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2023年02月14日17:30:20 科技 5203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生於1993年的葉雨桐,今年剛好到了30歲而立之年。

女coo、西安市政協委員、二孩媽媽……初見集眾多標籤於一身的第六鏡科技合伙人葉雨桐,專業的知識、清晰的談吐、爽朗的笑聲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起來稚氣未脫,但談笑風生間卻又顯得成熟老道。

第六鏡科技是一家擁有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生技術,為客戶提供ai應用技術全棧式服務的科技集團。自2014年創立起,如今已發展成為估值達10億、業務覆蓋全球67個城市的ai科技“小巨人”。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青年強,則國家強

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

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

自主創業,勇敢逐夢

的奮鬥之路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part

01

年輕,正是創業好時節

2014年,還在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讀大三的葉雨桐便和其他合伙人申請註冊了第六鏡公司。

說起“第六鏡”這一名稱的由來,葉雨桐笑稱:“當時我們三位創始人都戴着眼鏡,所以就起名叫第六鏡。”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公司創立後,便將數字化面部識別作為主營業務,幾位創始人最初想做的卻是“狗臉識別”。

“我們剛開始想通過面部對比識別貓臉、狗臉,從而尋找走失的寵物,但由於當時對技術識別的邊界不清晰,實際上這一項技術很難實現,老師提醒我們不如先從找人開始。”葉雨桐說。

就這樣,在經過反覆調研和慎重考量之後,第六鏡科技決定深耕數字化面部識別領域。

同年,第六鏡科技接到了建築工地智慧考勤的項目。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為保護農民工權益,國家提倡實行農民工考勤制度,但由於農民工指紋識別失效和刷卡難監管,導致考勤很難落地,這時,人臉識別的優點便體現出來了。”葉雨桐回憶當時的經歷說:“工地上應用條件嚴苛,研發過程不僅要考慮一天24小時光照影響、工人臉部的灰塵影響以及工人流動性的影響,還要考慮到硬件實際部署情況、與政府信息平台對接、保障農民工權益等問題。”

“我們每天往返現場和實驗室進行考察和實驗嘗試,經過六個月的研發,終於推出了軟硬件一體化封裝的解決方案。”葉雨桐介紹,這套方案可根據工地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實時變更人員信息,實現3秒內進行75次人臉對比,對於不同的場景需求,還可以提供不同的模塊化api接口,滿足光照、模糊程度等各種條件下的應用。

此後,第六鏡科技深入不同領域和場景進行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在城市治理領域,為智慧校園、社區、園區、景區以及疫情防控等場景提供智慧高效的管理和服務工具,在智能製造領域,助力鋼鐵、煤炭、焦化等工業場景實現智能化管理和精細化生產。

part

02

打造數字技術時代的

“火眼金睛”

2019年,第六鏡科技闖入重工業領域。讓數字技術為工業發展插上翅膀,他們成功地又一次登上高峰。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隨着鋼鐵產量的逐年增加,對鋼材的質量檢測速度和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鋼材質檢主要以人工目檢為主,檢測過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所有的檢查測量只能在低溫環境下進行,一旦發現瑕疵,只能成為廢鋼,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針對鋼鐵行業質檢的痛點和困境,葉雨桐和公司其他夥伴們深入工廠一線調研,從課題開設、試驗、技術改進到產線示範,歷時兩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熱態鋼軌輪廓測量及缺陷檢測裝置”。

“該裝置採用固定2d+3d光學測量方式,用於生產線上連續檢測熱態鋼軌表面和尺寸精度,不僅能採集鋼材表面圖像信息,還能實現對全尺寸輪廓的三維重建,讓每一個凹陷、凸起都無從遁形。”葉雨桐說,這一裝置也將檢測環境提前在鋼鐵的熱態環節,使檢測出的次品有“回爐重造“的可能,幫助企業節約成本。

2019年末疫情來襲,為了發揮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葉雨桐和其他合伙人便在思考如何將數字識別技術應用於抗擊疫情,“我們用了七天時間做出了數字識別測溫設備,這款設備不僅在省內很多高校、社區落地嘗試,還在新疆、河北等地以及在冬奧會中被使用。”

當前正值冬奧會一周年,說起去年助力冬奧會疫情防控和安保的經歷,葉雨桐說;“能夠參與到冬奧會中感到特別光榮,我們打造了7個平台,投入了3萬多台人臉識別設備,主要為酒店、場館、冬奧村等場所提供人臉識別、測溫和安保的服務。大家對這一設備的使用效果都讚不絕口。”

part

03

政協委員

新身份攀越新高度

創業九年,從最初青澀的學生成長為如今雷厲風行的女coo ,葉雨桐直言:“創業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可以不受限制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些年,第六鏡科技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公司,但葉雨桐始終駐守在西安。“我是一名西安人,從小生長生活在西安,這裡讓我很有安全感,而且我感到在西安歷史文化底蘊的環境下去做科技創新是一件很酷的事。”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如今,葉雨桐也有了新的身份,是兩名孩子的媽媽,還成為了西安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

“政協委員這個嶄新的身份,再一次激活了我內心強烈的責任意識。在政協活動中,自己慢慢明白了藉助提案建言獻策可以服務社會。”作為一名二孩媽媽和科技集團的合伙人,葉雨桐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科技上。

