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想拉上中國和印度,實現統一貨幣結算,但是用盧布、盧比還是人民幣?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分歧。
3月,中國領導人出訪俄羅斯,普京當時許下承諾,俄羅斯跟亞非拉國家的交易,將用人民幣代替美元。
去年俄羅斯本幣結算搞得風生水起,其中兩個重頭戲是中國跟印度。普京的這個承諾意味着,必要時刻,俄羅斯和印度結算也會用到人民幣。在俄羅斯人心中,人民幣的可靠程度在盧比之上。
中國領導人離開莫斯科之後,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巴巴科夫最近去了趟印度,在新德里的俄印商業論壇上,俄方又提到了貨幣的問題。
他認為,中俄印的當務之急,是建立一種新的金融關係,使用共同貨幣,無論是什麼貨幣,關鍵在於這種貨幣要遵守各自國家的法律。反觀美元、歐元,遵循的是西方制定的規則,它並不把中俄印看成是平等的夥伴。
俄羅斯這麼三番兩次地強調貨幣問題,是想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越早完成去美元化,就能越快減少被美元制裁的影響。
其實在中俄印三國民間,對人民幣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道理很簡單,中國市場大產品多,進出口貿易能讓人民幣循環使用起來。
去年6月,印度水泥商買了15.7萬噸俄煤,支付了1.7億人民幣。這筆交易雖然是俄羅斯企業安排的,但印度企業也是欣然接受。而且印度政府官員當時也表示,未來使用人民幣的情況可能會有更多。
但這筆交易結束後,印度的政府、央行和銀行三方聯手,對這筆交易展開了審查。今年開始,印度還對企業和銀行都提出了要求,跟俄羅斯做生意不許使用人民幣,因為政府對人民幣結算很不滿意。
印度官方之所以對人民幣這麼抵觸,主要是因為中印邊境問題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中國一直強調,不能讓邊境問題成為中印關係的全部。但印度習慣藉此展示自己對華態度強硬,以便西方把生產鏈轉移過來。
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以說是印度發展經濟的最大壁壘之一,中印邊境衝突以後,印方更是藉此將問題擴大化,廣泛打壓中企。去年,印度政府用所謂的“安全威脅”的借口禁止了54款app,其中大部分都是中企產品,隨後又針對中企發起各種稅務調查,以小米和vivo為首,這兩家企業一共被凍結了大約50億人民幣的資產(環球時報數據)。
對於印度打壓中企,中方回應稱印度應該合規依法行事,提供公平的營商環境。但如果印度不能轉變對華態度,很難會如俄羅斯所願,在貨幣問題上達成一致。
現在這個選擇已經擺到了俄羅斯面前,中國和俄羅斯對印度都是貿易逆差,如果三國用盧比做生意,到手的錢花不出去。
而如果用盧布做生意,印度人也明着說了,流動性太差,匯率太不穩定,他們寧可用阿聯酋貨幣迪拉姆。
如果印度可以放下對中國的偏見,刨除一切主觀因素,人民幣結算是中俄印最好的選擇。今年2月,跨境貿易金融業務中,人民幣市佔率升到了4.47%,和歐元6%的差距是越來越小(swift數據)。
但俄羅斯想拉中國、印度組建金融東方聯盟,這個想法還是很難實現,因為印度想獨自成長為世界一極,合作中不可控因素太多。
中俄印同為金磚、上合成員國,理應在這些框架下和諧共處,但印度總是唱反調的那一個。去年中國作為金磚輪值主席國,提出繼續支持金磚擴員。俄羅斯是第一個支持響應,印度卻帶頭反對。金磚擴員,其實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增強話語權。但印度擔心的是,金磚吸納新興大國之後,會削弱自己的地位。
今年印度擔任上合輪值主席國,他開會的時候提出,成員國要尊重他國領土完整,拒絕恐怖主義,分別就是暗指中國和巴基斯坦。中印的邊境衝突咱們就不提了,印巴互相指責對方支持恐怖主義,屬於兩國矛盾,印度卻利用輪值主席的身份,在這種多邊合作平台上對巴基斯坦施壓。
印度這種謀取私利大過合作的心思,是一種隱患。俄羅斯想組建聯盟性質的東方金融集團,印度將成為最棘手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