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2022年07月05日09:39:17 故事 1850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齊樂二人凌晨一點下飛機,坐機場大巴來到羅馬城。

大半夜的,街上幾乎沒有行人。他們聽說,羅馬的社會秩序不好,遂決定在火車站呆到天亮。誰知,火車站沒有找到候車室,很多人都坐在樓梯的台階上過夜。

他們只好硬着頭皮, 出門找網上預訂的旅館。見一家旅館的服務生身穿職業西裝,白襯衣的領子打了一個蝴蝶結。齊樂心裡有點打鼓,擔心店大欺客。誰知這位服務員,免費給齊樂打印了一份詳細的路線圖。僅十幾分鐘的路,竟打印了五張B5紙,分段顯示一路的行程。

到了旅館才知道老闆一家是中國東北人,頓時有了到家的感覺。

有人說羅馬的中國遊客只有被偷的,尚未被偷的兩種人。看到旅館的牆上有一幅宣傳畫,提醒旅客小心被人偷盜和搶劫。畫中的英文提示是:“晚上出去要小心錢包被搶,白天出去要小心小偷。小偷不光是男人,女人還有孩子!”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早上起來,看到街頭的花壇上睡了五、六個流浪漢。有一個竟然連被單都沒蓋。二人十分詫異,這畢竟是意大利的首都啊!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旅館每天發一張免費早餐卷到樓下的麵包店就餐。麵包店的老闆是福建人。

二人接過麵包,發現只有一個袖珍的牛角包,兩口就能吃完。咖啡只有酒盅大小的一杯,嘬一口就沒了。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難道這就是意大利人的早餐嗎?意大利什麼時候告別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時代,連喝飲料都變得如此精緻了。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這家旅館的建築是100多年的老房子,除了房子的內部增加了衛生間,暖氣和通訊電線路,還在外部加裝了一部類似礦山鐵籠子式的電梯,但整個房子的主體建築結構及風格依然完好如初。

出了旅館,舉目望去,羅馬滿城都是一、二百年的建築。整個建築渾然一體,給人一種堅實厚重的力度感,那精細的雕像也給人一種華麗的藝術感。

曾經有人說,中國農村家庭的一個瓷碗都比美國歷史長。可是現在中國的古物多出自宮廷和墳墓,或存放在博物館,與百姓的生活相隔甚遠。

但在羅馬,這些一、二百年的建築一直承擔著民居,商店和公共設施的功能。所以當代羅馬人仍在享受他們先輩的遺產。

走到大街上,二人發現華人開的商店一家接一家。從食品、服裝、箱包,到首飾、手錶、電腦,從批發到零售應有盡有,到處都是中文的招牌,有些店面甚至一個洋文都沒有。二人有點懵,這究竟是中國還是意大利?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到羅馬旅遊,最重要的景點是斗獸場。從火車站到斗獸場僅需步行一、二十分鐘。斗獸場可容納近五萬名觀眾。

它的第一層有80個拱門,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近五萬名觀眾,從入口處進入羅馬斗獸場,逐步分散到每一層的座位中,只需十幾分鐘就能搞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先進的。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因為二人是自助游,住地離斗獸場很近,所以,晚上又去了一次斗獸場。白天和晚上參觀斗獸場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白天,你可以看到建築的高大雄偉,還可以看到斗獸場的斷垣殘壁,牆壁上的百孔千瘡,你一定會體驗到歷史的蒼桑和古羅馬人的智慧和能力。

晚上華燈初上時,再看斗獸場,在藍天的襯托下,每個拱門內都射出桔紅色的燈光,和路燈及來往的汽車燈光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神秘。

聽旅店老闆娘說,每個月最後一個周末可以免費入內參觀。這倒是非常人性化的政策。它充分考量了當地人的需求,也說明當局並非財迷心竅。

羅馬斗獸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與羅馬文明的並駕齊驅的中華文明,正處於漢代鼎盛時期。

