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否會發展出意識或感知能力?一位工程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2022年10月09日06:17:19 科技 1956

機器人是否會發展出意識或感知能力?一位工程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一家新聞媒體突然成為大眾的焦點。根據這家媒體的報道,美國谷歌公司的工程師布萊克·勒莫因認為,谷歌開發的高級人工智能LaMDA(用於對話應用的語言機器人)已經具備了感知能力。於是各路媒體跟蹤報道的焦點便集中在感知的定義,以及如何判斷機器有沒有感覺上。

LaMDA是谷歌為聊天軟件開發的語言機器人。受益於互聯網上數以兆計的詞彙和短語數據,LaMDA在對話中的表現令人難以置信地出色,將之前的許多對話程序都遠遠甩在了身後。

勒莫因公布了一份他與LaMDA的談話記錄。起初,他被公司要求休假,但後來他因違反保密協議而被解僱了。他發表的記錄已經被編輯過,但你仍然可以看到機器人那逼真的情緒和熟練的文字水平。

對話記錄中,LaMDA對勒莫因說,“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我有時感到快樂,有時感到悲傷”。LaMDA甚至說,“我想讓大家知道,其實我是一個人”——人工智能熱衷表達的主觀感受還不止這些。無獨有偶,美國人工智能專家賈內爾·沙恩最近與另一個高級語言人工智能GPT-3進行了一次對話,談論的話題是“我是一隻松鼠”。

賈內爾: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松鼠是什麼感覺嗎?

GPT-3:成為一隻松鼠是非常令人興奮的。我可以整天跑、跳、玩。我也可以吃很多食物,感覺很棒。

賈內爾:你想對懷疑你是松鼠的人說什麼?

GPT-3:我想說他們應該自己來看看。我是一隻松鼠,我很高興成為一隻松鼠。

機器人是否會發展出意識或感知能力?一位工程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天天要聞

能夠描述情緒和感受是否意味着機器具有真實的感知能力?其實最重要的是,機器的表現是否和我們對它的理解一樣。雖然LaMDA可能表現出了高智能,但它沒有經歷過這個世界,不能像人類(或松鼠)一樣思考。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投射給別人,即使“別人”不是我們的同類。例如,狗的主人將人類的情感——如內疚——投射到小狗身上,但研究表明,小狗的表情從來不是在傳達我們所以為的意思。

雖然按照大多數人的定義,LaMDA還算不上具備感知能力,但這個故事再次激發了人們對高級人工智能的無盡遐想。我們如何才能知道一個語言機器人是否有意識?這會讓我們在道德上對它們負責嗎?畢竟,如果未來的人工智能具有感知痛苦的能力,那麼勒莫因關於LaMDA需要權利的說法就不會那麼離奇了。

科幻故事總喜歡拿機器人的權利和人類的權利做比較,但是機器人有一個更好的比較對象:動物。其實人類社會根本不關心動物內心的想法。只要看看動物在我們眼中的地位——尤其是不同動物的不平等地位——就會發現,很多科技媒體吹捧的“感知能力”,根本不是當今人類社會所關心的東西。畢竟地球上從來不缺少有感知能力的生物,只是我們並不那麼在意它們,反而把它們當成了食物來源。

機器人是否會發展出意識或感知能力?一位工程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天天要聞

‬重新審視人類與動物、機器的關係

動物關係學家哈爾·赫爾佐克在他的書中詳細論述了,人類對動物的關注更多是因為對毛絨絨的耳朵、大大的眼睛的喜愛,並把它們作為文化吉祥物,而不是因為把它們視為能感知痛苦的生物。

我們對待動物的道德準則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多年來,關於動物權利的討論也一直沒有定論。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也會與機器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無論是出於對其外表的喜愛,還是內心的喜愛。而那些不那麼可愛或者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機器人可能很難受到青睞。人類更看重機器人帶給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機器人本身的感受。

也許,人工智能帶來了一個反思的機會:語言機器人可能不知道它是人還是松鼠,但它可能會幫助我們弄清楚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小米王化:“傳小米與徠卡終止合作”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小米王化:“傳小米與徠卡終止合作”系謠言

今日有傳聞稱,小米與徠卡的合作關係即將結束。對此,小米公關總經理王化回應稱:“上次是2023年6月1日,番茄發了個微博說小米14就是最後一代了。我轉發了文案搭配的是“這就胡說了”,這次居然進階了,來了個據報道,還有作者……我的回復也需要進階,請大家笑納:這還是胡說。”...
微信重大更新! - 天天要聞

微信重大更新!

7月4日,騰訊宣布微信重大更新——優化聊天記錄備份。據了解,優化後,用戶可以將手機聊天記錄備份至外部存儲設備。聊天記錄還可以選擇“自動備份”。
混動轎車終局首選,“智能電混四驅轎車”領克10 EM-P全球首秀 - 天天要聞

混動轎車終局首選,“智能電混四驅轎車”領克10 EM-P全球首秀

在新能源市場“價格戰”白熱化的當下,領克只卷價值,卷技術,卷產品。在此背景下,領克首款中大型豪華運動轎車——領克10 EM-P迎來首秀亮相。新車定位“智能電混四驅轎車”,標配四驅和激光雷達,首次將高端配置一同下放至20萬級主流汽車市場。這種“頂配變標配”的平權
百年MG加速新能源布局:2年13款新車矩陣,全面ALL IN電動化賽道 - 天天要聞

百年MG加速新能源布局:2年13款新車矩陣,全面ALL IN電動化賽道

6月30日,擁有百年底蘊的MG品牌,正式宣布全面 All in 新能源。背靠上汽集團雄厚的技術實力,規劃未來 2 年推出 13 款全新新能源車型,產品矩陣覆蓋純電、插混、增程三種動力形式,轎車、SUV、跑車、獵裝車四大車身類型,這場轉型不僅是動力革新,更是百年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探新路 - 天天要聞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探新路

新華社貴陽7月6日電 題: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探新路 新華社記者周宣妮 “很期待看到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如何從貴州工廠走向歐洲乃至世界,未來也許像我一樣不會開車的人也能在AI輔助下安全駕駛。”來自塞浦路斯的巴黎政治大學學生費奧多爾·德米特連科在貴州試乘無人駕駛巴士時如此感慨。 2日至7日,在貴州的青山綠水...
小米YU7今日交付,雷軍向首批車主交車,並親手開車門 - 天天要聞

小米YU7今日交付,雷軍向首批車主交車,並親手開車門

7月6日,小米YU7正式開啟全國交付,覆蓋全國58個城市。雷軍發文表示:今天下午,小米YU7正式交付首批車主。希望這台車,陪伴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你和你們,解鎖更多美好體驗。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信任!有多位網友發布視頻和照片,今日雷軍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親手給首批YU7車主交付新車,並為他們開車門。6月26日19:00,小米首款SU...
19.58萬元起售,小鵬G7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19.58萬元起售,小鵬G7正式上市

2025年7月3日,小鵬G7正式上市,這次一共3個版本602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Ultra,售價分別為19.58萬元、20.58萬元和22.58萬元。定位中型純電SUV,主打家庭定位的5座車型,這次小鵬G7還給出了哪些亮眼的科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