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日本政府實施一項應對日本人日益嚴重的孤獨問題的法律《孤獨和孤立對策推進法》。日本初創企業也紛紛擼起袖子,加快開發能夠幫助用戶緩解孤獨感的人工智能(AI)產品,特別聚焦在AI對話夥伴上。
不像ChatGPT提供解決方案
像朋友或父母般回應
日本初創企業Starley最近開發了一款對話型生成式AI“Cotomo”。“Cotomo”是為解決單身家庭的孤獨感而開發的應用程序(APP)。該APP在介紹中提到,無論是在“獨自開車時”,還是“有難以向朋友啟齒的事情”時,隨時都可以找它。下載APP後,用戶可以設置語氣和性別,然後就可與其對話,“Cotomo”會像朋友或父母一樣回應。

為了排解孤獨感而開發的交互式人工智能伴侶“Cotomo”的介紹圖
例如,用戶一個人獨自回到家中說“我回來了”,它會回答“今天也辛苦了”,如果用戶接着嘆了一口氣,它會察覺到並問“怎麼了?很累嗎?”如果用戶說“最近因為工作……加班比年假還多”,它會根據之前的數據學習並表示同情,說“上次你也這麼說過”。
這款AI的特點在於,它不像ChatGPT那樣在回答中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相反,它會在1秒內回答“嗯”“原來如此”等附和話語,讓人有種像在和親密朋友聊天的感覺。“Cotomo”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它像一個能夠傾聽你自言自語的伴侶”,“因為它不是人,所以使用者也不會感到羞恥,可以降低心理障礙”。
另一家日本AI公司PKSHA也着手建立通過與AI聊天來緩解孤獨的系統。從今年夏天開始,他們將提供AI應用插件,為孤獨的人提供服務。該公司表示,如有必要,他們還將與社區福利工作者聯繫,開始進行實證實驗。
日本統計稱39.3%國民感到孤獨
AI陪伴利弊明顯
日本目前面臨的新社會問題包括低生育率、老齡化以及孤獨和隔離。根據日本政府去年12月進行的全國性調查,39.3%的人表示感到“孤獨”。在年輕人和單身家庭中,這一比例更高。

日本年輕的抑鬱症患者討論他們的生活
早稻田大學社會保障法教授菊池良說:“與孤獨和隔離有關的問題範圍很廣,原因包括經濟貧困和由此導致的孤獨死亡,以及‘80-50問題’,即80多歲的父母與50多歲的家裡蹲子女一起生活,這樣的家庭組合讓成員們處於社會孤立的狀態。”
報道指出:“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對話的AI使用,將成為一種緩解孤獨的手段之一。”不過,“也需考慮到提高對AI的依賴性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同時,報道介紹了美國一些聊天機器人(如“Replika”),稱用戶通過APP發表言語暴力和性騷擾言論,陷入低俗和倫理爭議。美國佐治亞大學的研究表明,如果將AI投入到個人主導的工作中,反而會加劇孤獨感。
4月1日,日本政府開始實施部分《孤獨和孤立對策推進法》,這項法律將“孤獨和隔離”定義為“整個社會的問題”,並要求地方政府努力建立地區委員會,有義務儘力把人們從孤獨中拉出來;還將推動在每個地區培訓特別支持者,幫助那些遭受孤獨困擾的人們;此外,將推動創建一個數據庫,收集全國範圍內採取的有效措施,以解決孤獨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編輯 郭宇 責編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