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形機器人創新看東方(環球熱點)

2025年03月19日13:13:10 科技 1319
全球人形機器人創新看東方(環球熱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貴州“村超”40強交叉賽現場,小朋友與機器人互動。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攝

全球人形機器人創新看東方(環球熱點) - 天天要聞

人形機器人在2025中國義烏國際日用百貨創新博覽會上。

時補法攝(人民視覺)

全球人形機器人創新看東方(環球熱點) - 天天要聞

安徽合肥2024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展出的國家電網人形機器人。

陳三虎攝(人民視覺)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參與生產人形機器人的公司數量居世界首位,該領域超過50%的公司位於中國。報告指出:“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繼續取得最令人矚目的進展。”

業界普遍認為,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當前全球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如何?中國人形機器人研發應用有何優勢?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突破口何在?本報記者邀請中國信通院泰爾系統實驗室高級工程師王堯進行解讀。

全球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業界態勢

人形機器人是指外形或結構模仿人類的機器人,通常具備類似人的外貌、姿勢、動作等特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人類的運動和行為,是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

從全球範圍看,人形機器人產業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成果富集的重要細分行業。

近幾年來,全球主要科技公司紛紛投資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或直接進場研發,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展開了激烈競爭。

根據2024年公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目前,美國特斯拉Figure AI、波士頓動力等科技公司已進入全球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第一梯隊,1X科技、Digit等企業人形機器人產品位於第二梯隊。中國人形機器人企業採用“整機集成、關鍵零部件自研”的路線,快速推進整機產品迭代,產業迅速發展,產品不斷湧現,在技術方面與國外無明顯代際差異。

專家觀點

人形機器人主要由“大腦”“小腦”和“肢體”三個部分組成。“大腦”負責實現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等任務,目前主要基於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同時也可通過雲邊協同,提高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小腦”負責控制人形機器人的運動,目前主要基於人工智能、自動控制、機器人操作系統等技術,實現複雜環境下的運動控制。“肢體”負責實現高動態、高爆發、高精度運動,集成了人體運動力學、機械結構設計、新材料、傳感器等諸多技術,包括仿人機械臂、靈巧手、腿足等關鍵結構,並通過集成傳感器和長續航動力單元,實現能源結構感知一體化。

中國人形機器人目前在智能化水平、運動控制水平等方面基本處於全球第一梯隊。主要的研發應用側重三個方面:一是智能化方面,相關科研機構着力加速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研發,持續提升人形機器人的交互能力、感知能力和泛化任務執行能力。二是整機產品方面,相關生產企業正在通過優化技術方案、創新開發和訓練工具、整合產業鏈等多種方式,逐步降低整機產品的價格。三是應用場景方面,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正在不斷拓展人形機器人在生產製造(如汽車、數碼產品等行業)、商業和公共場所服務等場景的應用,加速推動產品在應用中迭代升級。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為何全球矚目?

業界態勢

根據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人形機器人100:繪製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數據,在過去5年中,中國內地人形機器人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全球領先,多達5688件;美國、日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超過千件,依次為1483件、1195件、1123件。報告顯示,在參與制造人形機器人的100家上市公司中,73%位於亞洲,僅中國就佔56%。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的初創企業受益於成熟的供應鏈、本地市場應用機會和國家的大力支持。

2023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專家觀點

中國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政策前瞻引領、產業自主創新和規模市場牽引等多重優勢疊加。

政策引領方面,2023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為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在政策牽引下,浙江、北京、廣東等多地積極因地制宜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已形成具有一定引領性和規模效益的產業集群。

產業創新方面,人形機器人是多種先進技術共同驅動的融合創新產品,當前中國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加快推進、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強化,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今年以來,中國人形機器人創新成果密集發布,而且湧現出一批有想法、有活力、有韌勁的青年創業領軍人,令人鼓舞。

市場需求方面,中國人口規模巨大,隨着人口老齡化速度持續加快,勞動力缺口和養老育兒需求將不斷擴大,形成規模化的人形機器人應用需求。同時,中國具有非常豐富的工業和服務業應用場景,特別是中國工業體系完整、門類齊全,能夠充分發揮人形機器人的通用泛化能力,並且為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提供場景支持和產業基礎。

全球人形機器人“破圈”,機遇挑戰何在?

