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啥稀罕事都有,親兒挑燈籠給親爹娶媳婦,娶的不是後娘,還是他親娘。.說起來這事是夠稀罕的。
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挑燈籠是咋回事,上歲數的人都見過,過去成親都是用四個木軲轆的太平車,上邊用箱和席紮起來,扎得像個轎頂,前邊掛紅氈,後邊蒙上花單子。迎親起得早,要有四個挑紅燈籠的。
兒挑燈能給爹娶親,說給誰聽誰也不信。在過去,當閩女的不出三門四戶,男女連見面都辦不到,只能等入了洞房,倆個人才能看誰長的啥模樣,男女不成來, 哪來的兒啊?說起來這事還真有。
很早以前,東庄個小男孩叫石頭,西庄有個小女孩巧蓮。東西兩個庄,村挨村,地連地。石頭和巧蓮七,八歲的時候就認識,他們在一塊割草、拾柴禾。兩人同歲,石頭比巧蓮高一頭。無論哪一回割草,都是石頭把巧蓮的籃子割滿,再給自己割,他有勁。年齡一大,巧蓮就不出門了,閨女了大,再出門人家笑話,只能在家紡花、織布、干針線活。石頭和巧蓮也就見不着面了。
倆人長到十八、九歲,媒人米給石頭提親,提的正是西莊上的巧蓮。兩家老人都認識,都覺着蠻好。石頭聽說,喜得夜裡光做夢,慢慢地人瘦了,白天沒精神,光想見巧蓮,又不敢對人說。家裡爹娘不知道,只想是幹活累的,秋收大忙,也不叫他下地,讓他在家歇着。石頭在家坐不住,偷偷溜到西庄,他知道巧蓮家住村南頭,就去了。
石頭不敢進大門,從外邊爬上巧蓮家的牆。往院里一看,巧蓮坐在棗樹底下紡棉花哩!石頭想喊,又怕巧蓮家有人聽見,就慢慢抓住棗樹枝子爬到了棗樹上,摘個紅棗往巧,蓮頭上扔,扔一個沒砸住,又扔一個,這下砸住了。巧蓮只顧“嗡嗡”地紡棉花,沒聽見,這會見一個紅棗落頭上,心裡想着是麻嘎子叨的,拿個棍子去攆,抬頭一看,是個人。雖說十年沒見面,還認識那模樣,知道是石頭,趕緊問:“你咋來了?”石頭說:“ 俺想來看看你!”巧蓮說:“俺爹俺娘都下地砍高梁去了,家裡沒人,快下來,別栽着!”石頭答應一聲,就順着棗樹下來了。
兩人怕外人看見,把大門、屋門都關上,多年沒見面,說不完的話。到底是青年人不懂事,大白天就上床睡覺了。石頭有病,身體弱,出了一身汗,想喝水。巧蓮心疼石頭,
把她娘留的一個西瓜殺開了,叫石頭吃。立秋了, 吃西瓜有點涼,石頭又是弱身子,吃下西瓜就肚子疼,偏偏這時候,巧蓮她娘回來了,在外邊大聲喊門,石頭忍着肚子疼,穿上衣裳,不知道往哪裡藏。巧蓮也嚇得手忙腳亂。石頭肚子疼得厲害、渾身出冷汗,頭一暈,栽到地上沒氣了!這下可把巧蓮嚇壞了,哭不敢哭,喊不敢喊,外邊她娘一聲高一聲低的喊門,沒辦法,巧蓮把石頭往門後頭挪了挪,拿床被單蓋上了,趕緊去給她娘開門。
巧蓮娘問巧蓮在家幹啥哩,把嗓子喊啞了你也不吭聲!巧蓮低着頭不說話,那淚“撲撲嗒嗒”地往下掉。巧連娘一看,知道有事,趕緊往屋裡跑,一進門就看見門後頭床單子底下蓋個人,一隻腳還露在外邊。巧蓮娘趕緊掀開被單,一看是石頭,又見吃那麼多西瓜皮,心裡啥都明白了。她二話沒說,和巧蓮兩個人把石頭抬上床,拿厚被子把石頭蓋好,又趕緊熬了一碗薑糖水,灌給石頭喝。巧蓮娘又是暖又是按,忙了一個時辰,石頭肚子里咕咕地響了一陣子,不大會兒,醒過來了。
石頭睜眼一看,見岳母娘坐在床沿上,羞得滿面通紅,掀開被子跳下床,低着頭就往外跑,巧蓮娘說:“孩子! 別跑,我有話說!”石頭不聽不理,還是往外竄。巧蓮娘猛一拉,拉住了石頭的衣裳襟,“味啦” 一聲,撕下來一大塊。石頭還是跑了。
石頭覺者自己闖了大禍,辦了件丟人的事,害怕回家挨揍,怕莊上人看不起,他妝回家就最每村一個人路山西幹活去了。
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沒幾天就傳開了,石頭爹找不到兒子,心裡急得吃不下飯。他原想: 年輕人臉皮薄,在外邊躲兩天就回來了,誰知過了兩個多月也不見人影。石頭爹坐不住了,到西庄他親家那裡去要人。巧蓮懷孕了, 孩子是石頭的!”說著拿出了石頭的衣裳襟,把那天的事詳詳細細給石頭爹說了個清楚。石頭爹也沒話說了。人家有憑有據,巧蓮懷的就是石家的骨血,總不能叫閨女在娘家生孩子啊!沒辦法,石頭爹就把巧蓮領回家去了。
兒沒回來,倒添了個白胖孫子,巧蓮孝敬公婆,公婆也愛兒媳、孫子,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過得還不錯。
石頭一跑出去就是七年沒回來,有人說他死了,有人說他被招成養老女婿了,還有人說他當了和尚,說啥得都有。這天,他卻背着個大包袱回來了,聽說在外邊發了財。一家人喜得不得了,巧蓮卻抹着淚回娘家去了,石頭爹派人去叫也叫不回來。巧蓮捎回話來:“ 我不能跑着進婆家的門,要明媒正娶,挑紅燈,放鞭炮,套上太平車把我拉回來!這是一輩子的大事,俺還要頂着蒙頭紅子,拜天地哩!”村上人一聽, 人家說的也有理, 沒啥說的,那就這麼辦吧!村上人忙着用箔和席把太平車紮起來,掛上紅氈,蒙上床單子。找四個小孩挑燈籠、找來找去沒找夠,有人見石頭的兒子在人縫裡鑽來鑽去,就說,叫他兒去挑燈籠吧!石頭的兒子也不知道咋會事,就覺得和般大的孩子挑着紅燈籠怪好玩哩!挑着燈籠也和人家一起給他爹迎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