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2025年03月25日15:33:07 科技 1539

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 天天要聞

今年度科技盛會上湧現大量創業公司、及知名品牌展示的次世代增強現實(AR)智能眼鏡,顯示出虛擬現實(VR)/混合實境(MR)在新應用的開發受限,以及出貨量持續放緩的形勢下,整個產業重心開始逐步轉移到AI輔助式AR智能眼鏡的走向。

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經理曾伯楷表示,當前VR產業一直存在應用不足、內容更新緩慢、設備過重、久戴不適、價格不低等問題,除了重度遊戲玩家與特定項目型市場,該產業缺乏吸引一般消費者的殺手級應用。

同樣情形也反應在MR頭戴設備上,微軟兩代HoloLens與蘋果Vision Pro,這三款最具代表性的MR頭戴設備都曾在市場上掀起巨大話題性熱潮,但結局最終都鎩羽而歸。它們基本上比VR設備更重,定價更是高不可攀,再加上有限的應用場景、以及長久佩戴體驗不佳、甚至導致暈眩等問題,使得市場需求疲弱不振。

連續兩年衰推後,VR/MR將持續正向增長

市面上絕大部分MR設備在結構上如同帶有相機的VR設備,雖然可以看到外部景物,卻是通過VST(Video See-Through)技術,將相機捕捉到的真實世界形象經渲染後“間接”呈現眼前。因此基本上它和VR設備一樣,無法像支持OST(OptICal See-Through)技術的AR設備,可以“直接”觀看到真實世界。也因如此,業界經常將AR與MR歸類在一起。

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 天天要聞

2024-2030 VR/MR設備出貨量預估(Source:TrendForce)

百鏡大戰全面引爆AR眼鏡無限商機

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Ericsson ConsumerLab)在2024年5月針對AR早期採用者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內,願意搭配智能手機與AR眼鏡的用戶數量將翻倍。用戶對於便攜式AR眼鏡的需求殷切,甚至願意為隨身攜帶的便利體驗多付20%的費用。

雖然Meta Ray-Ban智能眼鏡並非AR眼鏡,但其全球銷量破百萬,反映出人們對於隨身便攜式AR眼鏡的需求正旺,而Meta也在Meta Connect 2024大會上發布面向開發商的Orion AR眼鏡原型(消費版預計2027年才會推出),身為VR龍頭的Meta在展如今後開發能量與資源轉向AR的決心後,整個產業重心似乎也出現了朝向AR轉移的態勢。

據集邦科技預估,2024年AR設備全年出貨量為70萬台,隨着AI功能的加入,將為AR眼鏡帶來強勁的推升動能,尤其中國品牌與創業公司聲勢浩大推出各種款式的AI輔助式AR眼鏡,整個市場將迎來火熱的“百鏡大戰”。在此熱度推動下,預計2030年該市場將進一步擴展到2,550萬台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到驚人的67%以上。

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 天天要聞

2024-2030 AR設備出貨量預估(Source:TrendForce)

誰纔此次世代頭顯王者?

曾伯楷表示,AR與VR/MR之間最大差異就是以實境為主、虛境為輔。MR雖然以虛境為主,但仍會與實境有所互動;至於完全訴諸虛境的VR設備則可能越來越少——只需加裝一顆鏡頭,便可進入MR領域,這也側面說明未來VR/MR兩者之間的界線只會越來越模糊。

想要區別VR/MR與AR的差異,邱宇彬提供最直截了當的判別法,必須打開設備電源才能看得見內容者即為VR/MR。至於AR,即使關閉電源仍能穿透鏡片看到外部真實世界。因此AR的重點在於讓用戶專註於自身所處實境,並且在實境里提供額外輔助資訊。反觀VR/MR ,則是讓用戶沉浸專註在虛擬延伸的空間里。

