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北京市體育局二級巡視員張華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了2025年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第一批比賽項目,項目分為主體賽事和外圍賽事。其中,主體賽事包括競技賽、表演賽和場景賽,共計三類、19個項目。
主體賽事是通過這些比賽項目,展示機器人應用技術的多樣性、創新性與實用性。其中,競技賽參照人類傳統體育項目,設置了11個賽項。具體包括:田徑7項,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礙賽和立定跳遠、原地跳高,還有自由體操和2v2、3v3、5v5足球賽。這些項目將重點考驗機器人的運動能力、協調性與團隊協作能力。
表演賽設置了單機舞蹈、群體舞蹈2個項目,通過藝術編排、音樂配合與動作創新,展示人形機器人全身實時協同控制和群體協同能力。
場景賽聚焦人形機器人實際應用場景,設置了工業場景、醫院場景和酒店場景共三類、6個項目,展示機器人的實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外圍賽事安排了3個項目,包括非人形機器人羽毛球、籃球和乒乓球。
“藉助體育賽事,展示現階段機器人技術發展水平和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同時兼顧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術特點和賽事的表演性、觀賞性,是在設置本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比賽項目時重點關注的問題。”張華說,本屆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和競賽規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適度參考人類體育競賽項目,展現現階段機器人技術發展水平。傳統競技體育代表着人類體能和技能的巔峰,追求的是人類對自身潛能的不斷突破。本屆機器人運動會賽事中,田徑、體操項目參照人類傳統體育項目,測試機器人的速度、平衡與複雜地形適應能力;足球項目採用多機協作模式,考驗機器人的動態感知、路徑規劃與團隊配合能力。通過模仿人類運動形式,推動機器人機械結構優化、運動算法升級,展現的是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機和諧發展、服務人類美好生活場景。
二是緊密結合人類生產生活,探索機器人實用化場景。場景賽是本屆賽事的一大亮點,三個項目都來源於真實場景,為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提供了實踐案例。
比如,工廠場景中,物料搬運技能項目,設定為在規定時間內,機器人將進氣門物料箱和排氣門物料箱,從線邊料車搬運並分別擺放到智能料架上。物料整理技能項目,設定為在規定時間內,機器人將一個物料箱中的進氣門物料,儘可能多地整理放入另一個物料箱中。
醫院場景中,藥品分揀技能項目,設定為在規定時間內,機器人依據處方要求,從藥品架取葯並放置在工作台上。拆葯分裝技能項目,設定為在規定時間內,機器人將板裝膠囊藥品中的膠囊拆裝,並放入藥品分裝盒中。
酒店場景中,迎賓服務技能項目,設定為在規定時間內,機器人將酒店門廳入口位置的拉杆箱,通過行李輸送車送到各區域,再擺放到房間門口。清潔服務技能項目,設定為在規定時間內,機器人推門進入酒店客房,將客房內的礦泉水空瓶、紙團、一次性食品盒等垃圾放入垃圾桶,關門離開。
“除以上三個場景外,我們還在研究論證其他應用場景,特別是不適合人類從事的工作場景,後續將陸續發布。”張華說。
三是外圍賽事為機器人提供表演展示舞台,通過非人形機器人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比賽,展示機器人的各種性能,同時還可以安排人機互動體驗。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