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菲光扣非5連虧、負債率逼近80%,走出果鏈陰霾難解大客戶依賴症 | 看財報

2025年04月02日21:20:15 科技 6226

繼前日披露重組停牌公告後,歐菲光(002456.sz)於昨日披露2024年年報。增收不增利、扣非凈利潤5連虧的表現,顯示該公司主營業務造血能力尚未恢復。

得益於國產替代東風、華為產業鏈崛起等因素,在外界期盼歐菲光起死回生之際,公司雖逐漸走出果鏈陰霾,但大客戶依賴症仍未減輕,去年智能汽車產品毛利率下滑,公司整體凈利率降至0.63%,遠低於同行,資產負債率創新79.18%的新高

扣非5連虧,盈利質量差

財報顯示,2024年,歐菲光實現總營業收入204.37億元,同比增長21.19%;實現歸母凈利潤0.58億元,同比減少24.09%;扣非凈利潤虧損1272萬元,同比減虧。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歐菲光自2020年以來,扣非凈利潤連續虧損的第5個年頭。截至2024年,歐菲光自上市以來累計未彌補虧損超67億元。
歐菲光扣非5連虧、負債率逼近80%,走出果鏈陰霾難解大客戶依賴症 | 看財報 - 天天要聞

來源:wind

對於業績變動,歐菲光解釋稱,主要原因系:(1)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聚焦核心業務,加大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營業收入穩定增長,經營活動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報告期內,公司實施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導致本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3)報告期內,公司少數股東損益同比增加,導致本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

歐菲光去年業績增長,主要是靠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兩大業務拉動的。具體來看,2024年歐菲光智能手機產品營業收入161.92億元,同比增長32.15%,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9.23%;智能汽車產品營業收入24.00億元,同比增長25.73%,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1.74%;新領域產品營業收入17.49億元,同比下降27.37%,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56%;其他業務營業收入9643.04萬元,同比下降67.18%,占營業收入比重為0.47%。

就盈利能力來看,歐菲光仍然在賺辛苦錢。公司去年整體毛利率為11.60%,同比增長1.5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0.63%,同比不增反降,對比果鏈三巨頭之一的藍思科技,後者凈利率5.26%,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當然,這其中要考慮不同公司的產品結構、研發投入、開銷成本、規模效應等因素。

具體到不同產品,智能汽車是去年歐菲光唯一毛利率下降的業務。財報顯示,智能手機產品、智能汽車產品、新領域產品、及其他業務去年毛利率分別為11.44%、8.70%、16.98%、11.82%,分別同比增加2.97%、下降6.15%、增加2.92%、增加1.75%。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汽車市場雖然發展潛力大,但技術門檻高,競爭也日益激烈。由於智能汽車業務的客戶集中度較高,依賴少數大客戶,歐菲光在與客戶談判時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導致該業務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公司回款速度變慢,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2023年的107.8天,拉長至2024年的120天;對比2024年舜宇光學科技歌爾股份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69.51天、54.04天。

在年報中,歐菲光表示,2025年是經營之年,公司業務要在保證盈利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業務規模。此外,公司將繼續加強對庫存和客戶賬期的管理,縮短庫存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全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綁定大客戶,一把雙刃劍

眾所周知,自2021年被踢出“果鏈”後,歐菲光業績遭遇斷崖式下跌,其中佔據歐菲光最大業績來源的光學光電業務暴跌,營收由上年368.4億元下降為164.5億元。此後,歐菲光一方面升級光學業務,開拓和鞏固安卓市場;另一方面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量,重點布局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業務,並逐漸取代原來的主營業務。
歐菲光扣非5連虧、負債率逼近80%,走出果鏈陰霾難解大客戶依賴症 | 看財報 - 天天要聞

來源:wind

隨着國產替代提速,2023年華為mate60火爆出圈帶動產業鏈集體狂歡。沾上華為概念的歐菲光自2023年9月以來股價不斷創出階段新高,同時業績也開始企穩向好,似有否極泰來之勢。

互動平台上,不斷有投資者詢問公司是否與華為、小米等合作,歐菲光僅以“與客戶簽署了保密協議,無法披露與客戶的供應關係”予以回應。鈦媒體app查詢歐菲光近兩年財報後發現,財報對“華為”、“小米”隻字未提,也並未披露前五大客戶的具體名稱。

不過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接近歐菲光的產業鏈人士證實,歐菲光確實是華為攝像頭模組的供應商,且“佔比不小”。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歐菲光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比達77.35%,相較於被踢出果鏈之前的2020年(85.59%)有所下降,但相較於2021年(70.50%)、2022年(69.54%)、2023年(70.90%),這一比重有所上升,表明公司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依舊不小。

