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2022年10月02日14:13:28 故事 1947

文/評書廉頗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春和景明,繁花滿樹。

廬山之下,韋氏大宅,寂寞空庭,晚風吹起滿地殘紅。

兩個少女,偷着焚起一爐香,對着新月,嘻嘻哈哈地往空遙拜。

腳步聲起,廊下轉出個中年儒生:

“又在瞎鬧!

鬼神豈能亂祝?

許下空頭願,欠上一世煩。

人力所能及的事兒,勠力同心而成之;力所不逮,盡人事而聽天命,也就是了……

神鬼幽冥之力,就是規矩之外的東西,藉機使巧,見不得光……

小孩子家家,不知敬而遠之,胡鬧!”

掐指一算,眉頭大皺:

“你倆,這一個月,不許出門!聽見沒?”

倆孩子低了頭,抿着嘴:

“是,四叔……”

男子順手拎起香爐就走,哪知已經燒得燙手,“噹啷”一聲,失手掉在地上:

“你倆小丫頭……這是燒了多少香啊?”

孩子們咯咯咯地笑。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韋四爺,大閑人一個,也不入仕,也不經商,平時蒔弄花草、看看閑書。

佛經也看,道藏也讀,但從不祭拜神佛,用他的話說:

“既無欲,也無求;敬着可以,拜卻不必。”

對於鄉間淫祀,更是嗤之以鼻。

孩子們的心思,卻只在這滿目春色。

一個跟一個商量,一個跟另一個串通,約好了要去踏青:

“四叔老古板,一個月不讓出門……”

那春天就沒了啊!

膽小的那個嘟囔:

“他還嚇唬我,說當心被狼叼了去……”

幾個堂兄哈哈哈:

“這鬧市裡會有狼?也是見了鬼嘍!”

兄弟幾個商定了,明天幫她倆溜出去。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夜裡下過小雨,石板路上一層水珠兒;一枝白杏,從青磚高牆上斜逸而出。

高牆上開了個小門,吱呀一聲,探出個小腦袋,左右望望,又縮了回去:

“外邊沒人,就一個貨郎……你們注意裡邊,四叔別再跟來……”

四五個孩子,有男有女,帶兩三個小廝,背了包裹,提了食盒,車馬也不敢備,雀躍着逃到街上。

起得也忒早,街上真沒人。

兩排高牆,夾條深巷,巷口靠牆,停了輛驢拉的貨郎車。

車夫許是起得早了,也不吆喝,就歪在車轅上,蒙頭打盹。

那頭小驢,噗噗地打着響鼻兒,大眼睛,長睫毛。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一行男女,甫出樊籬,心早就飛了。

眉飛色舞,嘰嘰喳喳。

眾人跟驢車錯身而過,膽小的那個女孩,落在了最後。

蓮弓窄窄,石板濕滑,腳下一踉蹌,雙手無處安放,摁到驢背上,一聲嬌呼。

同行的回身相幫。

那頭驢猛地咧開嘴,頭一擺,叼住了女孩的前襟;再一擺,甩到了驢背上,拉起車就跑。

眾人驚愕之餘,啞然失笑,嘻嘻哈哈地去追。

驢拉着車,越跑越快,瘋了一般,眼看要出巷子,追不上了。

都傻了。

斜刺里跳出了四叔,掄條鐵戟,對着驢頭就打。

驢吃了一嚇,甩脫了女孩,轉身要逃。

韋四爺搶上去,一把拽住驢的轡頭。

驢左右掙不脫,昂地一聲嘶叫,嘴越咧越大,大到匪夷所思。

驢嘴裡,猛地掙出一頭狼來,落在地上,頸毛蝟起,牙爪咆哮,做張做勢地撲人。

韋四爺手起一棒,削在狼的前腿上,登時就瘸了。

又叫人用鵝籠罩了,外面圈上了鐵蒺藜

再看身後,毛驢就剩了一張皮;貨郎早摔在一旁,是個紙紮的假人。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闔府上下,都驚動了。

韋家豪族,報了官,縣裡差縣尉帶人來探看。

野狼困在囚籠里,身子比尋常的大出兩圈兒,咬着牙,斜眼看人。

縣尉問:

“怎麼辦?只有打死吧?”

韋四爺擺擺手:

“大人,看它那眼睛!”

狼眼眯着,但黑白分明,不似獸眼。

縣尉笑:

“怎麼,那不是眼?”

