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毛宇
10月29日晚,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小米“新起點”的大屏橫空而立,與周遭火紅的高爐相互映襯。
高爐見證了中國鋼鐵行業百年變遷,而小米帶來的新品則展現了科技進步的震撼衝擊,二者的驚艷碰撞,點燃了科技與傳統行業融合的“花火”。
在當晚的“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發布會”上,小米向全球消費者展示了其最新的技術成就和產品創新。
小米創始人、ceo雷軍表示,過去5年小米發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迎來了新起點。
此次發布會焦點眾多,從小米15系列智能手機到小米澎湃os 2,再到眾人期待的小米汽車su7 ultra量產版,16款“人車家全生態”新品讓這場發布會高潮迭起。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 ultra量產版的發售價為81.49萬,價格直逼保時捷taycan。《it時報》記者注意到,當晚預定開啟10分鐘後,該車小訂突破3680台。
小米15屏幕小了 也漲價了
小米15系列作為發布會的重頭戲之一,以其緊湊而精緻的設計迅速吸引眼球。
在智能手機領域,大屏幕一度成為主流趨勢,但小米捕捉到消費者對於便攜性和單手操作體驗回歸的需求。小米15配備了一塊6.2英寸的amoled顯示屏,分辨率達到了fhd+級別,支持120hz刷新率hdr10+認證,即便是在戶外強光環境下也能提供清晰細膩的畫面顯示效果。
性能方面,小米15搭載了最新的高通驍龍8 gen 3處理器,結合adreno 750 gpu,圖形處理能力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小米針對這款芯片進行了深度優化,特別是在能耗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即使在高性能模式下也能保持良好續航。
此外,小米還引入了全新的散熱系統——石墨烯液冷管加銅箔複合材料結構,有效降低了長時間使用後的溫度上升問題。相機部分則延續了前代產品的優秀基因,主攝採用一顆5000萬像素傳感器,並支持ois光學防抖功能;輔以一顆超廣角鏡頭和微距鏡頭組成的三攝模組,能夠滿足用戶從日常記錄到專業攝影的各種需求。
發布會現場公布小米15售價4499元起,小米15 pro售價5299元起,定價相比此前小米14的3999元起,漲價約500元左右。
如此一來,上述性能的升級會否成為小米15在漲價環境下突圍的關鍵要素,還待市場檢驗。
近些年來,小米核心手機業務領域頻出佳績。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數據,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在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在70個國家和地區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17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進一步拉大和第四名的差距。
81.49萬!su7 ultra量產版緣何這麼貴?
如果說15系列展示了小米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深厚積累,那麼su7則是其跨界進入汽車行業的最佳例證。
在su7的基礎上,su7 ultra量產版得到再一次的性能升級,無論造型還是性能更接近於一輛超跑。作為一款目標為“地表最快四門量產車”的車型,其超強的動力表現和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令人驚艷。su7 ultra量產版核心動力源來自自主研發的小米超級電機v8s,最高轉速可達27200rpm,峰值扭矩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2300n·m,從而實現了零至百公里加速僅需1.98秒(不含起步時間)的成績。
發布會現場,雷軍再次對標特斯拉model s plaid三電機版本,其零百加速2.1秒(不含起步時間) ,su7 ultra量產版略勝一籌。
除了強勁的動力輸出外,su7 ultra量產版相較之前小米在售車型更加註重整車操控性能的平衡。
工程師們特意選擇了紐伯格林北環賽道作為調校場地,在長達數周的時間裡反覆測試調整底盤設置,打造出一套集成了空氣懸掛、主動式後輪轉向等高端配置於一體的綜合控制系統。這套系統不僅能夠根據不同路況自動調節車身高度以保證穩定性,還能通過改變後輪角度來改善轉彎時的姿態控制,進而提升了整體駕駛樂趣。
與此同時,su7 ultra量產版還配備l3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包括但不限於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自動緊急制動等多項安全配置,極大地增強了行車安全性與便捷性。
su7 ultra量產版實車“炸場”,金黃色的“皮膚”配上跑車標誌性的大燈設計,其一出場便將整場發布會氣氛推至最高潮,整車81.49萬元的售價也直逼保時捷taycan,成為小米汽車中最貴的一款車型。
從能用到好用 小米ai做了什麼?
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於智能化生活的追求愈發強烈。基於此背景,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概念應運而生,而小米ai技術成為其構建人車家全生態的關鍵。
在澎湃os 1.0架構的基礎上,ai全面賦能的小米澎湃os 2是小米邁向aios的第一步,也是小米「ai全生態」的新起點。發布會上,小米掏出了三項技術革新,即hypercore、hyperconnect、hyperai,分別對應在基礎體驗、跨端智聯和ai體驗。
從系統層面看,小米澎湃os自發布起便搭載端邊雲ai子系統,而全新的hyperai則為其os 2帶來革新。在美學體驗上,hyperai能讓鎖屏從呆板變得生動,無論是對視頻的景深分析打造 “電影感”,還是用aigc技術激活靜態壁紙,都彰顯了其獨特魅力。
在系統應用重塑方面,小米ai功能從“能用”邁向“好用”。
ai寫作可在系統全局調用,實現文本潤色等功能;ai識音在多種場景下智能識別說話人並轉錄文字、生成摘要;ai字幕在跨國會議場景表現出色。小米平板上的ai妙畫則激發創作靈感。此外,超級小愛作為全生態ai智能助手,整合多種能力,從底層與系統融合,將ai能力拓展至全生態設備,簡化用戶操作,解決智能設備使用中的高頻問題。
這些案例正在“小愛同學”身上逐一得到實現,雷軍現場表示,“‘小愛同學’現已經升級成為‘超級小愛’”。但略顯遺憾的是,超級小愛首批內測要等到十一月中旬,正式推送安排在了年底且僅支持部分比較新的算力充足的機型。
小米ai技術升級至“好用”的同時,仍然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一方面,隨着功能不斷增加和拓展,對算力和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如何保證在複雜的人車家全生態場景下各設備流暢運行是一大問題。另一方面,在隱私安全方面,儘管有自研tee和國內首發的端到端加密技術等保障,但面對日益複雜的網絡攻擊手段,需要持續投入研發以應對潛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硬件產品均基於小米自研操作系統miui進行適配優化,確保不同平台之間能夠實現無縫對接。而在這背後,則是強大的雲計算服務作為支撐。
目前,小米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多個數據中心節點,並持續加大對於ai算法模型訓練的投資力度,力求構建起一個覆蓋廣泛且響應迅速的數據處理網絡。如此一來,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海量非結構化信息還是來自各類傳感器採集到的實時數據都能夠得到高效分析處理,進而轉化為對用戶有價值的個性化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