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了三次科技戰:“贏了”日韓德,唯獨第四次輸給了華為

2024年03月20日20:15:04 科技 1377

美國發動了三次科技戰:“贏了”日韓德,唯獨第四次輸給了華為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美國為了維持自己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霸主地位,可是打了四場“芯片戰”,而且每一次都祭出了各種狠招。

前三次的目標德國日本韓國先後敗下陣來,但當把目標轉向華為時,美國卻並沒有如願以償。今天我們就來掰扯掰扯這段歷史,看看美國是如何對待競爭對手的,以及為何又在華為面前遭遇了滑鐵盧。

當年堪稱頂流的德國科技,是如何被美國掏空的?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德國科技力量的獲取和削弱,就像一隻精明的獵豹瞄準了受傷的羚羊,美國瞅准了戰敗德國豐富的科研資源和頂尖科學家隊伍,開展了大規模的“知識收割”。

先是行動前的情報收集,美國啟動了“阿爾索斯行動”等一系列情報活動,在尋找和獲取德國在核物理、火箭技術、航空科學等諸多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成果。

美國情報人員深入敵後,不僅搜集了大量的科技文檔資料,還說服或強制了一批德國科學家前往美國,參與到美國的科研工作中去,這批科學家包括不限於頂級火箭技術專家和專業團隊成員。

美國發動了三次科技戰:“贏了”日韓德,唯獨第四次輸給了華為 - 天天要聞

而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等謀略,不僅在經濟上“重建”了歐洲,也藉此機會將德國的部分工業生產和科技研發能力轉移到了歐洲其他國家,從而削弱了德國作為單獨科技中心的地位,同時也強化了自己在歐洲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並且關鍵還在於美國還設立了一系列項目和計劃直接招募了上千名德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讓他們移民到美國並在美國的實驗室和大學裡繼續工作,這對於美國在火箭、導彈、航天以及高級材料等領域建立競爭優勢起到了關鍵作用。

所以,美國掏空德國科技的方式既包括了實物資料的直接掠奪,也涵蓋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以及通過戰略布局和經濟手段對德國科技產業進行重構,從而確保了美國在戰後全球科技競賽中的主導地位。

同樣後來“美國收拾法國阿爾斯通”的案例,就像是現實版的商戰大片,足以讓人看清美國是如何給歐洲科技企業下絆子的,哪怕是所謂“盟友”那也是毫不客氣。

美國干翻日韓半導體,卻敗給了華為

二戰後的日本在美國扶持下,接手了一些工業生產任務,半導體產業就在這個階段起步。日本人素來擅長學習和鑽研,很快發現半導體芯片的重要性,並野心勃勃地想要自力更生,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王國。

日本果斷出手號召富士通NEC日立東芝三菱五大金剛,全方位攻克半導體產業鏈的技術難關。一番努力之下,日本半導體產業飛速崛起,一度在全球前十半導體企業中佔據六席,甚至逼得英特爾險些退出芯片戰場。

眼見日本步步緊逼,美國坐不住了,拿出一貫的“國家安全威脅”劇本,對日本展開了凌厲的打擊。第一步是輿論戰,利用媒體渲染“日本威脅論”,煽動民眾對日本半導體產品的抵觸情緒,以此抑制日本芯片市場的擴張。

接下來則是熟悉的“引蛇出洞”戰術,美國設局誘使日本工程師赴美,隨後以子虛烏有的罪名實施逮捕。這種手法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沒錯,類似的情節我們在孟晚舟事件中見識過。

不止於此,我國芯片業的領軍人物張浩、幫助華為突破5G芯片封鎖的陳正坤等人也都遭到美國的無理拘捕和打壓。

隨後,美國商務部揮舞起貿易大棒,指控日本存儲器存在反傾銷行為,徵收高達100%的反傾銷稅,正式開啟貿易戰,並迫使日本簽署對其極為不利的半導體協定。

最後一步棋則是扶持韓國三星等企業,分流日本市場份額,日本半導體產業自此陷入長久的萎靡之中。

而在華為身上,美國故技重施,試圖複製對付日本科技企業的成功經驗,但華為卻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智慧。華為不僅在技術研發上持續投入,逐步減少對外依賴,而且通過“備胎計劃”構建替代供應鏈,巧妙應對美國的制裁。

