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江陵府安眾縣有一位樵夫,名叫周興。他自幼沒了爹娘,從小就靠着村民接濟長大。
為了能夠獨自生活下去,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跟着村裡的老樵夫一起上山打柴。
一晃七八年的時間過去,周興已經成為一個老實穩成的小伙。而他也沒有忘記報答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鄉親。
然而,周興已經二十五歲,卻至今仍是孤身一人,眾人雖然可憐他,但是也嫌棄他家窮,不肯將女兒嫁給他
而周興對此,也是百感交集,看着村裡與他同齡的男子都已成家,他覺得自己若是不成家,怕是以後都無顏面對已故的父母。
不過,姻緣之事也急不得。周興只能聽天由命,走一步看一步。
然而他沒有想到,一次在下山回家的路上,他出手救下一位姑娘,卻讓他差點丟了性命。
這天上午,周興吃過早飯,便提起柴刀出門。他來到自己經常打柴的地方,開始動起手來。
幾個時辰之後,一捆木柴就已經砍好,他將木頭捆結實,背到肩上就下山而去。
從山上到周興家,中間有十里路,而他知道還有一條下山的捷徑,從那條小徑走會更近一些。
他經常從那條小徑走,對路線已經熟記於心,所以他這次也是準備從小路回去。
途中經過以一片河灘,他停下來坐在石上歇息,突然目光突然被一個東西吸引,看到遠處的蘆葦中,似乎露出來一塊什麼東西。
他膽子大,放下木柴就走近過去,而靠近之後他才看清,那從蘆葦里露出來的,竟是一個人。
準確來說,是個年紀與他相仿的女子,此時正躺在蘆葦附近的河灘上。
若是外人見到,恐怕會嚇上一跳,但周興自小膽量就勝於常人,並且不怕惹上麻煩,便徑直走了過去,將女子從地上扶起。
那女子緊閉雙眼,臉色蒼白,但身上看起來似乎沒傷,周興上前探了對方的鼻息,萬幸的是還有呼吸,而她之所以昏倒在這裡,不知是因為天冷還是由於飢餓。
此時正值深秋,姑娘雖然已經來到河灘,但是鞋子還在水裡泡着,若是不理會,等到晚上,恐怕也會凶多吉少。
此時,周興想了想,也顧不上什麼男女授受不親,他蹲下來背起了姑娘,將自己的木柴藏在蘆葦中,接着就一路跑回了家。
回家後,周興將姑娘背回了自己的房間,他家只有兩間屋子,其中一間堆滿了雜物,也來不及收拾,所以只好讓那姑娘先放在自己屋裡。
隨後,他見那女子遲遲未醒,便急忙跑到鎮上去請郎中,而郎中得知情況,也急忙跟着他趕來。
周興帶着郎中來到床前,郎中先是診脈,過後說道:“這位姑娘雖然脈象虛弱,但是身體倒是沒有什麼大礙,你去廚房燒些熱水,給她煮碗熱湯喝就行了。”
郎中又留下一些補氣的藥材,便離開了周家,而周興忙裡忙外,到了晚上,姑娘終於呼吸平穩了許多,面色也變得沒那麼蒼白了。
雖然姑娘還沒醒來,但是眼見她身體情況有所好轉,他便放心的帶上被子,到廚房去睡。
直到次日晌午,周興做好了飯,那位姑娘才終於悠悠醒來。
而那位姑娘見到自己睡在陌生男子的床上,一開始還很惶恐,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兒,但當周興告訴她經過後,她才逐漸放心。
周興見她意識清醒,便招呼她下床吃飯,而那姑娘下床之後,忙朝着周興跪謝道:“小女子多謝公子出手相救!”
