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2023年10月18日09:48:07 科技 3171

毫無疑問,比亞迪是這兩年最炙手可熱的汽車品牌。2022年,集團年度銷量超186萬輛,同比增長152.46%;2023年1-9月份,累計銷量為2079638輛,同比增長76.23%。而按照年初規劃,比亞迪要在2023年全年實現300萬輛的“小目標”。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整個2023年,針對現役車型推出冠軍升級版是比亞迪提升銷量的最重要手段,而從市場來看,王朝和海洋系列冠軍版也確實沒有讓用戶失望,插混/純電、轎車/SUV,乃至騰勢家族的月銷數據都穩步增長。當然,清醒一點說,雖然第四季度是傳統的車市旺季,但比亞迪要用3個月/90天消化掉剩下的“100萬輛”銷量,壓力還是有點大。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好在,冠軍版並非比亞迪汽車提振銷量的唯一手段。2023年內上市諸多新品,例如20萬級插混B級車——海豹DM-i,有望在年底通過終端政策進一步刺激銷量;此外,第四季度比亞迪還將推出王朝系列的殺手鐧——宋L,還是方程豹品牌首款硬派越野——豹5,將為品牌的“300萬小目標”再添把火。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產品層面,比亞迪海洋網的海豹DM-i於今年9月6日上市,是品牌今年最重要的新能源產品之一。這是一台應用DM-i超級混動技術的綠牌插混B級車,有1.5L+EHS145、1.5T+EHS160兩種插混動力,指導價16.68-23.68萬元,可以看成是王朝系列的漢DM-i的向下補充。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相比之前的海豹EV,DM-i系列具有更傑出的續航能力,僅純電續航里程就達到121km、200km,虧電油耗也僅3.9L/100km。而從市場來看,DM-i系列的加入讓海豹今年9月銷量達到了14427輛,而8月份其銷量只有4100輛,說明該系列的銷量增長基本是靠DM-i插混車撐起來的。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而站在廠商視角,如果要實現300萬輛小目標,海豹系列的終端政策無疑還有潛力可以挖掘,這當中既包含金融政策、置換補貼、售後權益等,四季度傳統熱銷季甚至會有一定的裸車優惠,進一步壓低價格門檻。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除了海豹DM-i,王朝系列即將上市的宋L也將是比亞迪今年最重要的“撒手鐧”,該車的原型車從上海車展亮相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目前已經有量產外觀圖、工信部申報圖、官方內飾設計圖,我們對其內外設計、三電架構、車身底盤的相關信息也都比較清楚。作為比亞迪e平台3.0架構的純電轎跑SUV,20萬價位的宋L將成為品牌在今年四季度的最重要戰略新車(沒有之一)。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宋L是繼宋PRO、宋PLUS之後該系列的第三款新車,但其實該車在架構上和前面兩款完全不是一回事。現款宋PRO、宋PLUS原則上是“油、電、混”共享架構,而這台宋L是純電專屬平台,其最典型的特徵是更高的軸長比、純電後驅(四驅)、iTAC智能四驅、以及CTB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等等。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在此基礎上,比亞迪還在宋L上融入隱藏式門把手、無框車門、電動尾翼等高級貨,底盤方面也在雙叉臂前懸+多連桿後懸的基礎上融入雲輦-C智能車身底盤控制系統。這些都是宋系列的兩位“前輩”沒有的硬核待遇,即便是面對特斯拉Model Y、極氪001等車型,多重BUFF加持的宋L也絲毫不怵。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而在高端硬派越野市場,比亞迪方程豹品牌的首款硬派越野車——豹5也備受期待。這台源自DMO平台的綠牌越野車已經確認會在今年11月份上市,將提供探索版、領航版和雲輦旗艦版三種型號,覆蓋30-40萬價位,主要競爭對手是坦克400/500、Jeep牧馬人,以及有望年底上市的一汽豐田普拉多。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不同於DM-i系列的家用車,源自DMO平台的豹5有着純粹的硬派越野血統,整車採用典型的非承載式車身架構(CTC車身電池一體化),前後都是雙叉臂懸架,頂配支持雲輦-P智能液壓底盤控制系統(仰望U8同款)。具體到參數層面,豹5的接近角35°,離去角32°,縱向通過角20°,最小離地間隙達到220mm,帶雲輦-P的旗艦版,最小離地間隙可增加到310mm。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動力架構部分,豹5也向我們展示了比亞迪汽車也針對硬派越野的電氣化給出了最新理解。該車並不是傳統的P2布局插混系統,而是縱置布局插混電四驅解決方案,其前橋是縱置布局的1.5T發動機+EHS雙電機的組合,後橋通過帶兩擋變速的獨立電驅單元驅動,前後都支持電子機械限滑,中間靠SIC碳化硅電控系統實現精準的動力分配。