四爺說:

“那不是狼。”

韋四爺留縣尉小住,說十天後能見分明。

吩咐下人喂狼,不用生肉,只給飯菜,重油重鹽:

“一天三頓,按兩個人的飯量給,吃不下,鉤子拉開嘴,往裡塞!”

喂到第五天,狼開始掉毛。

縣尉笑:

“韋兄,你是餵了多少鹽哪?”

到第十天,狼毛褪盡,嘴吻也短了,獠牙也消了,趾甲也退了。

韋四爺吩咐下人:

“扔給它件衣服……”

又叫人給它綰了頭上毛髮,粗粗洗了臉,請了縣尉來看。

縣尉看籠子里,吃了一驚:

“你,你……你不是?”

籠子里已經沒有狼了,跪了一個人:

“沒……沒錯,大人,我是黃苗啊。”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十一

縣尉木木訥訥,震驚不已:

“黃,黃苗?豈不是,是,縣裡的……”

“狼”說話比他倒利索:

“我本是縣裡的書吏,伺候過兩任太爺……”

十二

“七年前,正值旬假,回鄉省親。

回程途中,遇得酒友,大醉了一場,耽擱了日程。

縣爺清明,小過則罰,三巡點卯不到,必是水火伺候。

我一時貪杯,置自己於尷尬險境,懊悔不已。

船過彭澤,泊在湖心島卸貨。

趕光陰的人,等一刻都是心焦,遠望島上有神廟,香煙繚繞,心下暗自亂祝:

“敢使我剋期到值,來日必牽豬擔酒來拜……”

臨時起意,也沒當真。

輾轉回到縣上,兩股戰戰。

不曾想府君不在衙里,說是突發頭風,病休了一日,妥過了一頓刑仗之災。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十三

“我也是心下有感,常常往空遙拜,感激神君周旋之恩。

但是,當差不自在,始終也不得暇去彭澤還願。

一來二去,日月淹留,光陰一長,心下就懶了。

忽一天,帶了公文,船過彭澤,又泊在湖心島。

甫一下錨,心下一驚,壞了。

問船家,才知島上供奉着宮亭神君。

想下船去拜,無奈兩手空空,自己先沒了臉。

當晚回到下處,只覺耳鳴目眩,飯也不吃,合衣倒卧。

片刻,兩個皂吏打扮的獨角凶神,手持鐵鏈,破門而入,不由分說,鎖了就走。

十四

“一陣狂風,雲里霧裡,來到一處所在。

巍巍然一間大殿,四壁漆黑。

黑窗欞糊黑紙,黑幔帳綉黑花,黑乎乎墨菊圍屏,黑漆漆烏木台案。

台案後一位王者,墨色平天冠,一身皂袍皂靴,只一張臉,煞白。

頭頂上垂下一條繩子,墜着顆拳頭大的明珠,照得四壁慘然。

神君問我:

“咱倆……熟么?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神君惱我言而無信,許下福物,過而不拜,實屬奸佞小人,罰我流放三年,做工頂債。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十五

“發放完畢,鎖我在一座黑林子里,每日里拿生肉黑血喂我。

又有皂吏監着,吃不下,就像這位韋爺所為,用鐵鉤撐開下顎,往喉嚨里填喂。

生肉撞腦,黑血迷心,成日里神思恍惚,漸漸失了本性,忘了來路。

吃血食日久,通體生瘡,瘡疤落盡,體無完膚,潰瘍處生出毛髮,漸漸可以蔽體。

嘴吻漸長,牙爪暴長,臨溪一覽,儼然巨狼也。

十六

“有獸形,即有獸心;有獸心,即有獸行。

神君命我,以三年為期,緝捕三十個失信之人,功成之日,便是復還我人身之時。

結果,三年期滿,只捕得二十九個,缺一而不能圓滿。”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十七

韋四爺瞅瞅縣尉:

“大人,你這位僚屬黃先生,本來三年可以功成,就為我這個小破侄女,又徒耗了四年……”

黃苗已經漸復清明:

“韋家小姐,失信最多,也最難捕得……足等了她四年,才等得這個機會……”

韋四爺樂了:

“可不,四年前她才八歲,深藏閨閣,足不出戶,自然容不得閣下置喙嘍!”