周興哪受過這樣的待遇,嚇得口中連說“使不得”,趕忙將對方扶了起來,攙扶着她坐下。
而吃過飯後,周興這才問她為什麼會倒在山上附近的河灘,那女子才緩緩道來。
原來,這位姑娘名叫趙燕娥,家住滄州,與母親一起來江陵府探親時,遇上了劫匪,她引走了劫匪,讓母親得以逃脫,後來兩人卻因此失散。
趙燕娥在逃走的途中,為了甩開劫匪,只能爬山走險路,然而卻失足滾落斜坡,掉進一條河裡。她再次醒來,就已經是在周興家中了。
周興想,那河灘位置偏僻,趙姑娘應該是被河水衝進了蘆葦中,這才恰好被自己發現,並被他救回了家中。
而滄州離這兒有上百里的路程,眼下趙燕娥身體虛弱,不能趕路,所以周興便說讓她暫時住在這裡。
而趙燕娥看着眼前這位男子忠厚老實,心想應該不是壞人,便答應下來。
就這樣,趙燕娥在周興家住了下來,而她這一住,就是半年的時間。
趙燕娥雖然外表嬌滴滴的,看上去是大戶人家的姑娘,沒想到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打掃屋子她都很在行。
而周興每次從外面忙完回來,趙燕娥都已經做好了飯在家裡等他。
日子久了,周興也習慣了趙燕娥的照顧,將她當成了家中的一份子。而趙燕娥這段時間也沒有主動提離開的事,他也沒多說什麼。
趙燕娥長相好,性格好,又很勤勞能幹,村裡的人都勸他趕緊將趙燕娥娶了。
而周興那邊,他覺得自己配不上趙燕娥這樣的好姑娘,但要說他一點想法都沒有,也不現實。
後來,還是趙燕娥主動向他表明心意,說自己即將與他分別,而之所以她之前不提起離開,是怕自己回去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他。
周興又何嘗不是?他壯着膽子,說想娶她為妻,趙燕娥紅着眼睛,說道:“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我不能自己做主,還需告知父母。”
周興心想也是,便沒有再強求她,之後趙燕娥忽然又說道:“周公子可否和我一起去往滄州,見一見我父母,得了他們的答應,我們便能成為一對夫妻。”
這正是周興的想法,他也沒多想了就答應了,隨後兩人將家裡收拾一番,幾日後就起身趕往滄州。
從江陵府到滄州多是水路,兩人乘了幾天船,又趕了半個月的路,才終於抵達滄州。
到了這裡後,周興才發現,趙燕娥家裡的情況,與他相比確實是天差地別。而趙燕娥家在這滄州,雖然不算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不過也過得殷實,比他家窮苦的日子好上太多。
趙燕娥看到自己家就在眼前,心裡一陣歡喜,她快步走上前去,敲響大門,不一會就有兩位僕人將門打開。
僕人見到門外站着的,竟然是自家失蹤了半年的小姐,頓時心中又驚又喜,忙朝着院子里喊道:“老爺,夫人,小姐她回來了!”
片刻後,一位穿着體面的中年男子與夫人一起,從院子里走來。
趙老爺見到女兒,激動的緊握着女兒的手,而一旁的夫人也高興的抹着眼淚。等到他們心情平復之後,這才注意到女兒身後還站着一位男子。
趙父問向女兒,這人是誰,趙燕娥臉色一紅,低聲說道:“爹,這位是周公子,是他在半年前救了女兒一命,女兒這才能回來見你。”
原來是女兒的救命恩人,趙父頓時對周興禮遇,讓管家前去配上酒席好好招待,而周興也被安排到後院的一個房間。
吃飯時,趙父不停地向周興敬酒,周興很少喝酒,但是今天還是喝了幾杯,而趙父也趁機了解了他家裡的一些情況,在得知他家離這裡很遠,他還讓周興在這裡多住幾天。
周興心想,他與趙姑娘的事情應該找個機會再說,這事急不得,也答應過幾天再離開。
而幾天後,趙燕娥也向父親說了,她想嫁給周興這件事。
沒想的是,她本以為父親會不同意,誰知道這次父親卻親口答應下來,說他同意這門親事。
而趙燕娥問其原因,趙父說道:“經過這幾日的觀察,周公子確實是一個心地善良又老實穩重的人,將你託付給他,為父倒也放心。”
“只是有一點要他答應,他以後就搬到滄州來住,這樣以後要見你也方便。”
後來,趙燕娥將父親的要求說給周興聽,周興想了想,也決定答應。他本就是一個人獨自生活,在哪裡居住都一樣,只要身邊又趙燕娥陪伴就好。
就這樣,周興與趙父講話說明,而趙家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女婿,也並沒有展現出多少抵觸。眾人心裡都還挺高興的。
然而卻有一個人在得知情況之後,氣得大發雷霆,當天晚上就來到趙府,阻止趙燕娥嫁給周興。
此人正是趙燕娥的表哥嚴敬,他喜歡趙燕娥已久,一心想娶她為妻,卻被突然出現的周興橫插一腳。
嚴敬向姨父說出心聲,而趙父嘆聲說道:“之前怎麼沒聽你說起過這回事?如今我已經答應了周公子,這可怎麼辦!”
嚴敬大聲說道:“那個周興,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窮小子,雖然他救了燕娥,姨父多給他一些銀子,打發他回去就是了!”
在嚴敬心裡,自己與趙燕娥更為般配,且姨父家裡的生意,一直都是有自己打理,自己才是最有資格娶趙燕娥的人。
他以為姨父會很自然答應自己的提議,沒想到趙父卻婉言俱道:“這件事,還得聽聽燕娥的想法,我回頭在跟她商議一番。”
等到嚴敬離開之後,趙父又喊來女兒,詢問她的意思,趙燕娥說道:“父親,女兒只願意嫁給周公子,而且女兒已經跟他一起生活了半年!”
