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環是個大富翁,非常有錢,家裡良田房產遍布縣城。唯一可惜的是,他一直沒有後代,原配妻子連氏一直沒有生養,還非常跋扈,不讓他納妾。
四十多歲後,段瑞環有些着急,就偷偷和一個婢女搞在一起,想等婢女懷孕,直接轉為妾氏。但是沒想到連氏知道後,一刻都不能容忍,直接打了婢女一頓,然後賣給了臨縣的欒家。
至此,段瑞環也就絕了要後代的念頭。但是他無後,家族的子侄就天天上門欺負他,強要財物,他想從子侄中過繼一個,可人太多,相互阻撓,一直不成。
忍了些年,段瑞環六十歲,連氏實在不願受氣,放下妒心,給丈夫買了兩個妾,老段頭也挺厲害,沒多久,兩個妾都懷上了。一年後,一個生了兒子,一個生了女兒,然而沒樂呵幾天,兩個孩子都夭折了。
老段頭直接一病不起,子侄們直接上門拿東西,連氏阻止,卻被子侄們罵哭。沒多久,老段頭氣死了,子侄們更是直接要瓜分家產,連老頭的葬禮都不想管。
正當連氏哭鬧時,有個青年跪倒段瑞環棺材前跪拜,並自稱是老段的兒子,原來他是當年連氏賣出的那個婢女所生。
他在欒家長大成人,還考中了秀才,只是他養父死了後,人家親兒子們分家不願帶他,他娘,也就是那個婢女,告訴他親生父親家裡更有錢,於是他就想回來認親,沒想到老段竟然死了。
連氏聽說後,也管不了太多,也沒爭論真假,高高興興認下青年,她是吃了太多沒兒子的苦,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怎能放過。
於是,青年改名段懷,把母親妻子接了過了,為老段頭髮喪,然後和連氏一起生活,從此段家那些子侄也再不敢來。
雖然段懷認祖歸宗,但段家子侄並不想放棄,一直放話說段懷是個假貨,是想霸佔段家家產。
段懷氣憤,一紙訴狀告上縣衙,要討回段家子侄們霸佔的財物。別說,連氏還挺厲害,有了兒子撐腰,老太太到了大堂也不害怕,陳述厲害,條理清晰,哪個人什麼時候拿了什麼東西,說得一清二楚,段家子侄們根本無法反駁。
縣令便判令子侄們返還財物,又打了每個子侄二十大板。
官司以後,再沒子侄敢欺負段家,連氏還給兒媳孫媳立下家規,三十歲後還沒兒子,則要給丈夫娶妾,沒錢就變賣家財,無論如何也要生個兒子,以免受外人欺負。
雖然段家沒有兒子被親戚欺負,但古代親戚之間也不都是如此。
有個叫蔣稼的人也是沒有兒子,他的妻子毛氏也是跋扈,生不孩子,也不讓丈夫納妾。
蔣稼有哥哥嫂嫂,常勸毛氏給蔣稼納妾,毛氏不聽,還放話寧願絕後,也不要有女人跟自己爭寵。這樣一直到四十歲,毛氏年老色衰,也不再擔心爭寵的事,反而更憂心沒孩子,將來無人養老。
毛氏想到嫂子家有好幾個兒子,就想過繼一個,一天嫂子家最小的兒子到他家玩,夫妻倆就用好吃的逗弄孩子,問孩子是否願意當自己兒子,孩子見有好吃的自然滿口答應。
孩子回家,毛氏的嫂子自然知道了這事,他們倒不是不想過繼,不過他們更想讓自己弟弟有親生兒子,於是想了一招,告訴孩子再去的時候,要說不願意,問為什麼,就答,等你們死了,家產還不都是我的。
這天,將稼出遠門,小孩又去叔叔家玩,毛氏還是拿好吃的逗弄,小孩也聰明,想起父母的話,照說了一遍。
毛氏大怒,立刻把小孩趕了出去,然後找來媒婆,給丈夫買妾,不過價錢太高,家裡錢不夠,正當她猶豫時,媒婆卻主動借錢幫着買了下來。
等蔣稼回家,見多了個妾,深感奇怪,就問怎麼回事,毛氏將小孩的事說了一遍,蔣稼大怒,也不再跟哥哥嫂嫂來往了。
新買的妾很能生養,一年一個兒子,連給蔣稼生了三個兒子,夫妻倆都十分高興。只是有一件事,毛氏一直惦記着,那個媒婆不知為什麼,一直沒來要錢。
他們心存感激,就帶夠了錢去了媒婆家,誰知媒婆竟然告訴他們,錢是蔣稼哥哥借的。
蔣稼醒悟,這才明白了哥哥嫂嫂的用心良苦,急忙趕去哥哥家拜謝,從此兩家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