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2021年09月29日22:31:13 科技 1346

眾所周知,自《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多個國家政策陸續出台之後,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迎來了新的爆發期,特別是越來越多基於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的出現,更成為中國加速產業AI化落地和技術迭代的重要途徑。

而未來中國的千行百業都將會迎來智能化升級的新浪潮,許多新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也將會被逐一打開,這種前所未有的新變化,背後對人工智能算力及其背後的新型基礎設施的需求可想而知。

事實上,企業和行業的“剛需”決定人工智能發展前進的速度,而新型公共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則為人工智能發展拓寬了道路。也正因此,目前全國不少城市也正加大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並逐漸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

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 天天要聞

今年9月9日正式上線運營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就是其中的代表,這是西北地區第一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它的上線不僅進一步強化了西安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的發展,也將為西北人工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不僅如此,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以西安為代表的城市,作為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平台建設的“關鍵力量”,也將對國家發展和推進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建設,起到更大的示範價值和標杆作用。

西部最強大腦的“頭雁效應”

無論是“AI產業化”,還是“產業AI化”的發展,都需要發揮“頭雁”的帶動作用,這在今天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而在整個西北地區,西安在人工智能產業領域不僅底座好、前瞻性強、落地能力優異、帶頭能力明顯,同時還具備政策環境優良、人才優勢明顯,科研實力雄厚、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等優勢。

可以看到,早在去年3月,西安就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根據IDC發布的《2020-2021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算力排行Top 10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深圳、杭州、上海、重慶,廣州、合肥、蘇州、西安、南京等地,由此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西安對於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 天天要聞

而最新上線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不僅進一步提升了西安在人工智能算力領域的領先能力,也將為更好地打造西部“最強大腦”奠定基礎。據了解,該中心的機房建設採用了華為預製模塊化方案,算力平台基於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台,未來能夠提供更大規模和更精準可靠的模型訓練及推理。

當然,人工智能算力規模提升的背後,始終還是為產業和經濟服務的。因此,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上線更大的價值還體現在,它能夠進一步推動西安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並為整個西北地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具體來說:

一是,從產業賦能看,《泛在算力:智能社會的基石》報告中,就通過多個行業案例地分析發現:在傳統製造業,算力上每增加1美元的投入,可以帶動10美元的相關產值提升,如同蒸汽革命時代的熱能,電力革命時代的電力,如今在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算力也正在成為“新的生產力”。

隨着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上線”,無疑也會進一步推動了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大潮中,有助於加快實現人工智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和支撐作用,加快形成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試驗區的西安方案,對整個西安強化傳統優勢產業,並在自動駕駛、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礦山等應用場景中推進新的應用示範起到加速作用,讓整個西安的“創新之城”建設穩步向前。

二是,從生態構建看,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一上線,便簽約了眾多項目,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遙感項目、西北工業大學語音大模型項目、陝西師範大學“MindSpore研究室”等,充分發揮了“中心”定位與科技價值,快速推動了規模化的項目合作與發展。可以說,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在為當地的高校、企業、科研機構搭建了一個全新的互動交流平台同時,未來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共享,也將對整個西安人工智能產業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起到長期的促進作用。

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 天天要聞

焦李成

對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焦李成表示,遙感的發展關係到國家發展戰略,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全國最早開始做雷達遙感解譯研究與應用實踐的高校,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而華為擁有業界領先、全棧自主的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台,希望未來雙方共同攜手,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基於雁塔區主導籌建的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能夠快速推進智能雷達遙感科研項目合作,打開遙感應用領域的巨大產業空間。

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 天天要聞

(張艷寧)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兼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艷寧也強調,西工大背靠秦嶺,所謂“秦嶺無閑草”,每種生物都有各自的靈性,秦嶺的濃厚本土文化需要政、產、學、研、用各領域共同探索方式方法將它傳承與發展,希望能夠依託華為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台,開拓更多領域的技術合作,建設數字秦嶺。 此外,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與陝西師範大學共建的“MindSpore研究室”,也能充分發揮該校在文化科技、教育科技領域的優勢,並基於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台,共同開展開源數據集、深度神經網絡算法、文化教育特色相關場景、生態社區等建設。