漢代建築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個高峰。西漢之初建造的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等大型宮殿,其規模之大,空前絕後。漢代建築風格與斗獸場很類似,結構簡單、古拙粗獷、風格大氣,雕飾題材廣泛。

非常遺憾的是,這些宮殿雖然比羅馬的斗獸場早200多年,因當時的宮殿建築以木質結構為主,迄今為止,漢代建築已存世不多,以獅子山楚王陵、芒碭山樑王墓,長沙馬王堆、河北滿城劉勝墓最為有名,可惜都是地下建築。 

斗獸場西面的凱旋門,建於公元312年,高21米,有3個拱門。千年逝去,雖已殘跡斑斑,卻仍在風雨中,與斗獸場共同見證古羅馬的輝煌。

據說當年,拿破崙來到羅馬,見到了這座凱旋門,大為讚賞,而這座凱旋門也成為法國巴黎凱旋門的藍本。

古羅馬廣場,又稱之為“古羅馬廢墟”,是當年政治、宗教、商業、娛樂等建築的聚集地。廣場內殘留了許多古羅馬時期重要建築的廢墟。

這片廢墟猶如一座露天博物館,它不僅吸引着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一探究竟,還吸引着眾多考古工作者和歷史學家前來探尋古羅馬時的生活百態。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威尼斯廣場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始建於1885年,耗時25年,於1911年落成,是意大利獨立和統一的象徵。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在中央的石台上,屹立着埃曼紐爾二世的鍍金騎馬銅像。銅像後面72米的長廊,有16根15米高的石柱,廊壁上刻有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的浮雕。

走廊兩端各有一輛由勝利女神駕馭的雙輪戰車。1921年對大廈整修時,在紀念碑基座下增建了無名英雄墓。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墓前兩支火炬日夜燃燒,兩旁有兩個持槍的衛兵守護在那裡。

紀念碑和無名英雄墓又稱“祖國祭壇”,每年意大利國慶,總統都要親自主持向無名英雄獻花圈。到意大利訪問的各國首腦,通常都要到這裡來獻花圈致意。

紀念堂內可以免費參觀,展室的第一廳是幾位意大利顯要人物的半身鑄銅像,背後是歷史上重大戰役的油畫像。其他展室是軍人的蠟像和各代軍裝的樣式,以及歷史上使用過的輕武器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紀念堂的頂層,可以鳥瞰斗獸場、羅馬廣場和威尼斯廣場。如果你的運氣好,說不定真的有一隻鳥雄糾糾地站在那裡。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威尼斯廣場有兩座大同小異的鳥籠式拱頂建築,分別雄居於祖國祭壇的前方。

西面的威尼斯大廈興建於1455年。墨索里尼上台後,大廈為其官邸,他常在正中二樓陽台上向民眾發表煽動性的演說和訓話。1943年墨索里尼垮台後,威尼斯大廈改為藝術博物館。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從斗獸場到威尼斯廣場不過十幾分鐘的路程,竟然看到如此多的古建築,說羅馬是露天建築的博物館一點也不為過。

齊樂二人穿大街走小巷,幾天時間,把羅馬轉了個遍。他們發現,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羅馬的很多道路既狹窄又不平,有些道路本來就不寬,加上佔道停放的汽車,道路就更狹窄了。真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未必皆大道”。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在景區大門,經常看到有古代武士裝扮的模特等待與人照相謀生。大街上,還時不時看到豪華的馬車拉着遊客,享受着橫衝直撞的貴族待遇。說不清拉馬車的是騾還是馬,但牠們的確代表了羅馬特有的街景和風格。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羅馬的教堂絕對富麗堂皇,而且是免費參觀的。教堂內不準大聲說話,不準戴帽子,不能穿背心。教堂門口預備有白色紗巾,袒胸露背的女士們必須披上紗巾才能入內。但是進入教堂後可以隨意拍照。