趙父見女兒堅決,心中便坐下決定,找個機會跟嚴敬說了這件事,誰知嚴敬心中不服,將注意打到周興的身上。
這天,周興剛從外面回來,迎面撞上一位男子,那男子眼神兇狠,盯着他看了一眼,問道:“你就是周興?”
周興回答稱是,他心想自己從沒見過這位男子,他為何這麼看着自己。
而那男子聽到周興承認,便說自己是趙燕娥的表哥,讓他趕緊離開滄州,燕娥她是不會嫁給你的。
周興這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最近趙燕娥經常向他提起過的表哥嚴敬。
他聽說過嚴敬的事情,便不想與他計較,告別之後就準備回家,此時嚴敬盯着他離開的背影看了一眼,隨後一個惡毒的計謀在心中悄然浮現。
周興回去之後,沒有向趙家的人提起剛剛的事情,吃過晚飯就回到自己的房間。
不知是不是由於住不習慣,他這幾日感覺身上總有些不舒服。
而他剛要入睡,忽然就聽到外面有人敲門,便起身將門打開,門外是一位端着托盤的僕人。
那家丁說道:“周公子,老爺聽說你最近身體不好,特意讓我們煮了湯藥給你送來。”
周興伸手接下,正要飲下去,忽然見那位僕人的左手虎口上有繭,心中便知道這不是一般人,而是長期使刀的人。
而這位僕人,他來到趙家這麼久從未見到過,難道是外人假扮的?
如果真是外人假扮的,那麼他能混進趙家,顯然跟趙家的人有關係,說不定跟上次想害趙燕娥的人有關。
周興正想着怎麼解圍,忽然聽到屋內傳來“吱吱”聲,他故意裝作害怕的樣子,將手一松,茶杯頓時跌落在地上,杯子里的水都灑在地上。
“哪來的老鼠,真是嚇我一跳!我平時什麼都不怕,就怕這老鼠。”
“兄弟莫怪,辜負了趙老爺的好意,可否請你再去為我端一碗?”
那僕人看了老鼠一眼,老鼠早就不見蹤影,他不動聲色的說道:“周公子稍等,我去為你端來。”
僕人轉身離開,而周興見那僕人走遠,趕緊跑到趙父房間,對他說有人假冒僕人混進家內。
趙老爺一聽,頓時讓人守在院子里,等到那位僕人端着托盤再次出現,瞬間動手將他按在地上。
趙老爺領着管家前來確認,那人果然不是趙府里的僕人,而趙老爺讓人抓來一隻老鼠,將那杯子里的湯藥餵給老鼠喝,結果那老鼠不多時就沒了動靜。
後來,趙燕娥得知情況,見了那人一眼,而她瞬間認出,那人正是當日想要害他的匪賊之一,便向父親說了這件事。
之後,趙老爺領着那人去衙門,經過縣官大人審訊,那人的身份確實是山匪,而他之所以去趙家,是受嚴敬指示。
他便命捕快將嚴敬也抓來,在事實面前,嚴敬終於承認自己的所為。
原來,嚴敬與趙夫人關係很好,他也喜歡趙燕娥,然而他聽姨母說,趙老爺想給趙燕娥找個上門女婿,以後接手家裡的生意。
嚴敬心生不滿,得知姨母與趙燕娥將去外地探親,便與匪賊一起,策劃這一切。
而他原來的計劃,本來是想當山匪抓住趙燕娥與姨母之後,自己再出手相救,這樣一來,趙老爺或許對自己的印象就更好,自己也順勢提出要娶趙燕娥。
結果趙燕娥卻引開賊人,逃到山上去,最後還成功逃脫,這才讓他的計劃沒有得逞。
而嚴敬仍不死心,他又通過姨母,得知周興最近身體不好,便讓人假扮僕人去送毒湯給他喝,若他不喝,便讓那人強行給他灌進去。
誰知周興心細,發現了他的計謀,故意打碎了茶杯,讓他再去給自己端一碗,拖延了時間,去通知趙老爺,這才讓僕人的身份識破。
自此,嚴敬終於自食惡果,而趙老爺也在幾個月之後,將女兒嫁給了周興。
後來,周興接手了趙家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好,幾年後跟趙燕娥生下兩兒一女,此後平安而終。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傳奇小故事,多來自於坊間奇聞、傳說、志怪小說、戲曲、傳奇等,作者本意是為了傳承中國民間文化,切勿相信真實性,也不要封建迷信!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