業界態勢

人形機器人廣闊的商業應用前景,正在從夢想走向現實。美國知名金融機構高盛在報告中預測稱,人形機器人最早應用到工廠的時間為2024年—2027年,應用到消費市場的時間為2028年—2031年。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140萬台,市場規模約380億美元。

報告認為,人形機器人尤其適合從事“危險、骯髒和枯燥”的工作,採礦、災難救援、核反應堆維護和化學品製造等領域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將非常大。將來10%—15%的有害危險工種和汽車製造業崗位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此前表示,在2025年年底之前,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產業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如果順利的話,到明年或者後年,人形機器人在一些服務業或工業的基礎應用方面有望推進;家用人形機器人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成熟的技術支持,推廣速度可能相對慢一些。

專家觀點

從全球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水平來看,目前人形機器人研發、應用、落地仍面臨一些共同難點。

一是人形機器人智能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還無法實現大部分的非結構化任務,人形機器人自適應完成任務的泛化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距離真正進入工業、服務業的諸多應用場景還存在一定差距。這受限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高質量數據集獲取等上下游技術發展情況。

二是人形機器人成本仍需不斷降低。目前,具備實用功能、全尺寸的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價格普遍較高。要控制人形機器人成本,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標準體系、拓展應用場景、探索商業模式、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分工協同,才能儘快形成規模效應,進而有效地優化投入產出比。

三是安全隱私等問題不容忽視。由於人形機器人出現故障時有可能對周圍的人員、財產造成較大損傷,人形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必須統籌考慮其功能安全可靠。同時,人形機器人還集成了攝像頭等多種傳感器和人機交互功能,由此帶來的信息安全及隱私問題也需重視。

全球治理角度來看,在人形機器人國際標準制定、國際安全倫理治理以及技術開發和場景探索等方面,中國持續推動該領域國際合作,未來也將為推進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安全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年內第三家!健信超導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系全球最大超導磁體獨立供應商 - 天天要聞

年內第三家!健信超導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系全球最大超導磁體獨立供應商

《科創板日報》5月9日訊(記者 李煜) 年內科創板第三家獲受理企業“花落”健信超導。今日(5月9日),上交所官網披露,寧波健信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信超導”)的科創板首發申請獲得受理,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健信超導也成為今年科創板第三家獲得受理的企業,“科創板八條”的政策效應持續放大。▍系全球最...
給好評送冰粉、甜品,大眾點評整治這類違規行為,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給好評送冰粉、甜品,大眾點評整治這類違規行為,舉報有獎

隨着餐飲行業競爭加劇,不少商家開始“刷好評”。“一杯飲料換一個好評”“15字好評免費領甜品”等套路層出不窮,不僅影響用戶的消費體驗,也折損了“線上好評”的參考價值。近日,“規定字數寫好評換飲品”“寫下差評卻被商家騷擾”這些屢見不鮮的違規行為
我國突破金屬 3D 打印難題,構件表面精度達毫米級 - 天天要聞

我國突破金屬 3D 打印難題,構件表面精度達毫米級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今日披露消息,一直以來,航天裝備大型構件金屬 3D 打印技術(也叫金屬增材製造技術)面臨著效率和精度難以兼顧的技術難題,如今這個難題有解了。火箭院戰術部和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大型艙段、殼體高效率高精度增材製造技術項目針對新一代航天裝備大型...
無人機不能無人管 - 天天要聞

無人機不能無人管

堅持統籌監管、系統防治,通過以規則規範行為、以技術馴服技術,無人機亂象才能得到有效根治。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何冠軍 近日,一段“穿越機在大理崇聖寺三塔的古塔券洞內飛行時墜落”的視頻在網絡流傳,引發廣泛關注。經查,涉事“飛手”張某某系擅自飛入三塔景區,大理市公安局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
老有所“美”,樂齡群體樂享“數字人生” - 天天要聞

老有所“美”,樂齡群體樂享“數字人生”

“以前只會用手機按着說話,現在進步很大,學會做小視頻、刷小紅書,有疑問還會找AI幫忙。比如做扭扭棒手工花,我去社交平台找教程,處理老照片也嘗試用美圖功能。”76歲獨居老人馮宣英阿姨,沒想到晚年生活還能“美”出新高度。
智數科技集團擬折讓約18.39%配售最多1970萬股 凈籌約680萬港元 - 天天要聞

智數科技集團擬折讓約18.39%配售最多1970萬股 凈籌約680萬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智數科技集團(01159)發布公告,於2025年5月9日(交易時段後),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此,公司委任配售代理(作為公司的獨家代理)盡最大努力於配售事項的先決條件獲達成後,按每股配售股份0.355港元的價格配售最多1970萬股配售股份予不少於六名承配人。配售價較於配售協議日期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股...
“張灣智警”上崗!無人機變身 “空中 110” - 天天要聞

“張灣智警”上崗!無人機變身 “空中 110”

晨曦中,數公里外的路口突發擁堵,一架印有“張灣智警”標識的無人機從機庫起飛,通過空中喊話疏導車流,同時將車牌識別畫面,實時推送至地面執法終端。這一幕高效協同的智慧警務場景,正是“張灣智警”無人機系統融入城市治理的日常縮影。
聯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芯片上市,這次真沒放鴿子 - 天天要聞

聯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芯片上市,這次真沒放鴿子

最近科技圈最熱鬧的事,莫過於聯想在自家新平板上塞了顆"中國芯"。這事要擱五年前,網友能把鍵盤敲出火星子——畢竟在很多人印象里,聯想除了組裝電腦就是賣手機,突然掏出顆5納米芯片,比四川變臉還讓人意外。說起聯想和芯片的恩怨情仇,那真是三天三夜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