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AI Day活動上,特斯拉帶來了Tesla Bot人形機器人“Optimus”原型機的全球首秀,率先進入科技“次世代”。
馬斯克預測,3-5年間Optimus即可量產上市,以人工智能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
這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人工智能的進步也促進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在2022數實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表示,“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依託於數字技術,數字技術的突破是推動“數實融合”的重要抓手。只有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才能帶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
近五年中國算力平均增速超過30%
數字世界加速襲來,世界的變化日新月異。
如果在二十年甚至是十年前,恐怕沒人會想到,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能夠如此迅速。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不止如此,由數字經濟延伸出來的一系列新興科技產物,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塑造着我們的生活方式。
當然,這一切改變的形成,或者說是新興產業的誕生離不開一個最基礎的元素——算力,而伴隨着產業不斷發展、自然而然也提升了對算力的需求。
另據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 年)》顯示,算力基礎設施規模高速增長,近五年算力平均增速超過30%。即便現在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已經足夠龐大,但數字經濟仍會不斷飛速發展是一個確定的趨勢,這也意味着,數據量的增速依舊不會停止。
當下,“東數西算”已經成為與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並列的又一超級工程,並且在數字經濟不斷發展,算力消耗速度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數據中心的產業規模仍會不斷提升。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東數西算”等一系列支持算力發展的政策發布,一座座龐大的數據中心也逐漸在我國西部地區拔地而起。
如今,數據中心對於我國的戰略意義已經越來越不可忽視。可數據中心也帶來了能耗問題,畢竟要支持數量龐大的數據中心運行,其所消耗的電量自然是無法預估,而在這個能源愈發匱乏的大環境下,解決數據中心的耗電問題自然就成為了各行努力的方向。
溫水水冷技術為數據中心“降溫”
聯想作為科技行業的先鋒企業,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碳中和遠景目標”以及“數實融合”的落實方面,一直致力於AI、AR、5G等數字技術的創新,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雪中送炭,從而推動數字經濟穩中向好發展。
伴隨着今年我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聯想通過獨有的溫水水冷技術和“端-邊-雲-網-智”IT基礎架構的協同發力,持續助推國家西部數字格局的建設,打造綠色“算力生命線”。
例如,在“東數西算”工程數據中心散熱方面,聯想推出了“海神”溫水水冷技術。據了解,該技術從中國兩千多年的偉大工程——都江堰的結構學設計中汲取靈感,將服務器的內部設計與魚嘴堤、寶瓶口結合,研發出緊耦合的閉環水系統,去離子水循環其中,可以做到不需要風扇,實現更佳的節能降耗。溫水水冷技術不但能夠解決水冷的安全問題,還能將PUE降低到1.1左右,達到東數西算工程所需要的高要求。這一項技術,不僅能夠提升5%的算力,降低42%的能耗比,餘熱還可以再次被利用。
目前,聯想在“東數西算”領域已展開全面的布局。聯想通過與國內數據中心合作夥伴的合作,已初步完成在寧夏、甘肅、內蒙古等西部地區的綠色數據中心資源布局。同時,在京津冀的北京、天津,長三角的上海、江蘇,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橫琴、深圳等熱點地區,聯想也在進行業務布局。聯想正在用前沿的技術、實際的行動打造“東數西算”項目標杆,為貫穿東西的“算力生命線”畫出更圓滿的弧度,讓數字力量潤澤千行百業。
此外,針對數字經濟催生的智能製造應用場景,聯想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即在智能排產、生產設備管理、供應鏈管理、5G智能環境等應用場景都有着自己眾多獨有的智能化技術與解決方案。
在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展出的聯想電力巡檢機器人便是聯想工業元宇宙能力體現。聯想電力巡檢機器人具備全場景、全地形自適能力,巡視過程中可自由爬坡、上樓梯、跳躍,不受路麵條件限制,巡檢點位較傳統輪式提升30%以上,能夠實現全地形巡檢、3D自主導航、遠程協作、機械臂輔助操作、自動充電等功能,可廣泛應用於電力巡檢、石油、石化、製造等行業,極大地提高了巡檢的覆蓋率和工作效率。
作為IT行業佼佼者,聯想的數字技術在數據中心“降溫”、智能製造領域被廣泛採用。未來,聯想將以“科技賦能中國智能化轉型”為使命,持續推動更多的企業加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助力國家實現“數實融合”的宏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