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2023年01月14日17:46:04 科技 3348

▷2023/01

奇點文明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本期雜誌中,

我們將為大家呈現

堪稱紙質版文明紀錄片的龐貝古城專題報道

還會揭秘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真相

還原英國倫敦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火災等等。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2023年01月刊|封面

下面就為大家帶來

2023年第1期雜誌導讀

每個月,

《奇點文明》將帶領讀者穿越千年時光,

和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一起,

探尋神秘的古文明,

了解最新考古發現。

破解全世界的歷史謎題,

剖析改變歷史的科技發明。

如果喜歡,歡迎訂閱、留言與關注。

14

龐貝地圖

the map of pampeii

火山下的古城

曾經,龐貝古城堪比鼎盛時期的羅馬城。在這座城市裡,人們可以前往公共浴室享受沐浴帶來的放鬆;可以前往市政廣場辯論哲學與時政;還可以在假日期間前往劇院或競技場觀看錶演和比賽。經過數百年的發掘,考古學家基本上拼湊出了龐貝古城的全貌。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16

火山噴發前的地震

before volcano eruption

古羅馬第二大城市

在維蘇威火山噴發前,龐貝曾發生過一次強烈的地震,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的大地震也許一生只會遭遇一次。地震之後,龐貝人開始對城市進行狂熱的修建工作,他們完善街道、地下供水管道,提高新建築的規模與質量,龐貝城得到空前的繁榮。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18

最初的發現 

the early dicoverises 

龐貝考古

公元 79 年,維蘇威火山噴髮帶來的那場驚世浩劫讓龐貝的命運突兀地走向終點。龐貝城被火山灰掩埋後,逐漸被人們遺忘,似乎這座城市從不曾存在。儘管龐貝古城遺址在 16 世紀末就被建築工人意外地發現了,但直到 1748 年才拉開了龐貝考古的序幕。在接下來的時光里,龐貝古城的秘密被逐漸揭開。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22

火山噴發時

when the volcano erupts

龐貝的最後24小時

在火山噴發的四天前,一陣輕微的震動搖晃着龐貝城,但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巨大的災難正在靠近。接下來你將看到,龐貝古城是如何從一座熱鬧繁華的古羅馬城市,轉瞬間變成被火山灰燼覆蓋,如地獄般存在的地方。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28

專訪考古學家

interview archeologist

復原龐貝古城

維蘇威火山到底是在哪一天噴發的?火山噴發後,龐貝古城有倖存者嗎?火山噴發時,城裡的人們在幹什麼?為此,我們採訪了英國考古學家索菲·海伊(sophie hay)。為了研究龐貝古城,她曾在意大利居住了 19 年。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34

解密龐貝 

myths of pampeii

龐貝的八個秘密

自 18 世紀重見天日以來,這座被埋藏千年的古城有着太多的謎團——龐貝在掩埋前曾經發生過幾次地震?為什麼龐貝人擁有近乎完美的牙齒?考古學家如何運用石膏澆鑄技術發現了龐貝的葡萄種植園?……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38

未來的考古計劃

the future plans

還會繼續發掘嗎?

到目前為止,龐貝古城還有大約 1/3 的區域尚未發掘,考古學家會繼續發掘嗎?他們接下來會開展哪些工作?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40

影響英國歷史的火災

great fire of london

倫敦大火

倫敦大火發生在 1666 年 9 月 2 日,它是英國倫敦歷史上一次特大火災事件,當最後一縷火焰熄滅時,這座城市已經面目全非,但是它不僅沒有毀掉這座城,反而讓城市在大火中重生。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44

歷史謎題

history topics

敦刻爾克大撤退六大真相

在撤退之前,英國首相丘吉爾預計只能夠撤回三萬人,但最終,英法聯軍一共撤回了約33.8萬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或許,你已經知道敦刻爾克大撤退,但在這場軍事行動中,仍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們邀請到英國軍事史學家詹姆斯·霍蘭德為大家一一揭秘。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62

歷史之謎

 artists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

如果古代希臘旅行者有一份景點打卡清單,那麼以下七大景點必在其中——吉薩金字塔群、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巴比倫花園、亞歷山大燈塔、阿爾忒彌斯神廟、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它們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即便在今天看來,這些數千年前的建築仍然令人驚嘆。但是,這些奇蹟是真實存在,或者只是傳說?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62

藝術家

artists

光影大師“維米爾”

約翰內斯 · 維米爾是 17 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傳世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荷蘭的“蒙娜麗莎”。但維米爾似乎一生都處於拮据狀態,作品散落各地,在貧困交加中去世,荷蘭畫壇查無此人。直到 19 世紀 50 年代,一位法國收藏家將其作品公佈於世,世人才真正認識到這位畫家的才華。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08

歷史上的一月 

what happened in january

《資治通鑒》編撰成書

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長江葛洲壩截流工程勝利合龍

“探險者 1 號”發射升空

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落成

“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獲得第一枚游泳世錦賽金牌

10

奇點奇聞 

qidian news

280萬美元的 太空夾克

人類最早的截肢手術

全球最“長壽”的動畫片

怪物史萊克的原型曾是英俊少年

奧克尼遺址將進行搶救式發掘

打破世界紀錄的馬鈴薯植株

塔特歇爾城堡

歸還帕特農神廟?

龐貝的最後24小時|《奇點文明》2023年1月刊導讀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 天天要聞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兒變了——雷軍的職務從“執行董事”改成“董事”。就這倆字的變動,跟往輿論鍋里扔了顆炸彈似的,炸出一堆問號:雷總這是要放權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兒了?咱今兒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雷軍今年有多難,順便看看小米這船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 天天要聞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近日,短視頻創作者“大福在成長”發布自己失業後生活的視頻被搬運至其他平台,不僅上了熱搜,話題量還破億。“潑天的流量”卻並未讓她開心,因為自己本人並未授權,同時個人隱私還被“廣而告之”,她私信要求對方刪除卻未被理睬。近日,創作者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艱難的維權過程。2024年11月份,博主“大福...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 天天要聞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蘋果今日推出新款 Apple Watch 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錶盤和 iPhone 與 iPad 牆紙。彩虹版運動型錶帶即日起接受訂購,配套的動態錶盤與牆紙近日將隨軟件更新發布。每一條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都由手工裝配而成,壓模成型的鮮艷條紋構成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虹條狀圖案,呈現含蓄而又驚艷的多變效果。蘋果稱每一...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 天天要聞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5月4日,華生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46.94%;歸屬凈利潤4942.30萬元,同比增長77.91%。儘管業績顯著改善,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延期至2025年6月,引發市場對其執行力的質疑。一、業績大幅回升,但仍未恢復至歷史高點2024年,華生科技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分別達到3.52億元和4...
徐匯“北斗七星”如何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打造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 天天要聞

徐匯“北斗七星”如何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打造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級重點發展領域,正以驚人的加速度推動社會各行業轉型升級。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徐匯區“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時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
美國即將開徵半導體關稅:稅率最高或達100%? - 天天要聞

美國即將開徵半導體關稅:稅率最高或達100%?

5月5日消息,美國特朗普政府可能最快於本周公布針對半導體加征關稅的細節,市場預估稅率可能高達25%~100%,並且新規則不排除以晶圓製造地作為源產地來加征關稅,這也將對台積電、三星等產能集中在亞洲地區的晶圓製造大廠,以及英偉達、蘋果、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