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百度宣布對三位副總裁沈抖、吳海鋒、鄭子斌進行幹部輪崗調整。百度稱,這次輪崗是為了打造空前繁榮、強大的百度移動生態,激發組織創新能力,提高協同效率。
時隔三年,百度高管再次輪崗。
2022年5月5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出全員郵件,宣布啟動新一輪的幹部輪崗: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擔任智能雲事業群組(ACG)負責人;何俊傑晉陞為集團資深副總裁,並輪崗擔任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負責人;王海峰繼續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TO,不再兼任ACG負責人。
此次調整,最引人注目的是讓原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總經理沈抖,轉而接管百度智能雲業務。
百度智能雲發展現狀如何?
目前,百度智能雲已成為拉動百度增長的重要引擎。根據百度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百度營收1245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百度智能雲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6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智能雲在2021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8億元、33億元、38億元、5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55%、71%、73%、60%。而連續四個季度保持50%以上的增速足以證明,百度智能雲的巨大潛力。
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雖然百度智能雲在營收上表現頗為亮眼,但由於起步較晚在國內市場還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據。Canalys發布2021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報告顯示,由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組成的“中國四朵雲”佔據80%的中國雲計算市場,其中,阿里雲佔比為37%,華為雲18%,騰訊雲16%,而百度智能雲僅為9%。
為什麼是沈抖?
作為百度第一大增長引擎業務負責人的沈抖,為什麼會成為雲業務的負責人?
百度方面對此解釋為,沈抖過去三年為構建更加繁榮的百度移動生態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期望他帶領ACG團隊,加快落實雲智一體戰略,實現規模和健康度的量變到質變,為百度第二曲線的發展建立新的功勛。
資料顯示,沈抖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具有超十五年中美領先科技公司的管理和產品研發經驗,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曾就職於微軟總部,負責搜索行為、語義廣告相關的研發管理工作,對行業一直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2012年,沈抖加入百度,擔任聯盟研發部技術副總監、技術總監。此後歷任網頁搜索部高級技術總監、金融服務事業群組執行總監、FSG整體研發負責人、APP&信息流業務體系負責人等職。直至2019年,沈抖升為高級副總裁,開始全面負責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
沈抖在負責移動生態業務期間,推動建立了“搜索+信息流”的雙引擎移動生態,使百度完成了從搜索工具到信息流生態機制的進化。在此基礎上,百度完成從搜索工具到信息流生態機制的進化。另外,他還重構了百度原有的廣告投放系統,提升了變現能力。
據百度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百度核心收入951億元,其中,在線營銷收入740億元,佔到百度核心收入的77.73%。
2021年4月,沈抖發布了“X+Y戰略布局”,即以“平台做寬做厚,垂類做精做深”的方式,推動生態向服務化、人格化升級,讓搜索更好地連接人和服務。數據顯示,2021年12月,百度App月活達到6.22億,同比增長14%,日登錄用戶佔比達到82%,創歷史新高,用戶總量與用戶粘性,都有所突破。此外,在移動生態的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及百度營銷託管頁三大支柱方面,百度百家號擁有420萬創作者;智能小程序數量高達66萬個,月活用戶數達4.18億,覆蓋行業271個;託管頁內擁有50萬商戶。
由此可見,沈抖執掌智能雲事業群組,一方面沈抖副總裁的位置,可以提升智能雲的內部話語權,百度內許多資源都會向智能雲傾斜;另一方面沈抖的技術背景和銷售體系管理能力,可以幫助百度智能雲形成針對企業需求的產品體系,從而更好地服務客戶。
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沈抖無疑都是最佳人選。
寫在最後:
當前,數字經濟迅猛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為雲計算發展帶來了需求爆發期。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已超2300億元,預計2023年將突破3000億元。
如今,各雲廠商都在不遺餘力的搶佔“地盤”,曾被李彥宏評價為“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沈抖,在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將為百度智能雲的發展帶來哪些“新”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