羅馬的教堂以厚牆、肥柱、圓拱穹頂和巍峨的塔樓結構為主要特徵。

他們不僅在屋頂設計中,依靠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甚至在窗戶、門、拱廊上都採取了這種半圓形的拱式結構。

這種圓拱形結構,非常符合人們對天圓地方的認知。人們走進教堂,看見圓拱形的屋頂,很容易認為,上帝就在教堂的屋頂上。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厚牆、肥柱這種超安全係數的設計,讓它們能屹立幾百年不倒,的確令人嘆而觀止。

想當年,他們的口號肯定不是,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如果一個建築,一個教堂,只能支撐一百年,那就太小兒科了。

羅馬建築的另一個創新是把鐘樓組合到教堂建築中。 鐘塔引入到教堂後,可以召喚前來禮拜的信徒。當悠悠的鐘聲從教堂高高的塔頂上傳出時,人們似乎感覺得到神的召喚。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羅馬風建築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徵,是把古羅馬的繪畫、雕塑、鑲嵌藝術融入到建築之中。

羅馬教堂的裝修,可謂是金碧輝煌,當陽光透過穹頂由彩色玻璃組成的玫瑰花窗時,教堂內部栩栩如生的宗教圖畫熠熠生輝,整座大堂顯得得浮華艷麗,高大壯觀。那雄偉漂亮、造型各異和高大空闊、氣勢磅礴的內廳,讓人頓時感到神秘和震撼。

羅馬的教堂除了金碧輝煌之外,無論是牆壁,天花板甚至地板都是精心雕琢。教堂內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那神態、動作幾乎無可挑剔,甚至衣服的皺摺,人體的肌肉、脈絡都清清楚楚。

如此富麗堂皇的教堂也不收費,教堂的捐贈箱靜靜地立在那裡,沒有任何人監督,提示和誘導。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一種風格的化石。建築內部,那些包括繪畫、雕塑、鑲嵌藝術在內的所有內外裝修才是建築功能化的基石。

看了羅馬的建築,就會對國內毛坯房交付方式感到滑稽可笑。我們怎麼能把主體結構和內部裝修兩個緊密聯繫的重要環節割裂開,甚至把裝修工作交給非專業的游擊隊去實施呢?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羅馬近郊的拉特蘭聖約翰大教堂,建於公元1735年, 是羅馬四大教堂之一。

教堂頂部豎有基督等聖徒高大的塑像,使整座建築顯得更加雄偉。教堂中廊的壁龕中雕刻有聖徒塑像。其中有人讀書,有人握劍,有人持長矛,有人舉十字架,形態各異,皆栩栩如生。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這個教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新當選的教皇,必須到聖約翰大教堂來打卡。

聖約翰大教堂旁邊有一個曾是教皇私人禮拜的聖階教堂。教堂里28階大理石聖階,相傳是耶穌受審時走過的台階。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從耶路撒冷把這28級台階運回到羅馬,並用木頭把它們保護起來。

直到今天,朝聖者必須以跪拜的方式爬上去,以紀念耶穌的受難史。或許因為不許寵物入內,這位姑娘只能長久地跪在那裡,不敢前行。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要說教堂,最大的教堂就是梵蒂崗的聖彼得大教堂

從火車站廣場坐汽車去,票價為1.5歐元。其實走路去也不遠。還可以細看一下沿途的風景。

梵蒂岡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堪稱城中城,國中國,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

梵蒂岡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其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梵蒂岡博物館等。

2011年梵蒂岡僅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572名持有梵蒂岡護照的公民中,只有223人真正生活在梵蒂岡。

聖彼得大教堂於1506年破土動工,歷時120年,直到1626年才正式宣告落成。

梵蒂岡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教皇是梵蒂岡的首腦,也是近13億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每年吸引着上百萬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且不論其動產、不動產和黃金儲備。單看每天成千上萬來送錢的遊客,就知道梵蒂岡有多富有。