雖然MR通過VST技術也可看到外部環境,但其實是經渲染處理過後的延遲形象,會限制用戶在定點裡使用,避免發生危險。目前VR/MR的主要延遲來源有三種,首先是相機本身的曝光時間,這是光學技術上的先天障礙;其次是運算處理時間,設備功能愈強大,運算時間會愈久;最後是近眼顯示器(NED)的反應速度,不論是硅基或玻璃基OLED的反應速度都比LCD更快。

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 天天要聞

VR/MR與AR比較表(Source:科技新報)

尋求“尺寸最小化、亮度最大化”的最佳NED技術

隨着百鏡大戰在AR產業里全面開打,反而激起無限商機與潛力,為了讓AR設備更趨輕薄化,主流廠商開始對AR顯示器模塊採取“尺寸最小化、亮度最大化”的設計理念。首先,更輕薄的光波導(Waveguide)技術將取代Birdbath,成為主流的AR光學結構。

而在Meta Orion採取次世代近眼顯示技術的LEDoS (LED on Silicon,硅基LED,也即Micro-LED)後,勢將帶動AR眼鏡擁抱LEDoS技術的新熱潮。集邦科技預估,2026年Micro-LED穿透式AR智能眼鏡芯片產值將達到3.83億美元,2023~2026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驚人的704%。

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 天天要聞

2021-2026 Micro-LED穿透式AR智能眼鏡芯片產值(Source:TrendForce)

AR領域最具潛力的LEDoS ,與適用於VR/MR設備的OLEDoS皆屬擁有自發光特性的主動式微顯示技術,前者在分辨率、亮度、對比度、光機尺寸及省電方面皆勝出,但在RGB集成上面臨挑戰,未來LEDoS想要實現商業化與量產必須克服全彩化的問題。後者則在分辨率、省電、對比度及光機尺寸的各項表現皆有一定水準,但亮度卻成了最大致命傷。

此外還有屬於被動式微顯示技術的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與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以及在AR領域極具潛力的LBS(Laser Beam Scanning)技術,皆各具其優缺點(詳見下表)。

COMPUTEX 2025頭顯產業重心大轉移 全面布局輕薄化AR眼鏡正當時 - 天天要聞

主流微顯示技術比較表(Source:TrendForce)

除此之外,當前AR眼鏡更致力三大優化,首先是光引擎(Light Engine,也稱光機)維持在1英寸以下;其次是近眼顯示器亮度至少達到4,000 nits以上,才能改善目前AR主流光波導鏡片光學效率不高的問題;最後是分辨率需滿足3,000 PPI以上需求。

從軍工、安控的集成切入,為2030 AR盛世做好準備

曾伯楷說明,頭戴式設備中,從IC設計、芯片製造到應用開發與資服,皆能看到台廠的身影。其中尤以近眼顯示與傳感器為大宗,同時也涉足電池模塊及PCB模塊領域。目前VR整機開發廠商代表莫過於宏達電(1月23日以2.5億美元將部分XR業務出售給Google),從事AR整機開發則有佐臻與和碩

此外,還有專門從事微型風扇與散熱模塊設計的建准、提供顯示驅動IC的鈺創、支持觸摸與手勢識別IC的義隆、揚明光提供的高精度光學鏡片、正葳提供組裝。遊戲及虛擬導航類相關應用開發商則有宏達電、鈊象電子、智能實境科技等廠商。這些廠商的布局,也為2030年頭戴式設備市場規模開始大幅攀升後,奠定大舉切入的技術能量基礎。

面對當前賴政府積極推動半導體、AI、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信等“五大信賴產業”,邱宇彬建議,政府在進行軍工與安控領域的升級與示範時,不妨和國內既有的AR或VR/MR動能與資源進行集成,如此才能務實地降低更多廠商的進入風險,為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做好練兵準備。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所謂“大而美”法案或將繼續擴大美債規模 - 天天要聞

