式版攜手登場;而在 7 月 1 日,微信在官網也上架了 PC 的新版本,Windows / Mac 4.0.6 迎來全新發布。【多地開放往屆高考成績網上查詢功能】河北、浙江、陝西、山東等地都開放了往屆高考成績的查...
長城為何不做增程?詳解Hi4背後的技術和戰略邏輯 - 天天要聞

長城為何不做增程?詳解Hi4背後的技術和戰略邏輯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智能化與電動化深水區的當下,動力技術路線的選擇,不僅關乎產品體驗,也在重塑車企的技術底盤與品牌認知。與越來越多自主品牌押注增程技術不同,長城汽車選擇走另一條更具挑戰性的路線——全場景智能四驅電混技術體系Hi4。這個選擇背後,是對效率、安全與技術普適性的權衡與押注。Hi4,一種技術“...
解碼“民生答卷”丨如何“喚醒”沉睡的養老資源 - 天天要聞

解碼“民生答卷”丨如何“喚醒”沉睡的養老資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李光正 張華“幸福食堂、健身房、閱覽室、娛樂室、理療室一應俱全,可沒多少人來。”6月19日,在鄂東南某鎮,一家開業一個多月的養老服務綜合體經營者王先生望着冷清的門廳,難掩焦慮。截然不同的是,在武漢眾多社區養老中心,唱歌、跳舞等活動日程排得滿滿當當,老人們排隊“搶位”,養老床位更是“...
YU7爆火是雷軍營銷太強?張全蛋貼臉開大車企大佬,遮羞布都撕了 - 天天要聞

YU7爆火是雷軍營銷太強?張全蛋貼臉開大車企大佬,遮羞布都撕了

6月26日,小米YU7正式公布售價,很多人都預料到小米YU7會非常火,但是完全沒有料到小米YU7能那麼火,3分鐘大定破20萬輛,18小時鎖單24.8萬輛,可以說創造了國內汽車市場前所未有的新紀錄。這也讓之前那些攻擊小米汽車的車企大佬和業外人士的表述顯得蒼白無力,小米YU7的價格不便宜,現在整個汽車行業的需求量也呈現疲軟態勢...
iOS 26新功能:FaceTime通話中干預脫衣行為 - 天天要聞

iOS 26新功能:FaceTime通話中干預脫衣行為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科技媒體 9to5Mac 昨日(7 月 2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 iOS 26 在引入“液態玻璃”設計的同時,在功能方面,進一步增強了 FaceTime 體驗,在檢測到脫衣裸露行為後,會暫停視頻和音頻通話。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蘋果公司提供的通信安全功能之一,就是干預 FaceTime 視頻通話中的裸露內容,不過此前主要...
凈利暴跌70%!非洲手機之王,被小米逼得造車了 - 天天要聞

凈利暴跌70%!非洲手機之王,被小米逼得造車了

作為“非洲手機之王”,中國人創立的傳音,如同一頭雄獅,在非洲手機市場常年稱王稱霸。 然而如今這頭雄獅被小米等後來者圍攻,凈利潤居然暴跌約70%。 無奈之下,傳音被迫跨界進入造車行....
無人駕駛和4.7億城鎮就業人口 - 天天要聞

無人駕駛和4.7億城鎮就業人口

最近一段時間,車標形似鎚子的那家公司,有一款宣稱100%無人駕駛的出租車業務,在美國的某個城市開始運營了。 對於以開車為生的人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着在未來的某一天,司機這個....
‌iOS 26 蘋果照片應用全新特性匯總 - 天天要聞

‌iOS 26 蘋果照片應用全新特性匯總

Apple 的照片應用程序去年進行了重大改革,iOS 26 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以下是 iOS 26 中照片應用程序的所有新功能。全新液態玻璃設計今年影響所有 Apple 應用的最大變化之一是 iOS 26 的新“液態玻璃”設計。
Omdia:蘋果明年將推 OLED MacBook Pro筆記本 - 天天要聞

Omdia:蘋果明年將推 OLED MacBook Pro筆記本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Omdia 分析師 Linda Lin 近期預估,蘋果公司將會在明年推出配備 OLED 屏幕的首批 MacBook Pro 機型。這些新機型將帶來更高亮度、更高對比度和更長的電池續航等優勢。在最新發布的市場投資研究報告中,Linda Lin 再次認為蘋果會在明年推出首批配備 OLED 屏幕的 MacBook 機型。IT之家註:盡
今日數據精選:中國短劇拯救美國三線演員;深圳華強北清理無3C認證充電寶 - 天天要聞

今日數據精選:中國短劇拯救美國三線演員;深圳華強北清理無3C認證充電寶

【宏觀經濟及政策】9000萬科技文獻元數據平台上線,基礎功能免費開放在7月2日北京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由我國機構自主創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台上線。東壁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台共收錄了全球近9000萬條高質量科技文獻元數據,是依據中國機構自主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自主採集、加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