去年,葉雨桐提交《關於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托幼機構家長接送系統的建議》《關於優化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及家長健康數據台賬填報實行信息共享的建議》的提案。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90後”政協委員葉雨桐:逐夢未來 打造AI科技“小巨人” - 天天要聞

“我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過程中發現由於托幼機構的放學時間和家長工作時間有所衝突,監護人經常無法到場接送,導致接送環節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結合自己從事的行業,我便萌生了將數字識別技術應用到托幼機構家長接送系統的念頭。”葉雨桐說。

為此,她在提案中建議,應用數字識別,採集家長人臉信息,家長可根據實際接送情況更改配置接送人員,接送家長到達學校刷臉即可顯示對應兒童信息,有效幫助老師解決“認臉難”問題,並利用移動端實時同步兒童接送情況,保障幼兒入/離園安全。

今年西安市兩會將於2月14日召開,葉雨桐已做好了參會準備,“我將繼續關注教育和科技領域,結合科技專長發揮政協委員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心之所往,不負熱愛

創業維艱,奮鬥以成

各界導報記者 白瑤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Neo7 Turbo對友商下狠手 一加對比真我顯單薄 - 天天要聞

Neo7 Turbo對友商下狠手 一加對比真我顯單薄

#雙11國貨出行好物#對比同門品牌一加推出的 Ace 5 競速版,真我Neo7 Turbo 直接用實力完成了一場“自家人打自家人”的無情對決,具體怎麼說,不妨跟着我們一起了解下這款新機吧!
“猴臉識別2.0”上線——不但“辨”猴臉,更“懂”猴子心 - 天天要聞

“猴臉識別2.0”上線——不但“辨”猴臉,更“懂”猴子心

人民網西安5月29日電 (記者李志強)“這隻猴子叫‘洋蔥’,可信度85%。”打開手機小程序,對準電腦屏幕上的一張猴子照片進行識別,不到5秒鐘,結果就出來了。隨後的演示圖像中,“洋蔥”的整個身體被標記上了若干個點位,通過分析這些點位的運動規律,就能深度解析它的行為意圖。 5月29日,記者從西北大學獲悉,此前研發出“...
AI眼鏡將取代手機?對話因眼鏡提詞器走紅的杭州公司聯創 - 天天要聞

AI眼鏡將取代手機?對話因眼鏡提詞器走紅的杭州公司聯創

戴着一副透明的眼鏡,你可以在路上導航、脫稿在台上演講,同時還能啟動聲紋支付、語音喚起AI點餐和打車,這些充滿科幻感的場景已經被智能眼鏡頭部廠商Rokid(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Rokid即將在6月上線新一代智能眼鏡Rokid Glasses。伴隨AI關鍵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模型的快速推進,AI眼鏡有望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
黃仁勛:無論有沒有美國芯片,中國AI發展都會繼續 - 天天要聞

黃仁勛:無論有沒有美國芯片,中國AI發展都會繼續

5月29日,英偉達發布了第一財季財報。隨後,英偉達CEO黃仁勛、CFO克萊特·克羅斯出席電話會議。會上,談到美國芯片出口管制對英偉達的影響,黃仁勛表示,出口管制對英偉達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這並不能阻礙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反而會刺激中國的創新,增強中國在海外的實力,削弱美國的地位。他認為,AI競賽不僅僅是關於芯...
川南大數據中心即將投運 政府搭台促成企業間合作 - 天天要聞

川南大數據中心即將投運 政府搭台促成企業間合作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5月28日下午,內江市舉行“雲上甜城·算網為先”川南大數據中心助力內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介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即將投入運營的川南大數據中心總投資4億元、設計機架500個、算力超過10000VCPU、存儲能力50PB,是四川
當手機叫車融入大眾日常,出租車為何開始到處排隊趴活? - 天天要聞

當手機叫車融入大眾日常,出租車為何開始到處排隊趴活?

在商場邊,打出租車似乎越來越好打了,而且直接上車就能走。筆者近日在廣州深圳等地,感受到了街頭打出租的變化。一個工作日的晚7點半左右,廣州北京路天河城門口,停着幾輛出租車,車頂的“空車”燈在暮色中格外醒目。司機阿強搖下車窗,望着匆匆而過的行人:“三年前這裡根本不擔心沒活,現在蹲半小時能拉一單就算快了。...
數量銳減30萬台,ATM機借勢AI捲土重來 - 天天要聞

數量銳減30萬台,ATM機借勢AI捲土重來

在移動支付全國普及的今天,當你路過街角的ATM機時,是否曾疑惑:這些金屬櫃體是否終將淪為數字時代的遺迹?最新數據揭示了一個反直覺的現實,2024年全國ATM保有量降至80.27萬台,較峰值縮減近30萬台,但每台設備的價值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重構。這場靜默的變革背後,是一場關乎金融普惠與科技革新的生死蛻變。ATM行業的冰火兩...
大模型牽手手機銀行,開啟無菜單時代|銀行APP測評 - 天天要聞

大模型牽手手機銀行,開啟無菜單時代|銀行APP測評

2025年上半年,銀行依舊以將大模型裝進手機銀行作為要務,六大行率先對其大模型進行了升級優化,例如工商銀行在同業中率先發布企業級千億金融大模型技術體系 “工銀智涌”,累計調用量超 10 億次,賦能 20 多類業務、200 余個場景,較 2024 年在應用場景數量和調用量上有顯著提升,其大模型技術能力在同業中率先輸出至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