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爺爺幾十年不說話。
因為爺爺的性格,和爺爺當年做得令整個家族都憤慨的一件事!
爺爺是從山東逃荒到黑龍江北大荒的,是個伐木工人,家住在山崗上。
爸爸說,他小時候那會,經常有路過的趕路人到我爺爺家投宿。
爺爺是個喝酒之人,熱心腸,來者不拒,尤其是窮人,只要是趕路,路過爺爺家門口,爺爺就會讓我奶奶會招呼人家,給人家一口熱飯。
那個年代家貧,沒有那麼多的床板,客人要是想住下,一般就在爺爺的柴禾房住一宿,天沒亮就直接走了。
也碰到回來感恩的。一對山東的兩兄弟為了感謝爺爺,從山東特意郵寄來一些地瓜干。
那個年代兵荒馬亂,爸爸和姑姑都很小,都勸爺爺不要什麼人都招待,要是碰到歹徒……
爺爺性子倔強,給爸爸和姑姑臭罵一頓,爸爸再也不敢吭聲了。
爺爺的朋友
爸爸十幾歲的時候,就邊上學邊做工。
一個到處補鞋的流浪漢,得病快餓死了,路過爺爺家門口,不能動彈。
爺爺給他找先生看病,安排在家裡住,給他吃的。
流浪漢病好了之後,就到處補鞋,晚上回來住爺爺家。
後來,流浪漢要回山東老家,臨走時候,給我奶奶幾個雞蛋,說要幫他煮熟,他要路上吃。
那時候,他平時補鞋,也兼職收雞蛋。
奶奶把雞蛋煮熟後,人就不見了。
過了幾天之後,奶奶才知道,原來,爺爺偷偷地借給人家50塊錢,人家臨走沒錢還,就直接跑了!
那時候,50塊錢是一大家子人一個月的伙食錢。
給奶奶氣的幾天爬不起來。
兩個外鄉人
一天,家裡來了兩個外鄉人。
那天村裡有人擺酒,爺爺去吃飯。晚上回來,看到兩個男人在爺爺家門口。
看我爺爺回來就說,大哥,今晚能在你家這落腳嗎?
我爺爺問吃飯沒,他們說沒吃。
爺爺就把衣服包着的兩個鍋巴(干米飯)拿出來,煎給他們吃了。
那鍋巴是那家人給的,原本是爺爺要給爸爸當吃食的。
然後,他們就在廚房裡,燒柴火的樹葉子上睡著了,我爺爺家連多餘的被子都沒有……
那陣子,傳說有殺人犯到處逃竄。
爸爸說,他記得清清楚楚,那一晚,他一直沒睡,手抓着把鐮刀,保護着姑姑。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們就偷偷走了。後來,村裡人都猜測是強盜殺人犯……
爸爸也從那時開始,恨起了爺爺。
送棺材
聽我媽說,爸爸和爺爺的過節,是因為一件事。
奶奶過世前,爺爺偷偷把奶奶的棺材送人了!
那時,北方年紀大的人,都習慣提前給自己打一口棺材,聽說,當時做一口棺材很難!
爸爸幾個月攢的工錢,利用工作便利,託人從南方弄得上等木料。
爺爺的一個朋友,無親無故,單身漢,去世了,沒有棺材,爺爺就偷偷地背着家人,把棺材給了人家救急……
爸爸因為這件事和爺爺生氣了,徹底對爺爺失去了信心。
陸陸續續,爸爸好不容易攢的家底子,被爺爺散盡給朋友……家裡已經被爺爺折騰的家徒四壁。
奶奶去世時,家裡吃飯都成問題,買不起棺材,裹着幾個破草席下葬。
爸爸和爺爺為此十幾年不說話。
爺爺的墳墓
家裡讓爺爺敗得一窮二白。
直到爺爺去世前,爸爸也一直和爺爺不說話,心中怨恨極深。
爺爺生前性格倔強,一輩子沒給人低過頭,也沒有求過任何人。
由於爸爸不和他說話,爺爺臨死(沒有任何徵兆)前,偷偷地委託我姑父:把自己安葬在一個孤墳旁邊。
說,那個孤墳是他朋友,要是姑父兜里寬敞,隨便給他朋友順便也燒點紙錢。
爺爺知道我姑父心善,不會拒絕。
當時,我姑父是老師,在爺爺和父親心中德高望重,姑父就答應下來。
爺爺的葬禮
爺爺快咽氣時,姑父把爺爺的意思轉達給爸爸。
爸爸急眼了:不行!活着把咱家折騰慘了!死了,安放在一個不明不白的人的旁邊!咱家後人……
爺爺就在和爸爸的執拗中去世了。
爺爺的葬禮辦了好幾天。
那天,一個外鄉人,一直坐在爺爺家門口的大石頭上,爸爸以為是蹭飯的,那個年代很多是來蹭飯的。
爸爸也沒有理會,爺爺一輩子布施,讓爸爸厭倦了。
直到晚上,此人還沒走,坐在石頭上發獃。
姑父出於禮貌,上去遞給人家一顆煙。
和人家嘮嗑才知道,那人是專門坐火車趕來的。
原來多年前,在火車上,他母親抱着他來東北找父親,他餓的都打晃了,母親餓的抱不動孩子了。
爺爺那時候在火車上運輸木頭,爺爺給了他們母子一斤多爐果,還給了三十塊錢。
他媽媽當時就跪下來,磕頭作揖,求爺爺:有機會幫我找找我丈夫,我家感恩戴德!
