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大腦”越來越精密。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3周年,浦東“一網統管”城市大腦也迎來了上線五周年。4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獲悉,目前,“十大標杆場景”揭榜挂帥也已啟動,智能化城市治理也靜待再次升級。
4月14日,城市大腦“十大標杆場景”揭榜挂帥。 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 供圖
2018年,浦東新區綜合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信息技術,與物聯網、視聯網、數聯網等感知平台對接,建設完善“神經元系統”,率先探索打造全覆蓋、全天候的浦東“城市智慧大腦”。當年4月18日,浦東“城市大腦”1.0上線。5年來,浦東“一網統管”已打造涵蓋日常、專項和應急三種狀態、80多個應用場景的場景體系,打造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浦東樣板”。
目前,浦東新區啟動揭榜挂帥的“十大標杆場景”包括:街面秩序管理、道路管養、產業用地全生命周期共同監管、垃圾分類、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大型飯店綜合監管、智慧氣象、民情民意智慧感知、數字孿生城市和耕地保護與用途管控。
浦東新區建交委以“立體空間、全生命周期、數字孿生”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進全區道路養護管理場景的“全區域、全事件、全過程”監管,初步實現“問題發現處置智能化、養護考核監管精細化、應急事件處置高效化、道路維修決策智慧化”的目標。浦東公路養護管理正由傳統人工作業向技術作業轉型,人力成本向技術成本轉化,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實現“設施管理一張圖,事務管理一張網”的新型智能化管理模式,道路養護水平、行業管理效率、為民服務質量都有顯著的提高。
浦東新區唐鎮則打造“城中村綜合治理智能平台”, 從2022年11月起在全鎮16個城中村68個隊組全面推廣,並以暮二村、民豐村作為重點試運行。其中,“數字消防”是首個在該平台上疊加的應用場景。按照消防安全隱患的風險等級,平台制定了一套檢查人員入戶查訪消防問題的評判標準,涉及液化氣使用、電器線路等7大類13小類隱患問題,並建立了從發現問題、問題確認、處置問題、催辦問題、整改完成的全過程閉環流程,極大方便了該鎮農村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