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距離 “數字永生”還有多遠?院士張學記現場講解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  11月24日晚,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發展大局觀”名家領讀系列活動首場活動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大台階舉行。深圳大學講席教授,深圳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張學記作為活動嘉賓,以“基於智能傳感的數字生命——走向永生的路線圖”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人類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永生”還有多遠?可以說,人類對於超越生命有限性的渴望從未停歇。從古代鍊金術士尋找長生不老葯,到現代科學家探索基因編輯和生物技術,人類始終在尋找延長生命、提升生命質量的方法。在當下科技的前沿領域,科學家們也正逐步揭開基於智能傳感技術的數字生命秘密。

當天活動現場,張學記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研究經驗,向現場讀者分享了生物傳感器的發展歷程,智能傳感應用和智能生物傳感器系統研發等內容。他相信,智能傳感必將深刻地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塑造全新的數字生命形態,最終推動我們走向元宇宙的時代。但隨着元宇宙時代的到來,我們也需要重新思考自我與宇宙之間的宏大哲學命題和科學問題。我們必須探索有限與無限、秩序與自由、自治與法治等眾多領域的交匯點,同時全面融合區塊鏈、ar、5g等前沿技術,形成我們的數字創造、數字資產,以及數字生命。

分享結束後,張學記教授就讀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互動。談及全民閱讀,他表示在全球十幾個城市生活過,深圳是其中閱讀氛圍最濃的城市,在地鐵、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閱讀。他認為,閱讀能給人帶上更好的階梯,自己也是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作為一名老師,他也鼓勵學生除了專業的書籍外,應該閱讀各類書籍,相互補充、互相激發。

據悉,“發展大局觀”名家領讀系列活動作為深圳讀書月的重點品牌活動,邀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暢談全球形勢大局與深圳先行示範的關係,展望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下創新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