找到他,幫我送個口信兒,說老母親病危,趕緊回家!
爺爺就答應了,結果,人家給的地址不對。
但是爺爺朋友多,千方百計地打聽人的下落,還真找着了……
此人坐在石頭上,迸濺着眼淚:我爹臨死的時候,把你家地址給了我……
對於你們來說,現在是很簡單的一件小事,但是在那個年代,找一個人很費勁!
你家老人那麼實在,不但幫我們家渡過難關,還自己搭錢幫我們家找人!
要不是,你家我大爺幫着找,我爹就看不到我奶奶最後一面了!
爺爺去世多年後
爺爺去世後,在姑父的勸解下,爸爸似乎醒悟了好多。
按照爺爺的遺願……
父親每次逢年過節給爺爺燒紙錢,都會給那老人單獨燒一些紙錢,清明節上墳,也會順便幫忙除去墳上的雜草……
那老人的墳就在我爺爺墳的旁邊,已經看不出墳的樣子了,幾乎和地面平行了。
姑父去世前,和爸爸說出了這個秘密:
爺爺告訴他,墳墓里的人叫羅國章,是個單身漢,爺爺年輕時逃荒經過我們村時,餓得暈倒在路邊,是他用有限的一點米,熬了幾天的粥,才讓爺爺恢復過來。
從那時開始,爺爺就認了這個單身漢為哥哥。
爺爺經常偷偷地給羅國章送米送面,他死的時候沒棺材,爺爺就偷偷地把奶奶的棺材……
這件事,爺爺誰也沒說。
爺爺奶奶去世多年以後
爺爺去世,過了好幾年,從山東郵寄來一封爺爺的信,裡面夾着50塊錢。
信是那個補鞋的流浪漢寫的,說他現在日子好過了,當年實在還不起錢,給爺爺磕頭認罪了!(他以為爺爺還活着)
在信里他還說,爺爺要是有災難,讓我們全家去他們那裡避災,他還感謝我爺爺當年的救命之恩。
爸爸那天喝了不少的酒,捧着那封信,雙手哆哆嗦嗦,在灶台前哭得渾身發抖。
奶奶去世十周年,家裡要立碑。
立碑,辦了好幾天。
一個大娘栽栽歪歪的,自己一個人挎着一個布兜子來了:說,我做夢夢見大妹妹了,我不好受,就趕來看看!哪知道,我大妹妹走了十年了!
大娘雙手杵着拐杖,杵着地面直冒煙,怪我父親沒給她個信!讓她喪盡天良!
她家離我家幾百公里,大娘倒了三趟客車……和我家無親無故,甚至,連奶奶的朋友都算不上……
大娘說,當年,她路過我們村子討飯,我奶奶給了她家半袋子白面,她拿回去,一大家子人吃了好幾天。
爸爸客氣說,那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大娘迸濺着眼淚:那時候還沒有你呢!你還在你媽媽肚子里,你爸爸那時候上山砍木頭也不掙錢,你媽媽自己都吃不飽……
作者有話要說
還記得,爺爺的葬禮上,一個老頭喝多了,滿臉漲紅,說我爺爺在饑荒年代,曾給過他一些糧票,那個年代,吃糧必須憑糧票購買!
他家當時家裡人口多,吃不上飯,都是街坊鄰里幫助着!
誰家給過兩個饅頭,他能記的一清二楚!
說著說著,大爺眼淚就迸濺下來,跑到堂屋,對着爺爺的遺像哐哐磕頭……他的年紀和爺爺一般大。
是的,那個年代的人就是純樸,活得真實,特別會記着別人的一些恩惠。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遇時處事,將心比心,敘不完的事,聊不完的情……
那個年代,老人的社交方式和為人處世,現在我們年輕人幾乎看不懂。
現在時代不同了,那年代走的是江湖路,活的是人情世故。
現在是人生百態,少了一點味道。
記得,姑父去世的時候,給爺爺了一個評價:老爺子的心思你不懂,我認為,老爺子才是一個真正走江湖的人!
爸爸蹲在姑父的病床前,把頭深深地埋進兩個肩膀里。
兩個肩膀哭得一聳一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