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與此同時,中國AI技術產業高速發展。所以可以肯定,新能源汽車產業與AI技術高度融合,將會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最終形態。
對於AI技術與新能源汽車高度融合,最終會產生怎麼樣的結果,給用戶出行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很多人還不清楚。不過剛剛,智己汽車舉行了IM AIOS智艙發布會,或許會讓我們窺見未來AI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成果。
智己汽車發布的IM AIOS智能座艙,是掌舵人馬雲回歸大眾視線後,阿里巴巴在汽車智造領域的第一個大動作。二者聯手打造的IM AIOS以No Touch & No App為核心,將AI Agent融入到智己座艙,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創造的第三空間,緊密鏈接AI生態服務,徹底顛覆傳統智艙駕駛使用體驗,藉助多模態交互+AI Agent解放用戶關注力,進而讓用戶的智能座艙體驗得到全面蛻變。
以用戶的觀影需求為例,坐在傳統意義上的汽車智能座艙里,如果用戶突然有看電影的想法,必須通過語音或者觸摸屏幕與車機進行交互,傳統的智能車機也只能推薦最近熱度比較高的電影,同時詢問用戶是否有導航到電影院的需求。
而IM AIOS則會結合大數據和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綜合分析,將用戶需求細化分解。用戶只需語音喚醒車機並告訴它需求,系統會根據用戶的觀影喜好推薦影片,並且在得到進一步指令後,結合當前位置選擇最適合的影院自行購票,同時還會規划出合理路線導航至目的地,以確保用戶抵達目的地後不會浪費時間等待,也無需擔心遲到。
同樣的應用場景,還可以出現在駕車途中訂外賣。系統會根據用戶喜好推薦合適的美食,同時在行駛路線上選擇合適的送餐點,並計算好送餐時間和行駛至取餐點的用時,確保用戶車到餐到。
上述場景,只是智己汽車IM AIOS可以運用到實際中的幾個示例而已,它就像用戶的隨車秘書一樣,事無巨細全盤考慮,幫助用戶做出最高效合理的選擇。從行業發展角度而言,IM AIOS很有可能會改寫汽車智艙發展的進程,甚至影響到中國汽車產業的高度。因為在過去的100多年,西方車企一直在機械層面引領着汽車行業的發展。進入了新能源智能汽車時代後,中國汽車和外國品牌回歸到了同一起跑線,AI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應用,無疑將是汽車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佔據新能源汽車技術優勢和智能化優勢的中國汽車,同樣會在AI應用層面實現突破,目前,智己汽車儼然已經成為了這個賽道的領跑者。IM AIOS的出現,將會成為汽車智能化發展史的標誌性事件,甚至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