羅馬的每個街角,每一處交叉路口,都是一個廣場,其中著名的有象徵古羅馬的圓柱廣場,以水神噴泉而著稱的共和國廣場,因電影《羅馬假日》而著名的西班牙廣場,以及象徵意大利獨立和統一的威尼斯廣場。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羅馬人民廣場的北門是波波洛城門,它是著名弗拉米尼亞大道的起點。該大道建成於公元220年。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大道,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這個廣場進入羅馬的。

人民廣場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廣場,廣場的標誌性建築,是一座23米多高的方尖碑。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1589年,羅馬帝國征服埃及,將埃及方尖碑放置在了廣場中央。1815年,在廣場的東、西兩邊加建了圍牆,在廣場中心增加了一個中央噴泉,在方尖碑旁增加了四個獅子的雕塑。在圍牆上加了16 個獅身人頭雕塑。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在人民廣場的南端,建有兩座對稱又別具一格的教堂。這兩座教堂是1658年由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建造的,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該廣場有三條放射形幹道匯合於中央的方尖碑。這种放射性廣場的設計理念,被後來的城市建設者爭相效仿。

活體雕塑於1969年為英國行為藝術家創造。他們從古希臘神話人物的雕塑中發現靈感,把表演者全身裝扮成真實雕塑的色彩,給參觀者一種奇特和神秘的感受。這種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一經出現,便受到廣泛的好評和歡迎。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可在羅馬,這種藝術形式已成為乞丐謀生的手段。雖然各國都有高招,但都沒有達到羅馬的先進水平。這裡不僅形式多樣,並有高科技含量。且不說那個渾身上下如水泥塊狀的矮個子,單說那個西裝革履戴眼鏡的傢伙,竟然沒有腦袋,一根鐵棍挑起禮帽和眼鏡左右晃悠。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兩個阿拉伯人的雜技動作更屬高科技,一個人長時間地用單臂舉起另一個同夥。一位女士左看右看也弄不清其中的奧秘。一天,齊樂、陸雨田正好碰到他們在帳篷里設局。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羅馬之行結束,從羅馬到挪威奧斯陸要到洽米皮諾機場登機。

羅馬的出租車司機肯定也曾亂收費,因此,政府把市區到機場的價格直接印到車門上。不管這個辦法是否有效,市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儘力了的。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齊樂二人坐公交車到機場,票價為12歐元。機票雖然便宜,但時段不好,起飛時間為次日早上六點十分。

機場不算很大,候機人也不太多,在候機大廳找個座椅還不算困難。不過,沒有料到的是,羅馬機場到半夜十二點下班,候機大廳清場,所有人必須離開大廳到外面等到天亮。在機場過夜的有上百人,都是趕第二天早班的飛機。他們三三兩兩的坐在候機大廳門口的台階上或座椅上。

大廳門口有個很不醒目禁煙告示。上面寫到:“為了保護不抽煙者的健康,違反法律規定抽煙者將面臨27到270歐元的罰款。如果在孕婦或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旁邊抽煙,罰款數額加倍。”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過去,在北京大街亂扔煙頭,被北京大媽抓到後罰款一元,被很多人詬病。看來,任何一項文明行為的養成,都離不開教育和懲罰,一軟一硬兩種手段。

中國有很多成語,如猛葯去痾,重典治亂,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等等。不知什麼時候,這些方法被羅馬人用得如此純熟。

在機場看到一個德國的中年男子,帶着兩個女兒,一個十歲,一個十四歲,坐飛機回德國。他們三人帶着帳篷在意大利騎遊了一個月。

晚上兩個女孩就睡在候機大廳門口的台階上。兩個女孩都很瘦小,看樣子她們似乎對這些都司空見慣了。七月份正是放暑假的時候,跟着狼爸出國騎自行車旅遊,不用參加補習班,也挺幸福的嘛。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164章條條大路通羅馬 - 天天要聞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