三是,從區域發展看,隨着數字經濟的到來,人工智能在產業轉型和升級中重要性也越來越高,而中國很多區域城市未來發展數字經濟的潛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將取決於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情況,而西安在西北地區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不僅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主戰場”,同時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東起點,科技、人文等各項要素較為齊全,對周邊城市發展數字經濟也有着極大的帶動作用。

同樣,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上線,也是整個西北地區向人工智能邁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相信在未來該中心在助力雁塔區“一區五城一根本”的戰略布局,支撐大西安“6+5+6+1”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的同時,也將會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西北的一個“新引擎”,並在未來輻射至更為廣闊的西北地區,在整個西北地區數字經濟跨越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中貢獻出更多的價值。

客觀地說,人工智能發展已經進入與行業深度融合的階段,AI計算能力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城市最前沿的計算能力。因此,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未來將發揮出更多的“頭雁效應”,在產業創新,生態構建和區域協同中釋放出更大技術創新力量,為西北地區乃至我國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出擁有無限想象空間的新產業、新經濟和新模式。

算力進化築牢數字經濟底座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全聯接2021上,包括西安在內的21個城市的代表還聯合點亮“人工智能算力網絡”,未來通過“一網絡”實現“算力、數據、生態”三匯聚,支持模型、數據、應用在區域間的高效互通和可信流動,也將會讓科研創新更高效,讓人工智能與產業的融合更深入,同時也能以“共建、共享、共促”的新方式推動中國AI產業的發展。

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 天天要聞

事實上,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可謂“應運而生”,它出現的大背景是,隨着各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不斷發展,但不同區域AI算力使用存在波峰波谷情況,各中心技術標準不統一、AI相關技術優勢很難跨區域互補,且AI大模型的研發具備階段性、高密度等算力使用特點,因此各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之間算力網絡互連、資源共享、協同調度已成“大勢所趨”。

而人工智能算力網絡,正是藉助算力網絡將各地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連接成網,動態實時感知算力資源狀態,實現統籌分配和調度計算任務,構成區域內可感知、可分配、可調度的AI算力資源,以“一網絡”實現“三匯聚”——算力匯聚、數據匯聚、生態匯聚

那麼,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到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背後,究竟意味着什麼呢?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做觀察:

首先,是能夠有效地推動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像水和電一樣,在城市產業賦能和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比如,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這樣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化解企業面臨的諸如缺乏模型訓練所需的數據、算力基礎架構能力不足、以及人工智能應用方案的成本過高等挑戰;另一方面,新型城市基礎設施,也能夠在各地的產業創新和產業發展中,插上更強勁的人工智能算力的翅膀,推動區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得更快、更遠,最終全方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人才創新動力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其次,更一步地,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到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形成,也能以更為強大的算力資源,推動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與創新。特別是近年來,算法模型的複雜度出現了指數級的增長趨勢,某些模型已經逼近人工智能的算力極限,OpenAI最近公布的史上最大AI語言模型GPT-3不僅模型尺寸增大到了1750億,數據量也達到了驚人的45TB,而通過算力資源的進一步匯聚,也能夠釋放出更大的算力能力,加速推動AI在無人駕駛、智能製造、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創新。

從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進化與演進 - 天天要聞

最後,藉助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互聯互通”,還能進一步優化我國的人工智能算力布局,實現各區域算力資源共享,更好地促進AI技術生態和商業生態的發展,最終在全國打造出全新的AI算力生態。

總的來說,經過多年的持續積累,加速積累的技術能力與海量的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開放的市場環境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但同時也對算力資源提出更大的挑戰。而在此過程中,以西安為代表的城市,通過不斷提升算力資源的規模能力,同時積极參与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建設,一定會在中國智能化轉型的新進程中,築牢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底座,其價值可謂“不止於現在,更關乎未來。”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7款新品!華為這次的瓜,真的太大了! - 天天要聞

7款新品!華為這次的瓜,真的太大了!