所謂“大而美”法案或將繼續擴大美債規模

美國所謂“大而美”法案7月1日在國會參議院得到通過,當前還需要得到眾議院的通過才能提交給美國總統簽字。如果該法案最終通過並成為法律,預計將對已創下紀錄的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增加壓力。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
解碼哈葯618 突圍路徑:從產品矩陣到生態構建的行業示範 - 天天要聞

解碼哈葯618 突圍路徑:從產品矩陣到生態構建的行業示範

當 2025 年 "618" 電商大促成為檢驗消費市場韌性的試金石,哈葯以國民葯企的戰略定力與創新突破,構建起一套 "傳統賽道築基 + 新興領域破局" 的增長模型。在保健品行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這家企業通過多品牌協同、產品創新迭代與數字化營銷破圈,不僅鞏固了細分市場領導地位,更以全鏈路生態布局為大健康產業提供了可複製...
更快,更強,更純粹!超薄極致電競利器ROG絕神OLED顯示器 - 天天要聞

更快,更強,更純粹!超薄極致電競利器ROG絕神OLED顯示器

熟悉鼠鼠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遊戲愛好者,無論是喊上朋友們一起開黑還是自己沉浸式體驗製作精良的3A大作,都能在平時繁重的牛馬生活之餘帶給我放鬆和快樂。作為重度遊戲愛好者,外設的選擇自然是馬虎不得,這其中我最為看重的就是能夠直接影響平時遊戲體
坐飛機和高鐵分別可以攜帶什麼樣的充電寶? - 天天要聞

坐飛機和高鐵分別可以攜帶什麼樣的充電寶?

來源:【江西發布】近日民航局禁止攜帶沒有3C標識、被召回範圍的充電寶上機規定引發關注坐飛機和高鐵分別可以攜帶什麼樣的充電寶?充電寶上飛機乘坐飛機時,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嚴禁在託運行李中攜帶。
小米YU7“封神” 國產新能源汽車“新王換舊王” - 天天要聞

小米YU7“封神” 國產新能源汽車“新王換舊王”

摘要:新能源的新格局,雛形已現。鳳凰網科技 出品2025年6月26日夜晚,小米旗下首款SUV車型小米YU 7正式發布。這款以豪華、高性能、極致體驗、先進安全性為特徵的SUV車型,猶如一顆重磅核彈投入本就不平靜的新能源車市,激起千層浪。
百度前副總裁璩靜開醫美診所,人均消費2218元 - 天天要聞

百度前副總裁璩靜開醫美診所,人均消費2218元

紅星資本局7月2日消息,百度前副總裁璩靜在華為總部坂田基地附近開了一家醫美診所。據公開資料,璩靜名下新增一家存續企業——深圳大為診所。該診所成立於2024年12月23日,璩靜持股比例為100%,認繳出資額為100萬元,經營範圍為診所服務等。
千里智行,常用常新,傳祺嚮往S7 開啟重磅OTA升級 - 天天要聞

千里智行,常用常新,傳祺嚮往S7 開啟重磅OTA升級

7月2日,傳祺嚮往S7 OTA如期而至,OTA 2.0版本正式全量推送。本次升級新增16項功能,31項 功能升級和57項體驗優化,主要涉及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娛樂系統、車機交互等多個維度,旨在為用戶提供常用常新的出行體驗,功能強大又好用。
九州風神推出大霜塔稜鏡風冷散熱器:雙塔稜鏡頂蓋,209 元 - 天天要聞

九州風神推出大霜塔稜鏡風冷散熱器:雙塔稜鏡頂蓋,209 元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九州風神 DeepCool 現已推出大霜塔稜鏡 (AG620 ARGB V2) 風冷散熱器。其採用雙塔雙風扇六熱管直觸設計,雙塔頂部均配有 ARGB 燈效“稜鏡頂蓋”。大霜塔稜鏡長寬高 129×136×162 (mm),支持 45mm 高內存條。其六根 6mm 雙向恆定熱平衡熱管採用 CTT 2.0 核心觸控技術在塔體底部並管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