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最近天天排隊做核酸有不少小夥伴一直在問“我的核酸報告怎麼還沒出來?”感覺只有拿到核酸陰性報告心裡才會踏實很多人以為核酸檢測就像血常規一樣

其實核酸檢測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市民按照通告時間到指定地點採樣

第一步大家都懂的,就是常說的“捅嗓子眼兒”,張開嘴巴,由專業採樣人員在特定採樣點來完成。如果從上午7點準時開始的話,全市全員核酸採樣一般需要花費4—5個小時,到中午12點才能全部完成。


採樣結束後 標本被統一送到特定實驗室檢測


採樣後,標本會被放入病毒保存液中,全員核酸檢測過程中,由於核酸標本數量大,為了節約檢測時間,往往是採集夠相應數量的標本,便會有專人專管專車“全副武裝”地運至實驗室。

簽收標本後一個個拆開錄入系統


標本來到實驗室,需要檢測人員一個個拆開雙層密封生物安全袋外包裝,每拆一個都要噴一次酒精消毒,還要做好生物安全防護。

隨着“滴”一聲,標本的信息就會錄入系統,對接健康碼。這期間,全手工,不比取樣快多少。特別是在海量標本里,還要保證0錯誤,不能張冠李戴。


震蕩標本 提取核酸


標本進行加樣前,為了將病毒從咽拭子上“抖落”下來,需要進行充分震蕩。將病毒的核酸釋放出來,露出它的“真面目”。一般包含裂解、結合、洗滌等過程,需要數次重複,才能提取到核酸。這個過程中,醫護人員還是得一個個擰開蓋子,用加樣槍吸取標本進行核酸提取。


在完全0污染環境中配置試劑


檢測人員需根據標本的多少,配置好大量的檢測試劑和輔助材料,然後精準分配到每一個小管中。多少份標本就配多少份試劑,多少份EP試管,又是幾千個槍頭的工作量。這個步驟是完全0污染,嚴格精確操作。

這裡就來到了大家常聽說的PCR方法——聚合酶鏈反應,它是一种放大病毒核酸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把病毒核酸無限放大後,才能檢測到標本中的病毒。

提取完的核酸很容易被污染,很容易降解,所以操作更要絕對謹慎謹慎又謹慎!同時,提取好的核酸只需加入5ul進入試劑體系進行擴增,5ul相當於一滴水的十分之一,用極小的槍頭也只能看到頭上那一點點。而且還要求操作過程:快!穩!准!


上機檢測,“發動”了就不能停下來

核酸標本上機檢測開始後,是不能停下來中途添加新的標本的,必須要等這一批的結果擴增完成後,才能進行下一批標本的擴增。


審核結果


廣漢每一輪全員核酸約採集60餘萬人次,約6.2萬管標本。全部標本完成上機檢測,得出初步結果,往往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天凌晨。


此時,也許你已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但是,廣漢市疫情應急指揮部和核酸檢測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


如果檢測結果無異常,就會進行數據傳輸,再由大數據平台進行處理和發布,這樣,大家就可以在手機上查詢到核酸檢測結果了。



如果檢測結果異常,24小時待命的“追陽小隊”還需要對異常標本進行單人單采,再重新送入實驗室進行標本震蕩、核酸提取、試劑配製、核酸擴增,這樣一系列流程下來,又需要花費約4個小時。再圍繞相關信息做初步流行病學調查,收集準確的相關醫學信息、個人信息,信息齊了之後上報審核。



經專家研判後,才能向大家發出新的疫情防控公告,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凌晨4、5點鐘了。我市在10月6日發現一例市域外返廣漢人員核酸檢測陽性後,又相繼在10月9日第四輪全域全員核酸檢測和10月12日第七輪全域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陽性病例,廣漢市疫情應急指揮部向社會公布的有關疫情防控通告,正是按照以上嚴格的工作流程才和大家見面的,確保了信息的準確無誤。

現在來看得出一個“小小”的核酸檢測報告,發布一條短短的疫情防控通告囊括了那麼多的步驟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疫情當前檢驗人員正在全力投入核酸檢測盡量縮短出結果的時間您的焦急同樣也是他們牽掛的大事!所以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這場疫情終究會過去,讓我們共同靜待花開!

來源:微新廣漢、檢驗醫學