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中國哪家半導體企業最賺錢,答案可能讓你大跌眼鏡。既不是大名鼎鼎的中芯國際,也不是技術硬核的海思,而是藏在產業鏈背後的"隱形冠軍"——北方華創。
這家企業2024年凈賺56個億,把芯片代工、設計、封測等一眾明星企業甩在身後,成了中國半導體界最會賺錢的"掃地僧"。
說起國內半導體行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芯國際造芯片,或者華為設計麒麟芯片。可要論起賣"造芯片的機器",北方華創才是真大佬。這家被稱作"中國應用材料"的企業,專攻半導體設備這個卡脖子領域,就像賣鏟子的給淘金客供貨,不管誰家芯片廠開工,都得找它買設備。
翻開北方華創的成績單,數字亮得晃眼:2024年營收298億,同比增長35%;凈利潤56億,同比猛躥44%。這賺錢能力啥概念?相當於每天凈賺1500萬,比很多芯片設計公司一年的利潤還高。更硬氣的是,2025年一季度又凈賺15.8億,同比再漲38%,穩坐中國半導體企業盈利王寶座。
北方華創到底賣啥寶貝這麼賺錢?走進它的生產線,能看到一排排精密設備:給芯片"鍍膜"的PVD/CVD/ALD機,在硅片上刻電路的蝕刻機,還有清洗機、氧化爐這些聽起來陌生卻至關重要的傢伙。這些設備大部分達到了14納米製程水平,最先進的甚至能玩轉7納米工藝,直接對標國際頂尖水平。
您可能不知道,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長期被美日企業把持。ASML的光刻機、應用材料的鍍膜設備、東京電子的蝕刻機,都是芯片廠夢寐以求的"神兵利器"。但北方華創這匹黑馬,硬是從2023年的全球第八躥到2024年的第六,把一眾老些老牌廠商擠到身後,照這勢頭,衝進前五也就是三五年功夫。
這波逆襲靠啥?說到底還是國產替代的東風。以前國內芯片廠買設備,得求爺爺告奶奶找外國廠商,交貨周期長不說,還隨時可能被卡脖子。現在北方華創的設備性能趕上來了,價格還實惠,自然成了香餑餑。就像自家修房子,以前得找國外施工隊,現在咱自己的工程隊既能保質量又講信用,誰不樂意用?
更讓人提氣的是,北方華創不是單打獨鬥。在它的帶動下,中微公司的蝕刻機、盛美上海的清洗機、拓荊科技的鍍膜設備都開始嶄露頭角。整個國產半導體設備行業就像組團升級的網遊戰隊,你補輸出我扛傷害,愣是在美日企業的封鎖線上撕開道口子。
當然,咱也得清醒,北方華創離應用材料、ASML這些巨頭還有段距離。人家ASML一年營收頂北方華創五倍,應用材料的技術儲備更是深不見底。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當年咱們造原子彈時,誰不是從零開始?現在北方華創每賣出一台設備,都是在給中國半導體產業築地基。
看着北方華創的財報,突然想起老一輩半導體人的感慨:"我們那時候搞研發,連像樣的設備都沒有,全靠手搓。"如今北方華創的廠房裡,精密機床晝夜轟鳴,工程師們調試着7納米製程設備,這畫面本身就是最好的回答。當越來越多的"北方華創"冒出來,當國產設備撐起中國芯片的脊樑,咱們才算真正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