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轉折

2022年12月03日22:36:18 科技 1917

路透社報道,12月1日,美國檢察官已請求當地法官駁回對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所謂“銀行欺詐”等指控。

今年距離孟晚舟在加拿大,因為美國政府的要求被逮捕並起訴,已經過去四年了。

去年的時候,孟晚舟與美國檢方達成暫緩起訴協議,隨即順利釋放回國。

孟晚舟能回來,是我們第一階段的勝利。

如今,自知理虧的美國檢方,在這個特殊時期,請求法院撤銷對孟晚舟的指控。

簡而言之,美國人撤訴了,孟晚舟將徹底無罪。

屬於她的光明,在這一天,真正到來了。

最終的這個階段,我們再一次贏了。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轉折 - 天天要聞

讓我們把目光拉回到四年前,2018年12月1日。

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過境時,被加拿大警方應美國司法部的要求逮捕。

因為,美國指控她在華為的伊朗業務問題上誤導滙豐銀行,從而參與了對伊朗的貿易。

眾所周知,美國人可是最痛恨伊朗,和伊朗的關係一直水火不容,宣布了一系列對伊朗的禁令,任何國家,企業和個人,膽敢和伊朗有貿易往來,那麼就是和美國政府為敵,就要受到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制裁。

很流氓是吧?

人家自由貿易,人家想和誰做生意就做生意,和你有什麼關係?

但沒辦法,這就是美國,這就是美國政府的蠻橫和霸道。

誰讓人家是世界老大哥呢,他們想制定什麼樣的規則都可以。

於是,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逮捕。

然後美國政府一直要求將孟晚舟引渡回美國受審。

但是,孟晚舟可是中國合法公民啊,憑什麼要被你美國起訴?

於是,中國外交部開始介入此事,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國開始了曠日持久的長期司法與外交博弈。

每一步棋,每一步招,都在鬥智斗勇。

背後凝結着無數法律人士和外交人士的心血。

比下棋精彩多了。

終於,在2021年9月25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

經中國政府不懈努力,當地時間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離開加拿大。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轉折 - 天天要聞

孟晚舟獲釋後,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美助理檢察官大衛·凱斯勒曾表示:

如果孟晚舟履行協議規定,不反駁對她的任何事實指控,美方將在2022年12月1日,即暫緩期結束時撤銷指控。

這話的意思,其實就很矛盾。

一方面,要求孟晚舟不反駁對她的任何事實指控。

相當於,就是讓孟晚舟承認她誤導了滙豐銀行,參與了和伊朗的貿易。

而另一方面,如果孟晚舟承認了,她不就等於觸犯了你們美國的法律了嗎,你就應該處理她啊,可又為什麼,只要孟晚舟承認就撤銷指控呢?

這什麼邏輯啊?

哦,我承認了做錯事,我承認犯罪了,你們反而把我給放了,不起訴我了?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痴人的夢說。

實際上,事實早已充分證明,這是一起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

美國政府對孟晚舟所謂“欺詐”的指控純屬捏造。

就連被美方指為“受害者”的滙豐銀行也出具了足以證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國、加拿大所作所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現在,美國和加拿大眼見壓力太大,一方面沒有確鑿證據,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不懈的努力之下,他們終於要放人了。

可是這面子上總歸是過不去啊。

那怎麼辦呢?

於是就找出了如此這般的借口。

還只要孟晚舟不反駁指控,就對她撤銷起訴。

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呢,一派自相矛盾的胡言亂語。

當然了,美國檢察官撤銷指控這一行為,其實從孟晚舟被釋放回國開始,就成了板上釘釘,遲早要發生的事情。

人都放回去了,你還起訴什麼啊,對不對?

對着空氣起訴,對着二氧化碳宣判嗎?

所以,宣布撤訴那就是時間問題。

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中美領導人剛剛會晤完之後,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為中美關係,增加了一點和諧美妙的音符。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轉折 - 天天要聞

其實啊,從根本上來說。

孟晚舟能夠得到釋放,並且最終撤訴,讓美國人自己將自己說出去的話收回。

一方面要感謝我們外交人員不懈的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綜合國力的提升。

2018年的時候,可非常特殊。

當時,特朗普正憋着要對我們增加關稅,發動貿易戰呢。

2019年,不顧多年的中美關係,美國特朗普政府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貿易戰,增加了25%的出口關稅。

結果現在,三年過去了。

貿易戰對我們有影響嗎?

咱們看數據說話。

根據商務部的最新統計數據:1-11月,我國進出口總額28.5萬億元,增長2.4%。

其中,出口15.55萬億元,增長4.5%;進口12.95萬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貿易順差2.6萬億元,擴大34.9%。

從月度規模看,11月當月進出口總額2.86萬億元,為今年單月最高水平。

從國際比較看,根據WTO最新數據,前三季度,我出口增速高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平均增速。

現在,雖然我手頭上只有2021年的數據,但相信2022年的GDP數據就快要出來了。

截止到2021年底,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佔到了美國的77%,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轉折 - 天天要聞

除了經濟暢旺之外,最近一段時間,中國也是開始了高密度外交。

第一波,越巴坦德,這四國領導人率先來到中國。

第二波,咱們出去參加中美元首會晤,參加G20峰會,以及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還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

第三波,就是最近幾天,我們見了古巴領導人迪亞斯·卡內爾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

還有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

如此密集的大國外交,就只發生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

說到這,我想起了王維的一首詩。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這說的是大唐盛世,萬國來朝啊。

可我怎麼覺得,像是在說今天,像是在說此時此刻呢?

另外,我還想起來了漢朝的時候,名將陳湯曾經給漢元帝的上書,其中提到過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後來,就演變成“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是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美國人啊美國人。

連貿易戰都打不贏,誰給美國的自信起訴中國公民?

現在乖乖撤訴,把自己當初拉出去的那啥,給重新吃下去。

想想都替美國人害臊。

丟人。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