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I 黑黑
我要讓全天下的人記住我的名字
宋初,江南。
南唐首都金陵的貢院,一群人圍在門外——今天是三年一度的科考放榜的日子,有的人焦躁不安,有的人故作鎮靜,大家交頭接耳,壓抑的情緒瀰漫在整個貢院外的空氣里!
突然,一個中年人的出現引起了人群的一陣騷動。
來人雖然清瘦但精神矍鑠,洗得發白的青衫難掩他的臉上大寫的兩字——自信!
“樊兄,此次考題‘三江既入’解,正中您的下懷。今年肯定高中魁首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向來人拱手道。
“是啊!以樊兄名滿江南的才氣和冠絕天下的文章,十年前就該中榜。”另一人附和道。
青衣男子並沒有理會他們的恭維和議論,兀自走上貢院門口的台階。
恰在此時,貢院的大門轟隆隆打開,裡面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開榜了!”
男子打了一個激靈,也顧不上剛才排得井然有序的隊伍,第一個沖了進去,頓時,人群蜂擁而至,直撲到院子里一堵貼着紅紙的石牆前,有人大叫:“蒼天啊,我終於中了!”
有人大喊:“我中了!二甲第十名!
也有人氣得大罵:“又陪考一次!”
剛才的青衣中年人趴在石牆上,今年的三百多名中進士的人裡面怎麼沒有一個姓樊的?一定是剛才沒看清楚!
他又睜大了眼睛看了一遍,沒有,這不可能!於是他又從頭到尾仔細找了一遍,還是沒有,天慢慢暗了下來,周圍的人越來越少。
突然一雙大手從背後一把扯住了青衣男子的衣領,瓮聲瓮氣道:“天都黑了,我們要關門了!看你個窮酸相也不會中榜,別看了!”
青衣男子這才轉過身來,眼前的一切有點兒模糊,他只看見一個黑衣莽漢手執掃帚正兇狠地看着自己。
又沒中!
青衣男子輕嘆一聲,這一切都結束了,二十年苦讀換來名滿江南,卻進不了廟堂,時也!命也!
想到這裡,男子揮拳向眼前的石碑砸去,頓時鮮血四溢,洇濕了眼前的皇榜。
“你居然敢污損皇榜,罪該萬死!你叫什麼名字?我這就去上報,治你個大不敬之罪!”剛才的黑衣莽漢嚇得面如死灰,大聲呵斥道。
青衣男子哈哈大笑,轉身向貢院門外走去,邊走邊大聲道:“我姓樊名若水!遲早有一天,我要讓全天下的人記住我的名字!”
公元974年,宋朝皇帝趙匡胤決定派名將曹彬為統帥,征伐南唐。
在出征之前,趙匡胤把曹彬叫到皇宮特賜給他一把尚方寶劍並曉諭群臣:曹元帥此次出征事關國家大局,特賜給他這把尚方寶劍!憑此劍曹元帥可斬副將以下各級將領,無須請示!
經過滅蜀之戰,曹彬一戰成名,成為宋初繼慕容延釗之後又一位難得的將才,但此次出兵,曹彬並沒有全勝的把握。
他深諳南唐地處江南水鄉氣候溫熱,境內河網密布,再加上長江天險橫亘千里,想靠北方的
兵及騎兵取勝,談何容易。
最主要的是,南唐有一支天下戰鬥力最強的水師,縱橫江南幾十年,當年後周世宗柴榮兩次南征都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是這支水師在關鍵刻發揮了作用。
所以要想取勝,必須訓練一支能夠與南唐水師實力相當的水軍!
於是曹彬決定兵分兩路,自己帶領副將李漢瓊等先赴長江上游督建水師,另外派大將潘美帶領步軍後行。
但曹彬到了荊南之後遇到了一個難題——自己帶來的李漢瓊等人都是北方人,對於水師作戰經驗有限,要想短期內建造戰船、訓練出一支能實戰的水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這時,趙匡胤給曹彬送來了一個人,此人的到來直接決定了此南征的成敗!
此人的名字就叫樊若水!
經過上次貢院風波之後,樊若水終於決定不在這裡考了!可是,不在這裡考能去哪裡考?樊先生很快找到了下家——大宋,當今的天下又不只是你南唐李氏的天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樊若水決定去大宋參加考試!
可是,此時的樊若水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自己的“國籍”是南唐,在大宋也沒有學籍啊,沒有學籍就不能參加考試!
