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仁榮
文:阿強
編輯:阿強
前言:
芯片首富虞仁榮,從農村孩子成長為半導體行業巨頭,捐贈300億元建設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憑藉著非凡的智慧、市場洞察力和勇氣,成就了自己的傳奇。
虞仁榮這個從浙江寧波貧困鄉村走出來的人物,在中國芯片領域,他絕對是個大佬級的人物。
從農村孩子成為清華學子,最後成為半導體行業的巨頭,虞仁榮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
人物介紹:
虞仁榮1966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的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們家裡過的十分的清貧,他從小就十分懂事,因為他的父母都是當地的鄉村教師,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讓他勵志要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當時在當地的鎮海中學讀書,學習特別刻苦,成績十分的優異。在當時他們村子裡有一個“華人世界船王”名叫包玉剛,這個人可是了不起,從13歲就出去打拚到最後成為環球航運集團的老總,並出資5000萬元建設了寧波大學。
受到了包玉剛的影響,虞仁榮就立志好好學習將來要多掙錢,然後回報家鄉,也要為家鄉捐建學校。
1985年,虞仁榮經過自己幾年的學習拼搏,最終以鎮海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
職場磨礪與初次創業:
話說虞仁榮在大學期間就已經有了很強的經商頭腦了,他把當時北京的試卷轉賣到到河北保定,從中賺取差價,賺到了一筆生活費,令同學們嘖嘖稱讚。
經過5年的學習苦讀,1990年他順利的從清華大學畢業,剛畢業的他便一頭扎進了職場,進入了當時IT行業的巨頭——浪潮集團,當上了一名工程師。
當時在這樣的大企業工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可是虞仁榮卻感覺這樣寄人於籬下的工作很難熬出頭,他不願意將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扔在這裡,僅僅在浪潮集團工作了兩年便辭去了這份工作。
在離開浪潮以後他擔任了香港龍躍電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分銷經理,在這裡一干就是6個年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為他主要是做的電子元件分銷,為以後創辦自己的公司奠定了基礎。
果不其然,他憑藉著這幾年工作積累的一些資金,1998年他創辦了北京華清興昌科貿有限公司,做起了軟件分銷的生意,在當時那個年代電子行業可謂是行業的風口,有一位大佬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短短几年,虞仁榮的公司就成了北京最大的電子元器件經銷商,年利潤高達1000萬美元,讓他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進軍半導體領域:
虞仁榮深知靠做經銷商只能夠跟在別人後面賺錢,要想做到自己有主導權就必須自己研發半導體芯片,這樣才能在行業里有發言權。
於是在 2007 年,虞仁榮在上海成立韋爾股份,正式進入半導體領域。
因為韋爾剛剛成立想要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很不容易,虞仁榮決定還是依靠分銷穩住當前的局勢,因為自主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人員。
但是這些並沒有難住虞仁榮,他先利用在行業內的聲望與光寶、松下等極具權威性的半導體廠商達成了合作,又與華清公司的資源整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供應鏈。
就這樣在虞仁榮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攻克了許多難題,終於在10年後的4月份成功上市,最初每股7.02元的價格發售。
後來在2019年虞仁榮又以百分之九十六的股份成功掌握了接觸式圖像傳感器的全球第一大廠商北京豪威公司的主動權。
經過幾年的發展韋爾的市值突破千億,虞仁榮在2022年身價也暴漲至950億,成功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32位。
實現理想,捐款300億建大學:
在起初虞仁榮就有一個夢想,如果自己有錢了一定要建設一座大學,回報家鄉。
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虞仁榮成功了,他知道只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他希望自己家鄉的孩子也能夠就近上學,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於是虞仁榮決定拿出300億資金建設一座高標準的理工大學。
說干就干就在2022年直接撥付資金,其中100億用於大學的基礎設施建設,200億作為辦學資金,用於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基本運營費用。
這所學校準備分為三期建成,第一期預計在今年6月份完工,9月份開學。
更是聘請了北京大學的副校長陳十一擔任
校長,暫時命名為——寧波東方理工大學。
總結:
這個從窮苦農村走出來的人物或許最能體現虞仁榮精神的,不是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功,而是他的那種為國家半導體行業,為家鄉的教育事業所付出的精神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