時間已經來到了5月份,距離華為新品發布會的召開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華為官方之前就已經宣布,在5月份會發布新品。比如華為鴻蒙PC,還有尊界S800。那麼,5月份的華為新品發布會,到底會發布哪幾款新品呢?在這裡,毒哥和大家盤點一下。第一款新品,
華為Mate80Pro如果長成這樣,肯定再次賣爆! - 天天要聞

華為Mate80Pro如果長成這樣,肯定再次賣爆!

作為華為年度壓軸大戲,華為Mate80的消息也越來越多了。有網友投稿了一組華為Mate80Pro的渲染設計圖,想讓毒哥和大家分享一下。毒哥看了之後,覺得這個創意設計確實非常哦漂亮。那麼,在這裡毒哥結合渲染設計圖,和大家匯總一下目前華為Mat
769元!華為這款1TB新品,是來搗亂的嗎? - 天天要聞

769元!華為這款1TB新品,是來搗亂的嗎?

前幾天,毒哥給大家介紹了華為新上架的一款固態硬盤嘛。這款固態硬盤,全稱叫做華為坤靈eKitStor Xtreme 200 SSD,售價為599元。華為這款固態硬盤的優勢也很明顯,M.2 2280的外形設計,兼容性很好。支持NVMe 2.0協
5月又一款新機官宣:5月8日,正式發布 - 天天要聞

5月又一款新機官宣:5月8日,正式發布

隨着新機市場不斷更新,今年所發布的新機大部分圍繞着影像和遊戲方面,並且湧現出不少核心技術,主要是提升定向性能。影像核心有影像系統、影像芯片、AI影像功能等,而遊戲同樣推出遊戲芯片、性能引擎、獨顯芯片等,向著專業級別發展,提升新機競爭力。
守護袁昆:企業互聯網營銷推廣有什麼絕招? - 天天要聞

守護袁昆:企業互聯網營銷推廣有什麼絕招?

(文/守護袁昆)經常有朋友問到互聯網營銷推廣有什麼絕招,現在做互聯網營銷有什麼新技巧和新渠道。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解釋的太多最後得到一個反饋結果:有絕招不願意公開。互聯網營銷推廣有技巧和方法嗎?這是肯定的。互聯網營銷推廣有絕招嗎?什麼才算絕
假期 我選擇在家當“賽博熊貓飼養員” - 天天要聞

假期 我選擇在家當“賽博熊貓飼養員”

五一朋友圈攝影大賽已經開賽,本“前參賽選手”選擇提前退賽。與其去景區表演“人類遷徙”,不如宅家干點別的。玩手機、打遊戲、看電影?格局打開,我選擇在家當“賽博熊貓飼養員”。宅家往沙發上一躺,身邊還有隻圓滾滾的電子熊貓24小時待命,治癒值直接拉
這個五一,用長虹熊貓AI TV rua熊貓可太香了! - 天天要聞

這個五一,用長虹熊貓AI TV rua熊貓可太香了!

五一正確的打開方式:在家沉浸式吸熊貓,這可太香了!長虹電視不久前發布了新品長虹熊貓AI TV,本熊貓愛好者正好想買新電視,美美下單。沒想到,五一派上了大用場。不得不說,長虹真可以,我願稱它為“沉浸式熊貓周邊”。
小米又一款頂配Ultra終於來了,有點刺激啊 - 天天要聞

小米又一款頂配Ultra終於來了,有點刺激啊

最近機哥經常聊到,下半年會出很多旗艦小平板。 9 英寸不到可以一手掌握的大小,對於遊戲黨來說,確實比常規大屏舒服太多。 但有的機友覺得,小平板看視頻不得勁,問機哥有沒有更大更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