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就能做出棉花糖,艾蒿粉混合榆樹皮粉能制香……5月27日,2025年門頭溝區科技周活動在濱河世紀廣場公園開幕。在展區內,市民遊客可上手體驗眾多前沿科技項目,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此次活動設置了“智核科創區”“新科農萃園”“薪火文韻館”“綠動環保坊”四大主題展區,通過沉浸式場景搭建與互動裝置,為市民打造集科技體驗、知識探索、文化交融於一體的科普盛宴。
在“智核科創區”,市民通過激光射擊、ai工程教育平台、智慧腦力訓練營等十幾種互動項目進行未來科技體驗。其中,人氣最旺的是“未來潛水艇”vr體驗艙,以360度環幕與動感座椅模擬深海遨遊,讓觀眾身臨其境探索海洋奧秘;“新科農萃園”展現了本土科技與生態農業的深度融合。
“薪火文韻館”展現出科技與文化生態的融合發展。作為生態領域的亮點,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植物寶庫+星空聖地”為名片,展出多種高等植物與野生脊椎動物的珍貴標本,北京靈之秀山茶園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攜黃芩茶、酸棗芽茶兩款特色農產品登場,讓觀眾品鑒科技與生態融合之美……
為全方位提升公眾消防安全意識與應急能力,活動特邀區消防救援支隊將消防科技教育宣傳車開進會場,為現場觀眾帶來多模塊互動體驗:滅火救援器材演示區直觀展示裝備使用方法;室內煙火特性展示區通過逼真模擬揭示火災擴散規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台消防宣傳車和實際運營的消防車長相一致,其中的廚房場景直觀地展示了殺蟲劑等易燃物,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駐足觀看。
門頭溝區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同雨介紹,本次活動聚焦未來科技、民生健康、文化傳承、綠色環保等領域,通過四大主題展區、50餘項前沿科技成果,市民可參與現場多項活動,感受“身邊的科技”。
此外,《門頭溝區科普地圖》也在開幕式上發布,科普地圖標註了全區21個科普基地,以可視化導覽形式清晰展現周末研學、科技打卡點位,為公眾打造了探索區域科普資源的智慧導航。
通訊員 趙蕊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