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遼寧大連西山水庫發現成群超大怪魚,經專家鑒定為革鬍子鯰,也就是埃及塘鯴,該魚種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5月7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大連西山水庫發現革鬍子鯰魚群,並捕獲了一隻。極目新聞記者聯繫這名網友,暫未獲得回應。媒體報道稱,該魚種出現在大連,可能是野外放生所致。
5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採訪了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王利民,據其介紹,革鬍子鯰屬於尼羅河流域的常見魚類,一般也稱為“埃及鯰魚”,出現在我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教授何緒剛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革鬍子鯰這類熱帶魚類,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一般過一個冬季就會死亡,不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生態災難。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互聯網上有很多專門捕撈外來入侵魚類的網友,其中涉及革鬍子鯰捕撈的大都在廣東、福建等南方省份。
“放生的目的應該是保護珍稀瀕危土著魚類,而不是讓放生的生物傷害到其他生物。”王利民表示,在天然水域放生外來入侵物種,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會污染本土物種基因。
來源:極目新聞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cspxxcb;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