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賣最便宜的機票,當最賺錢的航司”,這是在當前仍處在恢復期的航空業,春秋航空呈現出的反差寫照。
2024 年,春秋航空盈利表現突出,22.73億元的凈利潤,在一眾A股上市航司中排在首位。
不過,與漂亮財報數據形成對比的是,網友們在社交媒體中對它瘋狂吐槽——機齡太大、機艙有異味、座椅太擠、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要被推銷2個半小時的貨、託運費貴過機票……
但從載運旅客人次、客座率數據等數據來看,針對春秋航空的罵聲越大,後者的生意卻越好。
每當春秋航空推出“8元從上海飛大阪”“59元和99元特價票”活動的時候,在這個“價格至上”的時代,大多數囊中羞澀的“打工人”,都抵不住低價機票帶來的誘惑。
01
盈利是其他6家航司總和
與人們想象中的廉航一直過着“窮日子”不同,春秋航空其實有着國內航司當中最強的淘金能力。
財報顯示,2024年,春秋航空實現營收200億元,同比增長11.5%;凈利潤22.73億元,同比增長0.69%,利潤率為11.36%。
來源:公司財報
剛過雙位數的利潤率看似不高,利潤的增長也有限,但其實春秋航空的盈利表現,已經在國內上市航空公司中算得上是一騎絕塵。
財報顯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海南航空、中國國航在2024年仍為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16.96億、42.26億、9.21億和2.37億元;華夏航空和吉祥航空分別盈利2.68億和9.14億元。
以此計算,春秋航空在2024年的盈利,超過了其他6家航空公司的總和。
春秋航空有着如此表現,也在於越來越多的“打工人”開始擠上這輛“空中綠皮車”。
2024年,春秋航空的平均客座率達到了驚人的91.49%,相比去年同期甚至還提高了2.1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線的平均客座率最高,達到92.16%,同比上升1.82個百分點。
同期,南方航空、吉祥航空、海南航空、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的平均客座率分別為84.38%、84.62%、83.49%、82.82%和79.85%。另外,根據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數據),2024年,全球航班平均客座率為83.5%。
春秋航空在財報中還披露, 2024年載運旅客人次超過2860萬人次,同比增長18.8%。
可以說,春秋航空勝在運力更強,運輸效率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乘客買春秋航班機票的優先度也更高。
春秋航空的客流量越來越高,除了近兩年國內航空業持續復蘇的紅利,以及國民出行需求更加追求性價比之外,不斷“下沉”的航線結構也讓春秋航空持續獲益。
在財報中,春秋航空表示,其依託內循環的巨大潛力和差異化競爭優勢,最大程度地圍繞國內主要基地挖掘需求,根據地域特點科學編排航班,優化航線網絡銜接,推進骨幹航線網絡建設,把握二線城市的發展機遇,打造“程達東西、暢通南北”的航線網絡布局。
春秋航空披露,自2020年開始, 公司陸續在蘭州、成都、西安、大連、南昌這五大省會級機場加大運力投放。2024年,公司在上述五大省會級機場基地投放運力較2019年提升267%。
02
摳門到極致
做廉航的利潤為什麼能遠高於綜合性航司?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的名言,早已透露出其中的秘密。
2004年,民航總局開始同意民營資本經營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獲批成立。而在次年的聽證會上,春秋航空就明確提出要做“低價”航空公司,尋求差異化競爭。
此後,圍繞着“低價”定位,春秋航空一直秉持“兩單(單機型、單艙位)”模式,即只採用A320系列窄體機、只設置經濟艙位,在此情況下,不斷增加客座率,提升飛機利用率。
截至2024年末,春秋航空已擁有129架A320系列飛機機隊,其中 A321neo機型飛機12架,均為240座客艙布局;A320neo機型飛機 42架,A320ceo型飛機75 架,包括186座客艙布局92 架以180座客艙布局25架。
來源:公司財報
2024年,公司共引進3架空客A321neo機型飛機和8架空客A320neo機型飛機,退出3架A320ceo飛機,公司A320neo系列飛機佔比達到42%。
據了解,得益於在發動機、機翼以及材料等方面的技術改進,理論上,A320neo機型可以幫助航司節省15%左右的油耗。
雖然只設置單一的經濟艙位,讓春秋航空顯得不夠“高端”,但這種策略,可以直接降低其運營成本。
畢竟,省去商務艙的空間後,一架飛機可以騰出更多的位置提供更多的經濟艙,以獲得更多收入,並降低配置和服務成本,單位成本被攤薄,實現薄利多銷。
