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2024年01月06日21:21:08 科技 1501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我們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年末歲初,也正是玉米等秋糧的收購高峰期,對於種糧的農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時節了。目前,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超過1億噸,收購進度過半,市場購銷活躍,價格保持基本平穩。那麼,從糧食收購,到儲存環節,各地有哪些新做法?又有哪些措施來保障農民利益呢?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賣糧,對於江蘇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種糧大戶付士海來說,這可是一年當中最大的事兒。但是,原來這件事兒辦起來可並沒有那麼輕鬆。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付士海:“騎着車子出去到這家問什麼價格,到那家問什麼價格。有時候去能找到人,一兩天可能就問出來了,有的時候找不到人,要跑一個星期差不多。”

由於糧食是市場化收購,每個糧庫收購的價格略有不同,有時電話也並不都能夠打通,想要多賣一點錢,就往往需要付出相當大的精力去做準備工作。價格摸清楚了,卻還並不能鬆口氣,為了了解倉容情況,付士海冤枉路也沒少跑。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付士海:“這家滿了我們不知道,拖到另外一家,那家滿了我們也不知道,那個場景,賣一次糧,記一輩子這種感覺。”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像這樣的奔波,很多賣糧農戶也都曾經歷過,如何讓賣糧變得省時、省心呢?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處副處長 殷麗麗:“收購工作面廣、量大,研發‘滿意蘇糧’。一方面結合手機應用的加速發展方便農民指尖賣糧;另一方面順應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促進全省糧食企業和種糧農民精準對接。”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在江蘇省糧食部門研發的這個“滿意蘇糧”應用程序里,不僅能夠實時查詢收購價格、糧庫倉容狀態,還能預約賣糧。通過手機看到這幾天的價格比較合適,付士海也準備將自己的糧食出手了。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一大早,付士海就指揮着運糧車出發了。

由於提前進行了預約,糧庫的工作人員與付士海快速確認好信息之後,就開始對糧食進行取樣。為了減少農戶的等待時間,在這一環節,同樣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加了速,只需要兩三分鐘就可以完成。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二十分鐘不到,檢測結果就出來了。工作人員給付士海一張卡,所有糧食的信息就存在卡里,過磅稱重、卸貨後,憑這張卡就可以進行結算了。原來有時需要幾天才能完成的事兒,現在,僅僅不到半天就已經完成了。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秋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在黑龍江、吉林等省份,有多個智慧收糧應用程序投入使用,目的就是讓農民少跑腿、少排隊、快售糧。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有了信息科技手段的加持,賣糧變得更加順暢,而對於種糧戶們來說,賣糧除了要方便,還要能賣出個好價錢,要減少糧食產後的損失,實現優糧優價,這就還要科技來幫忙。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克東縣的一個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從去年秋糧收購開始,這裡一直在持續運行着。

糧食產後服務中心,指的是對收穫後的糧食提供清理、乾燥、收儲、加工、銷售等服務的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那麼,它們又能夠對於農民增收起到什麼作用呢?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劉東興是克東縣的一名種糧大戶,2023年,他種植的1000多畝地收成不錯。

雖然糧食產量和質量都不錯,但是,糧食收穫之後,因為含水量和雜質較高,要及時乾燥清理,這個環節,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種糧戶們的收入。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 周冠華:“糧食一生產下來水分非常高,東北地區糧食水分應該是20%多,那還算是很少的,一般是30%多,高的時候接近40%。這種情況我也去調研過,看過,糧食儲存如果不注意清理乾燥,容易發生霉變、生蟲。”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在東北地區,有個特殊的名詞——“地趴糧”,農戶收了玉米,就直接堆放在地上,這種“地趴糧”通風不暢,遇到異常雨雪天氣或氣溫反覆的情況,糧堆底部的玉米穗極易生霉,存在壞糧風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9年,克東縣以當地規模較大、經營較好並有一定信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託,建成了兩家糧食產後服務中心,以專業化的科技手段開始為周邊農戶提供服務。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在糧食產後服務中心,有不少現代化的設備,不僅可以將糧食的雜質清理乾淨,還能烘乾降水,減少糧食損失,提高糧食等級。

像這樣專業化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目前,全國已建成5500多家,基本實現了全國產糧大縣糧食產後服務全覆蓋,讓很多農戶實現了從路邊晾曬、自然風乾向專業化、科學化、機械化烘乾的轉變,增強了農民市場議價能力,促進了糧食優質優價和減損降耗。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 周冠華:“2022年清理糧食應該是1.6億噸,烘乾糧食是4500多萬噸,幫助農民減少損失1200多萬噸,確實在幫助農民減損增收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目前我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超過1億噸。每年收購的糧食都有相當一部分會進入糧倉進行儲存,做好糧食倉儲保管工作,對於確保庫存糧食數量、質量安全都至關重要。而一個環節,科技同樣也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在京杭大運河浙江餘杭段的這個碼頭上,貨船上的稻穀正在被轉送到貨車上。碼頭旁是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稻穀將被儲存在這些倉庫里。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糧食裝滿這個大倉庫後,工人們將一根根5米左右的測溫電纜插入到稻穀里,這些都是監測糧情的“秘密武器”。

通過這些傳感器和攝像頭,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實時查看倉內糧食的狀態。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近兩年,浙江省糧食部門打造了“浙江糧倉”這一數字化協同應用平台,不僅可以實現24小時無死角的糧溫變化監控,還通過數據運算和ai分析,實時監管是否有人進倉,糧食數量是否有變動等,同時,實現了所有數據實時上雲監管。

糧食在低溫狀態下儲存,可以保質保鮮。溫度過高,容易導致糧堆發熱、生蟲、霉變。浙江地區不僅氣候濕潤,夏季溫度也較高,而“一濕一高”這兩點也正是糧食存儲的“天敵”。因此,在這裡,糧食住的可都是空調房。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當工作人員打開一座暫時空着的倉庫時,牆壁上的一排排管道十分搶眼,天氣熱的時候,這四面牆的氣道里都會充入冷空氣,再加上頂部的風道,這“五面立體動態控溫技術”就相當於給糧倉內外加了一道隔離帶,低溫保鮮。

不僅時刻可以享受空調,在遭遇害蟲侵襲的時候,糧食這個寶貝還“不用吃藥”。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主任 季雪根:“如果發現蟲,我們就會給這個糧倉裡面充入氮氣,現在採用的都是富氮低氧的殺蟲技術,更綠色,更環保。”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可是,有着這麼多的高科技設備,用電量也自然就多了,當地糧食部門還利用糧食倉庫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能減排,還有助於降低倉頂溫度,實現綠色儲糧。

焦點訪談丨科技賦能  顆粒歸倉 - 天天要聞

從2021年以來,我國持續開展“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用科技賦能倉儲升級,加快建設高標準糧倉,促進提質降耗、節糧減損。

糧食收儲,不僅關乎農民利益,也關乎着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目前,針對近期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天氣,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要求各地積極穩妥抓好秋糧收購,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合理利用烘乾能力,充分發揮糧食產後服務中心作用,幫助農戶減損增收,優化收購現場服務,加大預約收購力度,切實滿足農民售糧需要,讓農民賣“暖心糧”“舒心糧”。

(央視新聞客戶端)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