更重要的是,華為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面對重重壓力,仍然推出了不少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技術,打破了美國的圍堵企圖。

簡言之,美國藉助一系列組合拳,成功壓制了日本、韓國和歐洲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但面對華為時美國敗下陣來了。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

美國發動了三次科技戰:“贏了”日韓德,唯獨第四次輸給了華為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每28.5秒下線一部手機!榮耀多款AI終端產品發布 - 天天要聞

每28.5秒下線一部手機!榮耀多款AI終端產品發布

榮耀近日發布多款AI終端生態產品,包括摺疊屏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錶、耳機等。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榮耀近年來加速推進智能製造升級,通過AI、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優化生產流程並提升產....
2025嵐圖用戶之夜7月12日開啟  嵐圖FREE+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2025嵐圖用戶之夜7月12日開啟 嵐圖FREE+正式上市

7月12日,在嵐圖品牌成立五周年之際,2025嵐圖用戶之夜暨嵐圖FREE+上市發布會將在武漢體育中心震撼開啟。屆時,全球5000名嵐圖用戶將齊聚現場,實力歌手薛凱琪與國民樂隊水木年華聯袂獻唱,投入5億升級、四年磨一劍的嵐圖FREE+即將重磅上市,奧運冠軍和多國
馬斯克旗下xAI公司Grok-4系列模型發布,馬斯克:它幾乎所有學科都比人類研究生聰明!算力是市面上其他任何模型的10倍以上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旗下xAI公司Grok-4系列模型發布,馬斯克:它幾乎所有學科都比人類研究生聰明!算力是市面上其他任何模型的10倍以上

新浪科技訊 7月10日下午消息,馬斯克旗下xAI公司宣布推出最新的Grok-4系列AI模型。這是前代產品 Grok 3 的重大升級版本,直接跳過了3.5版本。據馬斯克介紹,該模型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都比人類研究生更聰明。據悉,Grok-4能夠進行超人級別的推理,具有代碼編寫、多模態Agent、視頻生成等多項能力,並且在MMLU-Pro、LiveCode...
華為余承東進“局子”自首:關於智駕的“超前野望” - 天天要聞

華為余承東進“局子”自首:關於智駕的“超前野望”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享界用戶大會上表示:前段時間網上有個拍我開車睡覺的視頻,其實我是在低頭看手機,用智駕在開。旁邊一個人開車跟我打招呼,我也跟他打招呼。他開了個新款M9,我以為他是華為員工。開車風大,我也沒聽清他說啥,他還拿手機給我拍照。我也不知道他拍照說我低頭在睡覺,然後發到網上了,結...
燃油車逆勢增長,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為何能領跑合資? - 天天要聞

燃油車逆勢增長,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為何能領跑合資?

隨着新能源崛起,自主新能源憑藉迅猛勢頭蠶食合資油車市場,現在的攻勢餘熱仍對未來車市影響深遠。依照現在的情況觀察,時間來到2025年下半年,合資大盤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壓,銷量不斷萎縮,新品更新緩慢,這對於合資品牌而言,每一次銷量數據的發布都堪稱一場嚴峻“大
消息稱某天璣9500工程機採用矩陣相機模組設計 - 天天要聞

消息稱某天璣9500工程機採用矩陣相機模組設計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博主 @數碼閑聊站 今日曝光某天璣 9500 “大杯”工程機部分信息,預計來自 OPPO Find X9 Pro。據爆料,這款工程機採用左上角小方矩陣相機模組設計,“最頂一版”是 50Mp 1/1.
微軟宣稱AI節省5億美元成本 裁員近萬人 - 天天要聞

微軟宣稱AI節省5億美元成本 裁員近萬人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微軟首席商務官Judson Althoff近日公開表示,人工智能工具正深刻改變公司內部運營模式,在銷售、客戶服務、軟件工程等多個關鍵領域顯著提升生產力。
樂動機器人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連續三年虧損,業務單一 - 天天要聞

樂動機器人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連續三年虧損,業務單一

近日,全棧式智能機器人企業樂動機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並計劃於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樂動機器人成立於2017年11月,主要打造以視覺感知為核心的智能機器人基礎設施並賦能各類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同時提供適合新興應用場景的視覺感知產品及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