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國家運動員的保送也存在“資源不公”?
運動員
5月6日,國家體育總局公示的運動員保送名單引發熱議,同樣是奧運三金得主,18歲的全紅嬋被保送至211院校暨南大學,而19歲的陳芋汐則進入985名校同濟大學。
保送名單
這一結果令公眾意外:賽場成就更耀眼的“國民閨女”為何無緣更高層次的學府?是保送機制存在隱形門檻,還是個人選擇背後暗藏現實考量?
運動員
保送名單背後的規則與選擇
根據《2025年高校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有關事宜的通知》,運動員要是想要保送體育學類專業,比方說運動訓練,只需要滿足“國際級運動健將”等競技成績要求。
全紅嬋
不需要去參加文化考試,但要是申請非體育類專業,就需通過文化課考試才能被錄取,全紅嬋與陳芋汐都被錄取到了“運動訓練”專業,理論上只需競技成績達標即可。
全紅嬋
然而,部分985高校在審核保送資格時,還是會適當綜合評估運動員的文化基礎與綜合素質,才會決定是否錄取。
同濟大學
就拿同濟大學來說,對英語水平有較高要求,而陳芋汐因家庭環境從小接受雙語教育,英語流利,曾在外媒採訪中從容應對,這成為其隱形優勢。
陳芋汐
相比之下,全紅嬋出身湛江農村,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小學時期因頻繁參賽長期缺課,文化基礎薄弱。
全紅嬋
據其小學班主任透露,她三年級時甚至無法獨立計算“4×8”的簡單算式,儘管後期努力補習,但成績仍然難以達到頂尖高校的隱性門檻。
全紅嬋
暨南大學作為廣東省內與跳水隊合作緊密的211高校,對運動員的文化課要求更為包容,且由同為運動員出身的蘇炳添擔任體育學院院長,更理解運動員的學業困境。
蘇炳添
蘇炳添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最新透露,學校經過調研之後,決定成立“二沙精英班”,針對像全紅嬋這樣特別優秀的運動員,進行專門的學習指導。
蘇炳添被採訪
保送結果也與兩人的職業規劃密切相關,陳芋汐多次公開表示希望“用知識轉型,推動中國跳水國際化”。
陳芋汐
同濟大學作為985名校,擁有運動科學領域的頂尖師資與國際合作平台,為其長遠發展提供跳板。
陳芋汐
全紅嬋則傾向於“穩定優先”,選擇地理位置靠近家鄉、與廣東跳水隊深度合作的暨南大學,既能兼顧訓練與親情,也便於利用校友資源(如師兄謝思埸、陳艾森)拓展職業路徑。
全紅嬋
此外,她正處於身體發育關鍵期,頻繁的身材變化導致近期賽事表現波動,比如世界盃決賽以20分差距負於陳芋汐,選擇壓力較小的環境或許更利於競技狀態調整。
全紅嬋
有網友稱:“他只要不出大的問題退役以後大概率可以留校任教,而且暨南大學的體育教育專業或者說體育專業在全國來說都算是挺不錯的。”
網友評價
所以說,這兩位運動員的保送結果和自身選擇、家庭資源等都有關係,並不是網友所謂的“陰謀論”。
運動員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名校標籤,而在於她們如何利用現有資源繼續書寫傳奇!
信源:
極目新聞2025年05月07日——全紅嬋擬被保送暨南大學,暨大體育學院院長蘇炳添表態
新京報2025年05月06日——2025年優秀運動員本科保送擬推薦名單公布,全紅嬋擬保送暨大
極目新聞2025年05月07日——全紅嬋擬被保送暨南大學,暨大體育學院院長蘇炳添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