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小夥伴們高高興興地背着書包去了學校,十歲的韓林卻不想上了。因為家裡交不起學費,父親生病一走,家裡欠下好多債。
晚上,李老師來了,面對眼前一貧如洗的家和愁眉苦臉的韓林娘兒倆,頓時什麼都明白了。李老師聲音雖小但分外堅定地說:“明天去上學,學費,我先墊上。”
韓林媽低着頭說:“借錢總是要還的,可我們家這樣子,拿什麼還您啊?”
韓林家院子里長着兩棵柿子樹,是韓林爸生前從別處移栽來的,在村裡算是個稀罕物。李老師看着柿子樹,說:“能還上啊,拿柿子抵好了,我最喜歡吃柿子了。嗯,我算算看……有十個柿子就足夠還債了。”
秋天的時候,柿子掛果了,一個個紅彤彤的像喜慶的小燈籠。韓林爬上樹,找了又找,挑了又挑,最終摘了十個最大最圓最紅的柿子,高高興興地送給了李老師。李老師的債算是還上了。
當又一個開學季到來的時候,韓林家還是窮。李老師再次幫他墊了學費,並說他還是想吃柿子,於是韓林再次歡天喜地地送上十個柿子。
以後也一直如此,初中、高中,一直到韓林考上大學。這時韓林家條件有些好轉了,加上韓林自個勤工儉學,不需要李老師墊錢了,但韓林過年回家時還是送上十個大柿子。
一晃大學畢業了,韓林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他每年都給李老師拜年,給師長拜年不能空手,韓林也提了禮物:十個柿子。
即使後來韓林家的柿子樹老了、死了、不結果子了,韓林拜年時還是送給李老師十個柿子。這十個柿子是他從市場上買來的,渾圓、碩大、艷紅。
有人看不下去了,點撥韓林說:“韓林,你不能光是柿子,可以送別的東西嘛。例如煙酒、補品啥的,或者乾脆送上一點錢。你都這麼有錢了,可不能對老師太小氣哦。”
韓林聽了這樣的話總是認真回答道:“李老師不愛別的,就愛吃柿子。”
韓林不肯送李老師錢啊酒的,可是卻愛資助別人,無論是本村的,還是外鄉的,上不起學的,掏不起醫療費的,韓林都捨得出大錢,一點也不含糊。
再次有人看不下去了,對李老師說:“李老師,你這個學生,叫韓林的,就會送柿子,太過分了。要知道沒有你就沒有他,你對他可是恩重如山啊。”
李老師哈哈笑了,說:“他送我柿子,我高興還來不及哩。”
後來,有一天,李老師駕鶴西遊了。
韓林放下手頭一切事務,星夜趕了回來。在靈堂前,韓林沒有像別的客人那樣出份子錢,也沒有號啕大哭,而是彎腰從隨身挎的包里掏啊掏的,掏出的是柿子,一一擺好。他認真的樣子就像當年坐在李老師的課堂內聽講一樣,一個、兩個……整整十個。可以看出,這十個柿子是精心挑出來的,個個又紅又大,像一顆顆心。
有人想了想,驚訝地說道:“自打第一年送給李老師柿子,幾十年了,無論多忙,無論多遠,韓林過年時總要趕回來給李老師拜年送柿子,一年沒空,年年送。”
大夥靜默下來,幾十年的堅持,東西雖說不貴,但並不是件容易事。韓林開口了:“老師,今年我又資助了幾個貧困學生。還有,柿子我會一直送下去的,年年送,以後就送到您的墓前。”
這時李老師的家人拿出一封信,是李老師的遺言,給韓林的。韓林雙手鄭重接過來,還像當年坐在李老師課堂內的那個小學生一樣,一字一句認真讀道:“韓林,我很欣慰,因為你最懂我,最懂老師這個職業!”(作者 金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