十八

韋四爺問縣尉,怎麼發落。

縣尉也難辦,因為不是人間公案:

“遷延七載,家人只道黃苗已死,已經消了戶籍,縣上的職務自然也早不在了……世間哪還有他?

不過,如果還是狼身,你煮了它烤了它,都無所謂;現在又恢復人身,自然不能隨意打殺……”

黃苗磕頭:

“您聖明……”

縣尉撓頭:

“可是,不辦了你,韋家小姐這樁事兒,也就不能了斷,豈不恐怖?”

韋四爺說,我先問問小丫頭吧:

“問問她,小孩子家家的,到底許了什麼彌天大願,值得人家追債四年。”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十九

又折騰了一天,家人各安其位,府里星星點點燃起紅燭。

四爺挑了燈籠,陪着縣尉大人,去尋那個膽小的侄女。

小孩子,不知愁,幾天前吃了一嚇,蔫了兩日,如今已渾然無事,依舊吃喝玩樂,正夥同兩個姐妹,猜枚賭賽。

那兩個洋洋得意,只有她悶悶不樂。

見四叔來了,那兩個顯擺:

“這些年了,小妹妹可是逢賭必贏、逢猜必中,在姊妹間從沒輸過一次。

如今,風向轉了,我倆終是在她身上嘗到了贏的滋味兒咯……”

二十

韋四爺心念一動:

“我說嘛,小孩子家家,能求什麼神、許什麼願呢,原來如此……

你且別怕,你是怎麼求神的,又許了什麼願呢?”

膽小的姑娘咧咧嘴:

“我,我求神君……逢到玩猜枚,我就求神君,幫我……每猜必中……”

四爺一拍腦袋:

“我說怎麼著……這些年了,你求了多少次啊?”

姑娘都快哭了:

“我哪記得啊……不計其數……”

四爺追問:

“那你實說,每次許給人家的是什麼福物啊?”

姑娘低着頭,扯衣襟兒:

“每次,每次,許出去一杯……一杯桂花酒……”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二十一

事已至此,四爺送走了縣尉,跟家人說:

“只能是,破財免災咯……”

跟黃苗商量:

“黃爺,你輕車熟路,還得同我再走一遭。

我這侄女,童言無忌,不知厲害,欠下了神債。

還請你再充任一遭神使,幫我溝通神君。

韋家願意靡費資財,在神君廟宇前後,遍植桂樹百株。

再供奉醴酪百壇、香燭百捆,以消這無妄之災。

事成之後,黃爺無家可依,可到舍下暫住,另擇良圖。

黃爺,可乎?”

二十二

黃苗說,可是可:

“神君那邊,如不首肯,又當如何?”

韋四爺摸了摸下巴:

“祂不會不肯。

陰神不比人仙。

人仙,絕塵寰,親自然,服真氣,煉金丹,訪大道,得延年,自種自收,自食其果,與凡人何干?

陰神,立廟宇,求香火,施神通,聚信眾,要血食,盼供奉,陰靈一念,生死興亡,靠信眾維持!

所以,求神問卜的,都是凡人;求仙問道的,才是異人。

神道抓你,也無非恨你賴賬;如今我百倍償祂,對我又何恨之有呢?

如果祂果真耿介,與我為敵,非要剖個黑白、斷個是非;韋家人間的煙焰,對上祂幽冥的勢力,也未必就輸與祂了。

不非得毀廟宇、砸泥胎,那都是粗鄙的勾當;我們詩禮人家,以筆為刀,一紙上天,一紙入地,再一紙流行人間,又有誰經得住?”

二十三

黃苗三觀震裂,啞口無言。

正待要走,膽小的女孩從後面追了來:

“四叔,四叔,我對不住你啊……

前幾天被你撞見在院里焚香,我們其時還許了個大願……”

韋四爺怔住,等着她說:

“說,怎麼的?”

女孩帶了哭腔:

“我們,許下千頃良田,要神君保你早日金榜題名、離家赴任,好讓我們耳根清凈……這下可完了啊!”

四爺笑了,前仰後合:

“這你們就想多了哈!

祂沒那個力,我也沒那個命,虧得你們還有那個心哪……”

《太平廣記》志怪:宮亭廟神 - 天天要聞

(插圖:趙少昂先生書畫作品)

評書廉頗,故事多多,敬請關注。

手機輸入,一手原創,歡迎轉發。

跨平台搬運的那些靈長類,勸你還是做回人吧!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