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 璀璨科學,每天帶你解讀科學新聞背後的邏輯,吃瓜群眾也能看透這個世界,歡迎訂閱關注
據發布在歐洲地質學聯合會《冰凍圈》雜誌的一項研究,在1994年到2017年期間,地球融化的冰川多達28萬億噸,而且現在冰川融化速度還在加快。這短短20多年時間內,就有28億噸冰川消失了,或許我們大家對28億噸冰川到底有多少水沒有一個很直觀的概念,換個角度來對比一下,我們就知道了。如果把這28億噸冰川融化的液態水放到一個面積與我們中國相當大的湖泊中,那這個湖泊的水將達到2.9米深。也就是說,如果把這28億噸的冰川放到我們中國,可以淹沒2.9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一項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利茲大學和地球觀測數據公司Earthwave共同完成,這是第一項使用危險數據來完成的冰川融化的研究,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統計了包括南極冰蓋、南北極海冰、格陵蘭島冰蓋以及全世界大約21.5萬座山嶽的冰川。最終,研究人員發現在上世紀90年代,地球每年融化的冰川大約為0.8億噸,而到了2017年的時候,每年融化的冰川達到了1.3億噸。在這20多年時間內,北極的海冰融化速度是最快的,達到了7.6億噸,而南極冰蓋融化了6.5億噸。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山川融化的冰川大約為6.1億噸。
對於為什麼現在冰川融化速度在加快的問題,研究人員表示,地球的氣候變暖是這些冰川加快融化速度的主要原因,其中北極以及山川的冰川融化速度主要原因是大氣氣溫上升,而南極冰蓋融化主要受到了海水溫度上升的影響,而格陵蘭島、南極冰架融化的主要原因則包括大氣升溫以及海水升溫。總的來說,現在冰川加快融化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人類的活動有着直接的關係。
而伴隨着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後面還會引發很多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原本白皚皚的雪地、冰川理論上可以反射大量太陽輻射回到太空,這樣一來,這些地方吸收太陽能量就比較少,溫度上升速度比較慢,冰川融化速度自然也比較慢。而隨着冰川、雪地融化速度加快,一些冰川變得更加薄了,甚至直接將赤裸裸的土地暴露在外面,與白皚皚的冰川、雪地相比,這些赤裸裸的土地反射太陽輻射的效率很低,就會吸收大量太陽能量,溫度會更高,這又會加快周圍冰川融化的速度。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的問題。
“新北極”形成
隨着冰川加快融化的速度,現在地球真的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一些地區因為乾旱、洪澇或者其他的自然災害而變得不適宜生物的生存,有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北極的氣候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北極”正在形成中。
當然,這裡首先說明一下,“新北極”的意思並不是說在其他的地方出現“北極”,而是指北極的氣候條件變得與以往不同了,變得“面目全非”,出現了新的氣候環境。
根據發布在《科學美國人》雜誌的研究報告,一個全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中,科學家甚至直接使用“新北極”開形容北極的變化。比如說,北極地區的氣溫正在持續上升,上升速度比地球很多地區都要更快,而隨着氣溫的上升,北極的海冰正在逐漸減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會出現“無冰之夏”,也就是說,未來北冰洋的海面夏季可能沒有海冰。
這絕非危言聳聽,自1979年有衛星的觀測數據以來,北極地區的海冰已經減少了31%,而且,現在北極海冰的面積仍保持減少的趨勢。除此之外,北極地區的降雨天數也在持續增加,這幾個情況都已經超出了之前的觀測範圍,科羅拉多州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勞拉·蘭德勒姆表示,這些情況標誌着北極正向這一個新的氣候狀態過度。
所以,現在我們真的要重視這些問題了,因為氣候變暖的問題由來已久,並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我們應該儘早採取措施來應對。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也確實在採取各種措施來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包括開發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消耗等,不過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還是不夠的,還需我們繼續努力。
感謝收聽,如果覺得還不過癮,可以關注璀璨科學,更多精彩內容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