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時候的某個晚上,班長照例給我們開班會,內容現在已經記不得了。
那個時候的大家,並不像高中時候那麼聽話,個個都像是放飛了自我,班長講他的,我們各自忙我們的。
班會開始五六分鐘左右,稍微有些鬧哄哄的教室響起了手機鈴聲,原來是班長的電話。
他掏出手機看了一眼屏幕,然後就走出了教室,大概到門外接電話去了,教室里鬧哄哄的聲音一下子大了起來。
大概過了5分鐘,班長又回來了,他一邊走一邊把手機塞到褲兜,站在講台,拿起幾頁A4紙,又開始說著什麼。
我本來在拿着MP4看小說的,聽到班長的聲音,不由驚訝地抬起了頭。再看班裡,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所有的同學都抬頭望着班長。因為剛才班長說的話,完全就聽不懂。
班長看到我們的樣子,不由也停了下來,他看着我們,有些疑惑地問了一句。我聽不懂,但是我猜他在問:“怎麼了?”
聽到班長的聲音,後排有同學來了一句:“說普通話。”教室里頓時又鬧哄哄的,嬉笑聲傳了出來。
班長很明顯出於很特殊的狀態,我們說話他能聽懂,但是他說話,我們卻完全聽不明白,他嘴裡說的並不是外語,我猜應該是他老家的方言,只不過這方言和普通話差太多,根本聽不明白。
班長點點頭,輕輕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繼續開會。
可是,他嘴裡冒出來一串串話,仍舊是我們聽不懂的話語。
“說普通話。”
“別說老家的方言。”
“聽不懂啊!”
教室里更亂了,夾雜着幾聲起鬨一般的提醒聲。
班長右手撓了撓頭頂,放下手中拿着的A4紙,又問了我們一句什麼。我聽不懂,但是覺得他說的是:“怎麼?聽不懂嗎?”
同學們七嘴八舌說道:“說普通話吧,聽不懂啊。”
班長很明顯還沒有搞清狀況,他以為我們沒有聽清,是因為他說得太快。於是,班長開始放慢語速,一字一頓地又講了起來。
班長的嘴裡冒出來的仍舊是聽不懂的話,就像一種完全陌生的外語。
教室里幾乎沸騰了,所有的人都在喊,有的人還在拍桌子,我也大聲說道:“說普通話,別說方言,聽不懂啊!”
班長茫然地看着亂成一鍋粥的教室,然後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靜。
絕大多數的人都安靜了下來,有個姓鄭的同學,卻反其道而行之地大聲說:“班長同志,請你說普通話,你剛才講的我們完全聽不懂!”他說的很慢,就像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崩。
我回頭瞅瞅鄭同學,他大大咧咧地倚靠在椅子的靠背上,一副弔兒郎當的樣子,他就是對班長最不服氣的幾個同學之一。
班長愣怔了一下,然後又開口了,剛開口說了幾個字,他終於反應了過來,臉上也露出尷尬的神情。
又清了清嗓子,班長終於把語言切換到接電話之前的模式:“不好意思啊,剛才老家裡打電話,說方言說順了,沒反應過來。”
我終於聽懂了班長這不標準的普通話,其他同學也都聽懂了。
接着,班會繼續進行,而我們也恢復到之前的狀態:玩手機的玩手機,看MP4的看MP4,小聲說話的小聲說話,鄭同學則依舊大咧咧地倚靠在座位上。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班會,但是因為班長的這通操作,我記憶至今。
畢竟,我還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這種需要提醒這麼多次才反應過來的情況。
另外,我一直有個疑問,班長老家是哪裡的,方言怎麼一句也聽不懂呢?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