歐菲光表示,在智能汽車領域,公司將持續梳理在手訂單,聚焦優勢業務,聚焦核心客戶,集中優勢資源打造明星產品,搶佔行業領先地位,以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歐菲光資產負債率79.18%,創歷史新高。此外,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11.66億元,但對應的短期借款就達到了29.32億元,另外還有27.62億元的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貨幣資金不足以覆蓋短債規模,顯示公司流動性承壓並未緩解。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編輯 | 曹晟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打算使用人工智能書寫訴狀,你就要學會駕馭人工智能 - 天天要聞

打算使用人工智能書寫訴狀,你就要學會駕馭人工智能

打官司想省錢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打算使用人工智能書寫訴狀,你就要學會駕馭人工智能而不是被動使用人工智能,大家好,今天來聊聊人工智能的事情,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活兒,一定先要把工具整治得銳利精良。
以色列發行人工智能紀念幣 - 天天要聞

以色列發行人工智能紀念幣

2025年,以色列發行紀念幣,以慶祝該國成立77周年,並彰顯其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作為人工智能(AI)應用領域全球領軍者的地位。以色列,這個面積雖小卻影響深遠的國家,在人工智能(AI)領域處於前沿地位,為推動人類生活各個領域的進步貢獻着力量。
曝iPhone17 Air商用硅負極電池 能量密度提升約15% - 天天要聞

曝iPhone17 Air商用硅負極電池 能量密度提升約15%

站長之家(ChinaZ.com)5月18日 消息:近日,供應鏈傳出關於蘋果新機的消息。即將推出的全新超薄機型iPhone17Air有望成為第一款採用先進電池技術的蘋果手機,其日本供應商TDK正緊鑼密鼓地準備相關工作,計劃在6月底前完成新一代硅負極電池的發貨。據了解,TDK此次推出的新型電池採用了硅負極技術,替代了傳統的石墨材料。這...
盧偉冰:採用自研玄戒芯片的產品不止小米手機 - 天天要聞

盧偉冰:採用自研玄戒芯片的產品不止小米手機

站長之家(ChinaZ.com)5月18日 消息:昨日晚間,小米迎來15周年戰略新品先導發布直播活動。在直播過程中,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帶來重要信息,搭載小米自研玄戒O1芯片的產品範圍將不僅局限於手機,其他品類產品也將搭載這一芯片。近期,小米高管群體動作引發外界猜測。包括雷軍在內的多名小米高管紛紛換上新手機,從其微博尾...
一周機會前瞻|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國內腦機接口進展不斷 - 天天要聞

一周機會前瞻|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國內腦機接口進展不斷

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 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聲明:本文根據公開信息整理,所有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核心看點1、投資日曆:展望本周市場,中國將公布4月社零、房地產投資等經濟數據以及5月LPR報價,多位美聯儲高官陸續發表講話。2、機會前瞻:上市公司重大資產...
芯片突傳重磅!英偉達將調整對華芯片出口 影響多大? - 天天要聞

芯片突傳重磅!英偉達將調整對華芯片出口 影響多大?

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 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英偉達將調整對華芯片出口。據最新消息,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由於美國政府限制Hopper架構的H20芯片出口至中國,公司正重新審視中國市場戰略,但未來...
雄安新區第三屆科技·人才·創新周啟動 - 天天要聞

雄安新區第三屆科技·人才·創新周啟動

5月18日,以“聚雄才·創未來”為主題的雄安新區第三屆科技·人才·創新周正式啟動。旨在加速人才、技術、資本、創新等要素集聚,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共青團河北省委“創青春・雄安青智匯”創業營開營;雄安科學園、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健康傳播大廈、雄安高新區孵化器等...
全球首秀!哪吒裸眼3D亮相成都 市民:科技感拉滿 - 天天要聞

全球首秀!哪吒裸眼3D亮相成都 市民:科技感拉滿

“勇於改變心無畏,無限可能正當時。”5月18日晚,哪吒腳踏風火輪,以裸眼3D形式躍然於交子商圈的成都悠方購物中心大屏、春熙路商圈的蘭博基尼大屏和太古里大屏之上。據悉,這是哪吒裸眼3D的全球首秀。視頻里,哪吒在有天府雙塔、環球中心、天府立交等成都標誌性建築的背景中出現,只見他探出腦袋、瞪大雙眼,揮手跟屏幕下...
阿里連續跑輸京東,市值大約是騰訊一半 - 天天要聞

阿里連續跑輸京東,市值大約是騰訊一半

【財報】淘天集團不給力,阿里巴巴連續兩個季度沒能跑贏老對手京東。根據阿里巴巴(9988.HK/BABA.NYSE)發布的截至3月31日的2024至2025財年四季度財報,實現營收2365億元,增長6.6%,這是阿里巴巴連續7個季度收入增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