向300萬銷量目標衝刺,比亞迪即將又有“大動作”! - 天天要聞

按照官方公布的數據,豹5搭載發動機最高可達到150kW的發電功率,以保證整車在激烈駕駛工況不出現電池掉電。同時,在4L低速四驅模式下,位於低擋位的後橋電機可實現最大8000Nm的輪端扭矩輸出。除此之外,100kW的直流快充、20kW的原地發電、6kW的對外放電,以及全車滿油滿電1200km的綜合續航,對於豹5都是基本操作,同時也是同級燃油/插混越野車沒有的“黑科技”。

總結:

年初的時候,或許還會有人覺得比亞迪定下的“300萬輛年銷量目標”有點激進,但從今年1-9月銷量增長情況,結合四季度的產品規劃,這個看似激進的年度銷量數據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更長遠來看,隨着騰勢、方程豹、仰望品牌逐漸發力,外加高速增長的海外市場,比亞迪汽車在新能源領域還有很大潛力等待挖掘。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清華大學校巴接入高德地圖:可規劃最優路徑、查看車輛實時位置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校巴接入高德地圖:可規劃最優路徑、查看車輛實時位置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根據清華大學校園交通管理服務官方公眾號“行在清華”今晚的推文,經該校學生部、保衛部、信息辦及接待中心等部門協同推進,清華校園巴士線路信息正式接入高德地圖導航系統。用戶可通過高德地圖便捷查詢校園巴士路線、獲取導航服務,實現校內外出行路線的無縫銜接。校方表示,升級後的導航功能支持智...
趕交期就出次品?保質量就拖進度?製造業的“平衡術” - 天天要聞

趕交期就出次品?保質量就拖進度?製造業的“平衡術”

福建一家軸承廠的老闆最近很頭疼。上個月接了個大客戶的訂單,要求30天內交付5000套精密軸承。車間主任拍胸脯保證“沒問題”,結果天天加班趕工,第28天總算交了貨。可沒過一周,客戶發來了檢測報告:15%的軸承徑向跳動超標,不符合裝機標準。
淘寶閃購日訂單超8000萬:百萬訂單規模城市數量一周翻一倍 - 天天要聞

淘寶閃購日訂單超8000萬:百萬訂單規模城市數量一周翻一倍

新京報訊(記者秦勝南)距離淘寶閃購7月2日啟動500億補貼僅三天後,7月5日,淘寶閃購官宣訂單數超過8000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過1300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2億。據悉,此次淘寶閃購推出500億補貼進一步激發了城市消費熱情,淘寶閃購上,日訂單量突破百萬的城市數量在過去一周翻了一倍。數據顯示,自5月2日淘寶閃購...
羅馬仕召回超49萬台充電寶後續:有用戶退款排到17萬位 - 天天要聞

羅馬仕召回超49萬台充電寶後續:有用戶退款排到17萬位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近期,充電寶召回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羅馬仕、安克創新等品牌相繼召回多款產品,召回產品超過 120 萬台,民航局也發布緊急通知,禁止旅客攜帶無 CCC 認證標識以及被召回型號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今天凌晨!羅馬仕宣布:停工停產 - 天天要聞

今天凌晨!羅馬仕宣布:停工停產

據界面新聞消息,記者從羅馬仕員工處獲悉,7月6日凌晨1點多,羅馬仕正式發布停工停產放假通知。通知稱,隨着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公司業務的發展需要,經公司股東會研究決定,近段時間公司停工停產。停工時間為自2025年7月7日起持續6個月。除召回相
解秘“高標準打造數字龍華”重要戰略進展 - 天天要聞

解秘“高標準打造數字龍華”重要戰略進展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實習生何昕怡 “全域推進數字化發展,高標準打造數字龍華”作為龍華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要戰略進展如何?龍華區科創局近日透露,龍華區通過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累計已推動近百款AI產品進入應用場所。今年以來,已儲備第四範式、鏡識機器人、上海哇嘶嗒科技、智動未來、諾亦騰科技等多家具備核心技術...
UPS電源—UPS電源能用在這些地方 - 天天要聞

UPS電源—UPS電源能用在這些地方

UPS不間斷電源作為一種能夠提供持續、穩定電力的設備,其應用場景廣泛,以下是UPS不間斷電源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一、數據中心與服務器房在數據中心和服務器房中,UPS不間斷電源是不可或缺的守護神。
差價6萬多,小鵬G7為什麼還要對比特斯拉Model Y? - 天天要聞

差價6萬多,小鵬G7為什麼還要對比特斯拉Model Y?

小鵬G7正式上市了,售價19.58-22.58萬元,相比預售時公布的23.58萬元要低了不少。當小米YU7在6月底以25.35萬元起的價格狂攬3分鐘20萬台大定訂單時,恐怕很多人都會想,小鵬G7相比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才便宜兩三萬,這怎麼打得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