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產操作系統可能很多人就會立即想到統信OS、麒麟操作系統、普華、中科紅旗、中科方德、中興新支點等等這些應用於PC端的操作系統,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操作系統都是基於歐洲的Linux系統開發的,內核部分的代碼不是國人自主研發的。
如果真正能夠稱得上中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那麼只有華為的鴻蒙系統和歐拉系統。讓人驚喜的是這兩個系統都被華為捐獻給了開源組織,可以提供給全球企業進行研發創新以及使用。
說起鴻蒙操作系統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原因是這個操作系統主要是應用於手機端以及消費電子端,而且鴻蒙已經把核心代碼捐獻給了開源的機構,國內的家電廠商已經開始接洽鴻蒙並且使用了鴻蒙的接口,可以說快速推進了鴻蒙系統的國產化,目前使用鴻蒙系統的終端國內外也超過了2.4億,很多人對鴻蒙系統的評價都已經相對清晰和客觀了。
如果說起歐拉系統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歐拉系統主要面向於服務器端,捐獻後就是open Euler,最新的版本是22.03 LTS版本,這個版本可以針對服務器雲計算以及邊緣計算和嵌入式是哪個場景,能夠幫讓開發車構建面向全場景的數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咱在2019年華為就發布了歐拉系統,而且這個系統早在10年前就開始研發了。
最近國內的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就根據open Euler研發了企業級的通用操作系統寶德紅星,這一產品可以實現南北金融及兼容主流的處理器和整機廠商也兼容主流的數據庫中間件和應用。
可能很多人都會懷疑鴻蒙系統除了在消費端使用還有其他層面的用處嗎?實際上,最近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就提到,華為在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上調研了礦山開發產業,從調研到產品研發乃至商用僅僅用了三個月,目前已經用鴻蒙系統打通了礦山領域的各個協議和設備環節實現了整個煤礦開採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這個案例可以顯示出,擁有自主技術的操作系統,能夠帶來的溢出效應有多麼地龐大。
我們還知道實際上早在幾年前阿里巴巴也研發過手機操作系統ALI OS,這一系統海島如果多個手機品牌對外銷售,但是最終因為兼容性問題包括手機的品牌運營問題,最終阿里的手機操作系統無疾而終。
不過,最近傳來消息騰訊對手機操作系統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已經與酷派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個手機操作系統的底層技術開發實驗室,目的是以阿里雲為基礎開發一款新的手機操作系統。
酷派公司雖然相比過往已經式微,但是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發方面走在手機品牌的前面,積累的專利超過了13,000件,並且是全球首個發明雙卡雙待的手機廠商。
騰訊基於騰訊雲研發手機操作系統的目的可謂是不言而喻,當前手機遊戲對於手機硬件有了越來越高的配置要求,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需要加快硬件更新,就意味着更高的換機頻率,甚至手機的換機頻率要高於電腦,這讓很多年輕的手機遊戲玩家難以承受。
因此騰訊的想法就很簡單,那就是把操作系統和手機應用軟件以及遊戲應用到雲服務器上,手機只要在網絡方面有5G以及很高的Wi-Fi速度支持就可以,無需在處理器以及顯卡方面太多的支持。
如果能夠通過與酷派聯合研發相關產品,並且通過酷派定製手機並且在騰訊的多個網絡渠道銷售,即便是騰訊無法從硬件上獲利,遊戲未來產生的利潤也會相當可觀。
實際上這種產品的構想,並不是騰訊獨有,華為雲實際上就推出了雲手機CPH,並且已經推出了相關的終端產品。
騰訊不採用華為的雲手機技術,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是騰訊要利用推廣自己的雲服務,另一部分是採用華為的產品和技術將會受制於人,更何況騰訊自己的本土遊戲產業收入就高達1200億,用戶數高達8億,這也給了騰訊十足的自研勇氣。
對於當前我國而言,在操作系統方面的人才缺口依然較大,如果騰訊能夠加入其中,招聘數千人展開對相關產品的研發,自然對於我國豐富操作系統有着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