總體看,2024 年,春秋航空可用座位公里同比增長16.1%,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可用座位公里同比分別增長 7.7%、81.3%。
此外,據媒體報道,為了降低機場服務費成本,春秋航空還大多採取落地二類機場,或選擇遠機位停靠,或是降低停靠時間,以降低泊機費用。
甚至王正華還曾設想推出“航空站票”,通過改裝,縮短座椅之間的距離,增加約40%的載客量。
而在售票渠道方面,春秋航空一直傾向於低成本的線上渠道。2024 年,春秋航空除包機包座業務以外的銷售渠道中,電子商務直銷(含OTA旗艦店)佔比達到98.4%。
一系列操作下來,春秋航空的運營成本一直被限制在相當低的水平。
財報顯示,2024年,春秋航空的營業成本為174.12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87.05%。相比之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的這一數據分別為91.59%、95.74%和90.90%。
來源:公司財報
此外,2024年,春秋航空單位銷售費用為0.0045元,遠低於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水平。
而為了不斷拓寬收入,在主業之外,春秋航空一直在“搞副業”。比如,乘坐春秋航空的很多旅客,都要在乘務員此起彼伏的推銷聲中,度過難忘的旅程。
財報顯示,2024年,輔助業務收入為春秋航空貢獻了10.3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4%,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提升至5.15%。而這類輔助業務,就包括飛機賣貨在內的餐飲服務、行李託運、快速登機服務、空中商城等。
不過,極致的低價,也讓春秋航空曾遭到了同行的不滿。
2005年,春秋航空首航,上海至煙台的首趟航班推出199元票價,遭到其他航空公司聯合投訴;2006年,春秋航空推出上海至濟南的“1元機票”,被多家航司以“擾亂市場秩序”為由集體投訴。
03
各有各的煩惱
隨着春秋航空的受眾越來越廣,其長期面臨的口碑爭議也越來越多。
如果以“春秋航空”為關鍵詞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就能發現很多乘客對於其服務的吐槽,比如座位擠、機齡久、空調有臭味、飛機太小遇到氣流抖動大等。
截圖來源於小紅書
此外,春秋航空經濟艙的手提行李要求為“7公斤、20×30×40厘米”,而且查驗比一般航空公司的更為嚴格。甚至為了能夠順利帶行李箱登機,很多人專門去購買適用於春秋航空要求的行李箱。
來源:網絡平台
但好在,大多數選擇春秋航空的旅客,更在意的是,還是機票的價格,服務反倒成為其次。
源Sight注意到,5月13日,從廣州到上海的航班,春秋航空的票價在600-850元之間,相比之下,南方航空同樣的機票售價在800-2150元。
不過,即便春秋航空已經將“摳門”大法運用到極致,但受制於出行消費需求增長有限以及行業價格戰等因素,其低價策略如今也面臨挑戰。
因供需變化和票價波動,2024年大部分航空公司客公里收益(客運收入與旅客周轉量之比)出現大幅下跌。其中,春秋航空客公里收益為0.385元,同比下降6.53%,其中,國內航線為0.373元,下跌幅度為6.35%;國際行業下滑幅度最大,客公里收益為0.437元,同比下滑14.77%。
來源:公司財報
持續下跌的單位收益,直接影響到了春秋航空的毛利率。財報顯示,2024年,春秋航空的航空運輸業毛利率為12.04%,同比減少0.63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即便營業成本佔比低於絕大多數同行,隨着行業的逐步恢復,春秋航空的成本壓力持續增加。
來源:公司財報
在財報中,春秋航空表示,公司成本管理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隨着國際航空市場逐步恢復,國際航線運力投放持續增長,境外機場地服起降等各類保障成本顯著高於國內機場,且供應商漲價幅度較大,使得公司單位起降費用同比增加8.0%,隨着國際航線運力佔比逐步提高,該項目對於整體單位成本的推升壓力有可能持續擴大;另一方面,飛機及發動機成本、維修成本等項目未來仍存在較大壓力。
進入2025年,春秋航空的增速明顯慢了下來。今年一季度,春秋航空實現營業收入53.2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為6.8億元,同比下降16.4%。公司解釋稱,凈利潤同比下降主要因為去年同期有稅盾影響,其稅前利潤總額8.9億元,實現同比增長0.5%。
也就是說,即便有着春運這一旺季作為支撐,春秋航空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增長依然低於此前的速度。
可以說,在當前的環境下,不論是主打極致低價的春秋航空,還是像南方航空這樣的綜合性航司,其實各有各的煩惱。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