而要想辦理學籍,則需要大宋皇帝親自審批,既然大宋皇帝趙匡胤說了算,那就只有賄賂一下大宋皇帝了,可是人家趙匡胤是當今天下最大的地主,家裡什麼珍寶沒有,禮物輕了人家不會收的,說不定還會被亂棍打出來。
既然送禮,就要送全天下最重的禮物!樊若水想了很久,天底下能人趙匡胤法眼的禮物也許只有一個——南唐江山!
樊若水,江南一介書生,卻要把南唐當作禮物獻給趙匡胤,這個想法出來的時候,估計他把自己也給嚇了一跳。
可是樊若水是個說干就乾的人,他知道趙匡胤覬覦南唐國土已久,只是由於兩國被長江天險所隔,江北又沒有有實力的水軍,所以一直遲遲不肯發兵江南。
既然宋軍懼怕長江天險,那我就給他修一座“長江大橋”!既然宋朝沒有水師,那我就送它一支能夠戰無不勝的水軍!
打定主意要賄賂大宋皇帝的樊若水,從此不再讀那些經史子集文科類讀物,而是開始研習戰船建造、橋樑設計、水文監測等理工科教材。
幾年下來,他竟然成了這方面的專家,可是這還不夠,他還需要長江的第一手水文資料,尤其是長江最窄處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周圍的水文情況,這裡是發動渡江作戰的最有利位置。
可是長江采石磯作為南唐的重要軍事設施,怎麼會允許一個書生去測量呢?別說測量,就是靠近估計都很難!既然常人不能靠近長江,那就別做常人了!
於是樊若水狠了狠心,通過熟人介紹走進了采石磯旁邊的廣濟寺要出家!古時候出家為僧還算簡單,手續辦理也不複雜,何況樊若水通過熟人介紹,又為寺廟捐贈了一大筆錢,終於順利成為該寺的一名僧人!
當和尚也要送禮,苦命的樊若水只好把苦往肚裡咽,不過他堅信,現在這個世界欠他的,以後趙匡胤都會加倍還給他!
當了和尚的樊若水每天並不念經,也不打坐參禪,誰讓人家是走後門進來的呢,方丈不管也就無人過問!
樊若水當了和尚後,每日的工作就是一大早帶着魚竿跑到山腳下的江邊上釣魚,這個畫面就比較詭異了,一個不吃葷的光頭和尚,整天坐江邊釣魚。
不管怎樣,反正樊若水沒有遇到阻撓,他有時候還會坐上小船,來回奔波於江上,傍晚方歸。
用這種方法,樊若水在江上奔波數月,竟然把采石磯周圍數十里的面寬度測了出來,並且寫了一本書,他為這本書取了一個很牛的名學《橫江圖說》。
督軍造船的本領有了,臨險架橋的技術會了,《橫江圖說》也繪完了,現在的樊若水還有最後一件事情要做——偷渡!
樊若水的偷渡計劃很成功,他很快見到了大宋的皇帝趙匡胤。
當呈上自己的《橫江圖說》時,他從趙匡胤的表情變化中就已經猜到了結局——學籍有了!
趙匡胤的表現比樊若水預想的還要大方,不僅給了他學籍,允許他在宋朝參加科舉考試,而且直接給了他一個官:不用等着中進士再效力國了,直接去曹彬軍中吧,就這樣樊若水來到了曹彬的大營中!
在樊若水的指揮下,工匠們很快造成了黃黑龍船數千艘,龍船沿着長江順流而下,舶舵蔽天,殺奔南唐。
公元974年八月,曹彬的水軍一路順江而下,一戰,攻破池州,池州守將敗逃,隨後曹彬揮師南下,二戰,攻打銅陵,南唐銅陵守軍全軍覆沒。
三戰,曹彬攻克江北重地石牌口,駐軍江北,奪取采石磯北岸,此時潘美帶領的大宋步兵連克數寨,與曹彬在采石磯會合。
樊若水修習橋樑建造技術十幾年,現在終於到了用武之地,他根據當年積累的水文資料,命令大軍把原來的那些巨筏相互連接,以當年江內所沉巨石為橋墩固定巨筏,只用了三天時間,一座頗有現代感的“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了!
十一月,曹彬指揮潘美的大軍作為長江大橋的第一批“乘客”順利渡過長江,殺奔南唐的增援部隊。
十二月,宋軍直搗南唐的軍事重地白鷺洲,白鷺洲陷落,公元975年一月宋軍攻打新林港,新林港淪陷。
此時宋軍已經兵臨南唐首都金陵城外,南唐朝廷危如累卵,趙匡胤只需要再動一下手指頭,南唐方圓千里的國土就是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